北方地区目标达成测试一、选择题1.图示区域的数码代号与文化景观描述连线正确的是( ) A.①—梯田层层稻花香B.②—草原茫茫牧牛羊C.③—翠竹青青有人家D.④—山歌阵阵采茶忙2.关于图中各区域突出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区常绿阔叶林破坏严重B.②区水土流失面积广大C.③区泥石流、滑坡灾害频发D.⑤区土壤盐渍化普遍读某城市群示意图,完成3~4题。
3.该城市群中处于最高等级的城市是( )A.郑州 B.平顶山 C.洛阳 D.开封4.通过郑州市的铁路有( )①陇海线②兰新线③京广线④京九线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读图,回答5~6题。
5.城市P是在大型能源基地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该能源基地是 ( ) A.水电站 B.油田 C.天然气田 D.煤矿6.与太湖平原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是 (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读山东省局部地区图,回答7~9题。
7.对山东半岛上的河流水文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断流 B.短小、湍急C.狭长、流速慢 D.无冰期8.青岛的家电业闻名全国,其优势条件有( )①位于东部沿海地带,气候宜人'②改革开放早,对外开放程度高'③劳动力丰富,素质高'④河流水运交通便利⑤产业基础好,社会协作条件好'⑥本地市场广阔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②③⑤ D.①④⑥9.图示地区的经济发展需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中的( )①湿地资源'②煤炭资源'③淡水资源'④土地资源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北京市和天津市的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河北省的蔬菜种植面积却在扩大。
读2012年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区域分布图,完成10~11题。
10.京津地区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减少 B.水热条件变化C.高铁运输便利 D.生产成本提高11.与燕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相比,冀北高原种植错季蔬菜的优势条件有①夏季气候凉爽②光照资源丰富③昼夜温差大④土壤肥力高⑤水资源丰富()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④⑤ D.③④⑤读我国某地多年月平均降水量、蒸发量与各种作物发育期内平均需水量关系图。
回答12-13题。
12.该地的耕作制度为 ( )A.一年一熟B.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C.一年三熟D.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13.有关该地水资源最缺乏月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少,只有80毫米左右 B.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C.一年中光照最强的时候,蒸发旺盛D.正值夏玉米生长后期,需水量大黄土高原处在我国“季风三角”顶端,冬季风带来的“土”与夏季风带来的“水”对这里的自然地理特征有明显的影响。
下图是黄土高原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
读图回答14-15题。
14.“土”少了说明没有物质的持续补充,“土”多了意味着沙尘暴的频繁发生,根据黄土高原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分析该地最有可能引发沙尘暴的天气时段是( )A.甲B.乙 C.丙D.丁15.“水”少了难以满足植物生长,“水”多了则会带来强烈的冲刷,黄土高原河流夏季水文特征有( )A.流量平稳 B.断流 C.洪峰急涨猛落 D.含沙量少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16-18题。
16.对图示地区地势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 )A.西高东低 B.北高南低 C.西北高东南低 D.南高北低17.图中黄河段流域面积狭小,其主要原因是 ( )A.年降水量较小 B.地形的影响 C.“地上河” D.河流较少18.郑州及其附近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其农业生产的特点是①旱作农业②两年三熟③以种植春小麦为主④人均耕地面积广⑤易遭受旱涝威胁()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 D.①②⑤下图为107国道邯郸—武汉段及其附近区域简图。
读图,回答19-21题。
19.该段国道能够( )①增加沿线商业网点数量②促进沿线地区人口流动③缓解陇海铁路运输压力④促使省会城市空间形态呈带状分布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20.图示区域内( )A.地形复杂多样,风能资源丰富B.以水田农业为主,水稻播种面积大C.国道以西公路建设难度小,路网密度大D.南部水资源丰富,可跨流域向北部调水21.图中黄河以北部分地区将生产冬小麦的土地休耕,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米。
该做法可以( )①提高太阳辐射利用率②缓解地下水紧张状况③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④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22-23题。
22.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 )①旱涝②台风③凌汛④风沙⑤寒潮⑥盐碱化⑦缺水⑧低温A.①②③④ B.①④⑥⑦C.③④⑤⑦ D.②③④⑧23.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水稻、油菜、茶叶B.春小麦、亚麻、甜菜C.棉花、玉米、甘蔗D.冬小麦、棉花、花生二、综合题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处于农牧交错带上的无定河,为黄河一级支流,年输沙量约2亿吨,因自古以来“流量无定,深浅无定,河道无定,清浊无定,季节无定”,故有恍惚(忽)都河、黄糊涂河和无定河之名。
历史上,由于政治、经济、自然等因素的影响,农牧交错带位置多次变化。
下图为无定河及农牧交错带位置变化示意图。
(1)无定河又称黄糊涂河,“黄”说明了什么?河水为什么是黄色的?(10分)(2)分析无定河“无定”的自然原因。
(10分)(3)结合农、牧业对气候要求的差异,推测农牧交错带位置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8分)25.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8分)由于俄罗斯土地租金便宜,产量远高于国内,图示地区农民从2005年开始到俄罗斯远东地区种大豆,种植面积达6 000公项以上。
在我国大豆供需缺口保持3 000万吨的态势下,去国外种大豆对农民的吸引力正与日俱增。
(1)图中B处河流封冻日数T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2分)(2)该地区生产的大米在南方市场也很受欢迎,消费者认为口感较好,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6分)(3)说明东北农民去俄罗斯远东地区种植大豆的主要原因。
(6分)(4)近年来,我国已停止了在C地区的农垦项目,这一措施的生态意义有哪些?(6分)(5)随着退耕的一系列生态措施的实施,图示地区靠扩大耕地面积(开垦荒地)来增加粮食产量的途径将受到限制。
要保持和提高图示地区在全国商品粮供应中的地位,可行的途径有哪些?(8分)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黄河干流①②③观测站多年平均径流量(单位:亿立方米)。
(1)(2)试分析黄河干流①②观测站间多年平均径流量变化及其原因。
(3)根据图中M省矿产资源状况,推断其主要工业部门,并简述工业发展可能造成的环境问题。
材料三:M省某城示意图。
(4)该城规划建设一大型重工业开发区,你认为在①②两地中哪一地建设更合理?试说明理由。
2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山西省焦煤资源丰富,其灰分和硫分含量较低,所生产的冶金焦供应全国并出口。
据调查,1998年山西省有1 800余家小焦化企业。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和法规的实施,山西省逐步关停这些小焦化企业,至2014年已形成4个千万吨级焦化园区和14个500万吨级焦化园区,极大地改变了该产业污染严重的状况。
如图示意1994年和2014年山西省焦化厂布局的变化。
(1)说明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企业规模小、数量多的存在条件。
(2)分析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生产过程中污染严重的原因。
(3)指出20世纪90年代山西省焦化产业运输过程中存在的污染问题。
(4)推测山西省建立大型焦化产业园区后,在生产过程和运输过程中,对减少环境污染可采取的措施。
北方地区目标达成测试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D解析结合各地的经纬度位置判断,①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梯田层层稻花香表示我国南方地区,故A项错误。
②位于黄土高原,草原茫茫牧牛羊表示内蒙古高原,故B 项错误。
③位于华北平原,翠竹青青有人家表示我国南方地区,故C项错误。
④位于云贵高原,故D项符合题意。
2.B解析①地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而常绿阔叶林为我国南方地区的植被类型。
②地位于黄土高原,故水土流失严重。
③表示华北平原,泥石流、滑坡多发于山区,错误。
⑤表示南方丘陵地区,为湿润地区,而土壤盐碱化是较干旱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3. A解析郑州市是省会,在区域中居于核心地位,服务范围大,对区域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解析南北向的交通干线是京广线,东西向的交通干线是陇海线。
5.B 6.B解析根据经纬度判断P是大庆,该城市是在大庆油田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和太湖平原相比,东北平原的优势条件是土地面积广、人口少,即人均耕地面积大。
.解析山东半岛以山地和丘陵为主,面积小,故受地形和面积的限制,河流短小、湍急。
山东半岛位于东部季风区,降水量大,不会出现断流(断流一般出现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山东半岛为温带季风气候,最低温在0 ℃以下,有结冰期。
.8. C解析青岛是著名的港口城市,改革开放早,劳动力丰富且素质高,产业基础好,海运便利,对外经贸联系方便。
9. C解析图示地区有黄河三角洲,是湿地资源丰富地区,应注意湿地生态保护。
山东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淡水资源相对缺乏,应注意保护淡水资源。
10. D解析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规模扩大,京津地区地租上升,蔬菜生产成本上升,导致京津地区蔬菜种植向河北地价较低的地区转移。
11. A解析冀北高原地区地势比燕山和太行山山前平原高,夏季气温较低,相对凉爽;高原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提高错季蔬菜的品质。
解析:读图可知该地7、8月份降水最多,且有冬小麦种植,因此判定该地为我国华北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解析:华北地区春季降水量小,蒸发量大,农作物生长快,需水量大,因此春旱现象严重,此时气温回升快,大风天气多。
解析:从图示信息可以看出,此时黄土高原气温较低,冬季风影响较大,因春季风力强劲,地表解冻快,地面植被覆盖率低,因而黄土高原的扬沙天气最容易发生在气温回升,蒸发加剧,土壤较为干燥的时候;从图中可以看出,丙时间段地面气温高,容易引起空气对流,为风沙天气的形成创造条件。
丙符合,因此C选项正确。
解析:由于黄土高原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因而黄土高原河流夏季水文特征为洪峰急涨猛落。
解析:图示地区为我国的中原地区,从图中等高线的分布及河流的流向看,该地地势是西高东低;图中黄河段为黄河的下游,属于“地上河”,支流无法汇入,因此流域面积狭小;图示地区为我国的北方平原地区,属于旱作农业,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种植冬小麦等农作物,受温带季风气候的影响,易遭受旱涝灾害的影响。
解析:该段国道的建设使得沿线地区交通便利,增加了沿线商业网点数量,促进了沿线地区人口流动,故①②对;陇海铁路呈东西向分布,107国道呈南北向分布,故107国道对缓解陇海铁路运输压力影响不大;省会城市的空间形态主要与地形、河流等因素有关,故③④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