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整合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教材整合教案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整合教案
第一课时一读扫清阅读障碍
教学目标:读通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课前预习单,了解读文情况。

先指名读文,确定达标标准,
分小组检查
教师抽查个别小组
二、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找出难读的字音,强化记忆。

A.多音字
好、空、乐、盛、铺、
B.正确认读
夜幕降临、金碧辉煌、灯光闪烁、焕然一新、辉煌、凤凰、碉堡、朦胧、隐约、仙境、
环绕。

三、教师整体出示,多种形式读记。

(包含一类和二类)
四、字音巩固练习,形式有:注音,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多音字组词等。

第二、三课时二读,把握课文内容教学目标:
一、《日月潭》
日月潭的位置: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练习说话:日月潭在
(第一句话说日月潭在台湾省,第二句说它在台中附近的高山上。

教师引导学生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2、联系上下文理解“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的意思。

日月潭名字的由来:
1、默读第二自然段,划出写名字由来的句子,反复多读几遍。

2、结合朗读,可以让学生自己填空:
湖的北边像(),叫();湖的南边像(),叫()。

3、比较感知,指导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

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二、《北京亮起来了》
(一)回顾旧知识,导入新课文:
学习了台湾的日月潭,再回忆一下上学期我们学习的《北京》一课,那一课为我们介绍了什么?今天我们再到北京去看一看北京的夜景。

(二)读文
1、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北京的哪些景点?
2.结合多媒体课件,展示北京美丽的夜景,进一步理解课文。

3、小组合作读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景点学习。

(1)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找出认为写得美的句子画下来。

(2)选出组内讲得好的同学做小导游。

(三)教师利用课件帮助学生理解“金碧辉煌、川流不息”等词语的意思。

为什么说川流不息的汽车像银河?你还见过“川流不息”的什么?“金碧辉煌”还可以用来形容什么?
三、《难忘的泼水节》
1、谈话导入。

中国是由56 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除了汉族外还有55 个少数民族,而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习惯。

今天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去参加傣族的泼水节。

(板书课题)教师或学生简单介绍傣族泼水节的习俗。

2、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日月潭清晨、中午的美丽景色,看谁读得美。

3、学生展示课前收集的日月潭的图片,加强对课文的理解。

课后延伸收集台湾其它的
风景图片。

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换词比较:“火红火红的”可以换成“红色”的吗?
(突出凤凰花的艳丽,烘托了喜庆祥和的气氛。


还有什么事物也是“火红火红”的?
3、指导读——练习读——齐读。

学习二、三自然段
1、默读课文,“今年的泼水节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引导学生用“因为,, 所以”练习说说原因。

3、“傣族人民是怎样欢迎周总理”的?重点抓住人们动作的词语体会。

“赶来”可以换成“走来”吗?为什么?
你从“一串串” “一条条”感受到了什么?
4、指导朗读:重点抓住“欢呼”一词体会傣族人民激动、高兴的心情。

难点是读好最
后一句:“周总理来了!”关键是在读前面几句话时做好声音和感情的铺垫,读最后这句欢呼
的话,感情要充沛,声音要自然,语气、语调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体现出个性。

四、《葡萄沟》
思考: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教师巡视,学生简单批画。

2、再读文,讨论:从哪里看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交流
第一自然段
1、教师引读句子: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
喜欢的葡萄成熟了。

2、学生多种形式练习朗读,体会人们对葡萄的喜爱之情。

第二自然段
重点抓住描写“夏季枝繁叶茂”、“秋季葡萄美丽”和“老乡热情好客”等语句进行感
悟。

1、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学生感悟什么是“凉棚”,用简笔画画一个凉棚,让学生读文辨析
“一个个”和“一个”的区别。

2、多媒体课件演示秋季的葡萄,引导学生比较“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的区别。

(“五光十色”不仅写出颜色之多,而且还写出了葡萄富有光泽,非常美丽)“五光十色”还
可以用来形容什么?(如灯、礼花、雨花石等)请学生用它进行说话练习。

第四课时:三读识记字词积累语言
一、生字生词
给学生一定时间识记部分生字生词
扩词游戏
分组听记
整理易错的生字生词,强化练习
找出词语所在的句子,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如“群山环绕”和“名胜古迹”。

练习一形近字组词
二、四字词语积累
1、自己寻找,看谁找的多
2、练习一补充词语
()的枝叶()的葡萄()的凉棚
()的老乡()的葡萄干()的沙果
3、练习二填空(结合基础训练相关练习题)
1、填量词
一()花炮一()龙船一()花瓣一()象脚鼓
2、照样子写词语。

一串串火红火红
三、指导书写
1、强调“隐约、茂盛、省”中“点”的位置和写法,同时重点指导:隐:左窄右宽,右
边“急”字中间的横不要超出右边的折笔。

茂:关键是下边的“戊”字,斜钩要有力度,
右上的点不可漏掉,中间不能加点(与“戌”不同)。

省:第一笔是竖,不是竖钩。

2、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规律。

“双胞胎”:蜜—密(形似);同结构:吾、季、留、杏、密、蜜(上下结构)。

第五课时四练,巩固练习综合运用
结合语文园地三
我的发现
1、读一读,辨一辨,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2、拓展延伸,加强积累。

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
饮水—()录音—()电影—()会议—()
日积月累
读读认认
1、学生借助拼音读读不认识的字,仔细观察每组里两个字之间有什么关系。

2、采取多种游戏方式说反义词。

3、拓展练习:生活中你还发现有哪些这样的反义词?
我会填
1、回忆所学课文,小组内交流,找出可以搭配的词语。

2、全班交流,启发学生说说还可以填什么词语,鼓励大家发表不同意见。

3、选择自己喜欢的短语说一句或几句话,教师鼓励创新。

创设情景说话:风光秀丽的黄山_;川流不息的汽车
口语交际
(1)小组合作或派代表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向全班介绍自己眼中的家乡。

其他组可向
介绍者提问或作补充说明。

3、写一写。

(1)把自己介绍的内容和口语交际中听到的有关内容加以综合,组成一段夸夸家乡
的话写下来。

也可以给自己画的画或照的照片配上一段话,还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写话。

(2)写好后读一读,再和同伴交流、分享。

展示台
本次“展示台”以爱祖国、爱家乡为主题,内容和形式可以多种多样。

教材举了两个例
子,一是在词语接龙游戏中展示自己积累的词语,二是展示自己收集的反映家乡变化的照片。

教学时,可利用教材中学习伙伴的话激发学生展示的兴趣和愿望,充分展示自己各方面的才
能和学习成果。

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题目进行词语接龙练习,看哪组接得长。

2.教师再选择两个词语让学生用“开火车” 的形式做词语接龙游戏。

如“生活”“美好”
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

展示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一说自己知道的民族的生活习惯,并说
说是怎样了解到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