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进化》第二部分遗传规律和遗传的物质基础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答案是符合题意的。
每题1分,共40分)1.农田边缘的庄稼往往比中间的长得粗壮些,这种差异在遗传学上称为()A.不能遗传的变异B.基因突变C.可遗传的变异D.基因重组2.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共同特点是()A.都产生新的基因B.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利的C.产生的变异都是有害的D.产生的变异都可能遗传3.育种工作者从纯“南特号”品种的稻田中偶然发现了一株矮稻,并由此培育成“矮脚南特号”新品种。
水稻的这种变异来源于()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结构变异D.染色体数目变异4.通过对不同品种间杂交的后代进行选育,可以获得新品种。
这类新品种是通过……而产生的。
()A.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C.染色体变异D.环境变化5.基因突变的根本原因是()A.染色体的缺损B.基因表达过程的改变C.基因的重新组合D.基因结构的改变6.人工诱变与自然突变相比,具有的突出特点是()A.突变频率低B.突变频率高C.突变多是有利的D.突变多是有害的7.人类的第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导致先天性呆傻,这种变异属于()A.染色体数目变异B.基因突变C.染色体结构变异D.基因重组8.香蕉是三倍体植物,只有果实,种子退化,其原因是()A.传花粉的昆虫少B.没有进行人工授粉C.减数分裂不正常D.喷洒了植物生长素9.萝卜和甘蓝种间杂交,能得到的种子,一般是不育的,但偶然发现有个别种子种下去后可正常开花结实。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基因自由组合B.染色体结构变异C.基因突变D.染色体数目加倍10.自然界中多倍体植物的形成,主要是受外界条件剧烈变化的影响而形成的,这种“剧烈变化”的条件对细胞的作用,相当于下列哪种条件对细胞的影响()A.射线B.激光C.秋水仙素D.生长素11.秋水仙素在诱导产生多倍体过程中的作用是()A.促进染色体的复制B.抑制细胞壁的形成C.干扰纺锤体的形成D.使染色体配对紊乱12.根据所学的杂交育种知识,从理论上分析下列不正确的是()A.二倍体×四倍体→三倍体B.二倍体×二倍体→二倍体C.二倍体×六倍体→四倍体D.三倍体×三倍体→三倍体13.利用单倍体培养新品种的育种方法具有的突出优点是()A.可以迅速获得纯系植株B.可以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状C.可以获得无籽果实D.可以大大提高变异频率14.用基因型为TT和tt的植株进行杂交,对其子一代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植株基因型是 ( ) A.TTTT B.tttt C.Tt D.TTtt15.基因型AaBb(独立遗传)的小麦,将其花药离体培养,再对获得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这些植株表现型的种类有()A.一种B.二种C.四种D.九种16.在正常情况下,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是 ( )A.果蝇的受精卵B.人的卵原细胞C.二倍体玉米的花粉粒D.四倍体西瓜的卵17.普通小麦是六倍体植物,每个染色体组包含7条染色体,它的单倍体细胞中含有染色体()A.7条B.14条C.21条D.42条18.二倍体黑麦与六倍体普通小麦杂交产生的F1代的体细胞具有()A.二个染色体组B.三个染色体组C.四个染色体组D.八个染色体组19.以E图为对照,其它四图中表示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20.在二倍体生物正常配子中不可能出现的基因组合是() A.Dc B.HG C.Br D.Yy21.萝卜的体细胞中有9对染色体,白菜的体细胞中也有9对染色体,若将萝卜和白菜杂交培育成开花结籽的新作物,这样的作物体细胞中至少应有多少条染色体()A.9B.18C.36D.7222.有关人类色盲遗传的正确描述是()A.双亲正常,子女均不会患病B.母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C.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D.父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23.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有一个患血友病的儿子,若再生一个女儿,患血友病的概率为()A.0B.1/4C.1/2D.124.如右图所示,该家族中有一成员患一种常染色体隐性疾病。
若这个家庭即将生育第四个孩子,这个孩子患该病的概率是()A.0%B.25%C.50%D.100%25.某女是色盲,其祖母()A.必然携带色盲基因B.必为色盲患者C.完全正常(纯合)D.与此女无关26.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婚配的理论依据是()A.人类的遗传病都是隐性基因控制的B.近亲婚配其后代必患遗传病C.近亲婚配其后代患隐性遗传病的机会大大增加D.近亲婚配其后代有1/4的可能患遗传病27.某男孩为血红绿色盲,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都色觉正常。
红绿色盲基因在该家族中传递的顺序是()A.外祖父→母亲→男孩B.外祖母→母亲→男孩C.祖父→父亲→男孩D.祖母→父亲→男孩28.“小儿猫叫综合症”是人的第5号染色体部分缺失引起的,这种遗传病的类型属于()A.常染色体结构变异疾病B.常染色体数目变异疾病C.常染色体单基因遗传病D.性染色体结构变异疾病29.下列关于某些遗传病遗传给后代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母亲色盲,儿子都是色盲B.父亲色盲,子女都是色盲C.双亲正常,子女就不会患血友病D.母亲白化病,子女都患白化病30.一对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女儿和一个正常的儿子,这个儿子如果与患白化病的女人婚配,婚后生育患有白化病的女儿的几率为()A.1/B.1/3C.1/4D.1/631.一对夫妇表现型都正常,他们的父母表现型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色盲。
那么,该夫妇的儿子患色盲的几率是()A.1B.1/2C.1/3D.1/432.右图是某遗传病系谱图。
如果Ⅲ6与有病女性结婚,则生一个女孩患病的概率是 ( )A.1/4B.1/3C.1/8D.1/633.人类有种遗传病,当父亲是患者时,无论母亲是否患病,子女中的女孩全部都患此病,,这种遗传最可能是()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B.X染色体显性遗传C.常染色体隐性遗传D.X染色体隐性遗传34.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未.能解释的是()A.生物进化的原因B.现存生物适应性的原因C.生物多样性的原因D.遗传和变异的本质3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B.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是一个种群C.一个种群的全部基因叫做种群的基因库D.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36.一种果蝇的突变体在21℃的气温下,生存能力很差,但是,当气温上升到25.5℃时,突变体的生存能力大大提高了。
这说明:()A.突变是不定向的B.突变是随机发生的C.突变的有害或有利取决于环境条件D.环境条件的变化对突变体都是有利的37.按照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在一个变化剧烈的生态系统中有较多生存机会的物种是()A.快速繁殖的物种B.个体性状差异大的物种C.个体数量大的物种D.个体体积大的物种38.在一个种群中基因型为TT的个体占49%,Tt的个体占42%,tt的个体占9%。
T基因和t基因的基因频率分别是()A.70%、30% B.49%、42% C.49%、9% D.42%、58%39.已知人眼的褐色(A)对蓝色(a)是显性。
在一个有30000人的人群中,蓝眼人有3600人,褐眼人有26400人,其中纯合子有12000人。
那么在这个人群中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0.64和0.36 B.0.36和0.64 C.0.50和0.50 D.0.82和0.18 40.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错误的是()A.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B.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存在生殖隔离的个体不能交配产生可育后代D.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二、非选择题(共60分)1.( 每空2分,共12分)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多肽链中,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替换。
下图是该病的病因图解。
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表示DNA上的碱基对发生改变,遗传学上称为。
(2)图中②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原则,合成mRNA的过程,遗传学上称为。
(3)图中③的过程称为,完成该过程的主要场所是。
(4)已知谷氨酸的密码子为GAA或GAG,组氨酸的密码子为CAU或CAC,天冬氨酸的密码子为GAU或GAC,缬氨酸的密码子为GUA、GUU、GUC或GUG。
图中氨基酸甲是;氨基酸乙是。
2. ( 每空2分,共10分)黑尿病是人类的一种先天性代谢疾病,这种病人的尿液在空气放置一段时间会变黑。
根据下列两个系谱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中(1).黑尿病是由染色体上性基因控制的。
(2).系谱中4号的基因型是(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
(3).假定8号与9号婚配,则它们的第一个孩子患黑尿病的几率是,第二个孩子正常的几率为。
3.( 每空2分,共8分)已知人类红绿色盲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其等位基因是B。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色盲男性基因型是,色觉正常的女性基因型是或。
(2)若男性色盲在男性中的发病率是R,从理论上推算女性色盲在女性中的发病率。
4.( 每空1分,共5分)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患者通常在20岁左右死于呼吸系统并发症。
下图是某个家族的系谱,请分析回答问题:(1)肌营养不良的症状是(显、隐)性性状。
(2)Ⅰ代2号的基因型为,Ⅱ代3号的基因型为。
(3)Ⅱ代4号和5号夫妇,再生育一个健康孩子的概率是。
(4)已知某人群中出现男性肌营养不良患者的概率为R,若男性患者均在婚育前死亡,这种情况下该人群女性的发病率最可能是。
5.( 每空1分,共8分)下图表示某种农作物①和②两个品种分别培育出④⑤⑥三个品种的过程。
根据上述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用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方法Ⅰ和Ⅱ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其培育出⑤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③培育出④的常用方法Ⅲ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由④育成⑤品种的方法Ⅴ称________,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
(3) Ⅳ是由③培育出⑥的常用方法,操作过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⑥称为_______________。
6.( 每空1分,共7分)生物学上的“物种”是指:相互之间可以通过交配进行_________并产 生____________的一群个体。
判断不同生物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标志是二者之间是否存在 ___________。
马和驴____________(是/不是)同一物种,虽然马和驴可以交配产生生活力较 强的后代——骡子,但是由于骡子是_______________的,所以马和驴之间没有____________ 的机会。
生物学上对物种的定义只适用于_______生殖的生物。
7.( 每空2分,共10分)下图为加拉帕戈斯群岛上的物种演化模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