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RAS系统简介

RAS系统简介

2.1 RAS系统简介2.1.2 组网原理RAS系统设备主要有主单元(main hub)、扩展单元(expansion hub)和远端天线单元(remote access unit)组成,图2-2是RAS系统的基本组成框图。

图2-2主单元下行链路:GSM、TD 信号通过射频电缆接入,在主单元将电信号处理后转换为光信号(光波波长1550nm),然后进行光分,分配为4 路输出;WLAN 信号采用光纤接入(10-1000MHz),经过交换数据模块分配为4 路光信号(光波波长1310nm)输出;将GSM、TD 4 路光输出信号分别与网络信号(光)进行波分复用(隔离度满足60dB 以上),然后通过光纤传输到扩展单元。

主单元上行链路:上行接收的光信号首先通过解波分复用器对光信号进行解波,将网络信号(光)输入到交换数据模块对应的端口,GSM、TD 信号输入到相应的RF 接口板对应光接入口,进行处理。

扩展单元下行链路:下行接收的光信号首先通过解波分复用器对光信号进行解波,将网络信号(光)输入到交换数据模块,GSM、TD 信号输入到RF 接口板下行链路光接入口,进行处理,处理后扩展单元下行光输出进行光分,分配到8路输出口;交换数据模块输出(电口)连接到远端单元AP 数据模块接入口。

扩展单元上行链路:远端GSM、TD 上行光信号输入到RF 接口板,进行处理,转换为上行射频光信号,该射频光信号与网络信号(光)进行波分复用,然后通过上行链路光纤传输到主单元。

远端单元将GSM+TD-SCDMA+WLAN 三网信号合路输出到天线单元,远端单元GSM+TD-SCDMA模块采用直流电源供电方式,AP 数据模块采用交换机POE 供电。

2.1.3 组网结构RAS系统设备采用的组网形式,由主单元、扩展单元、远端单元(RAU)组成,其连接模式为1:4:32,即1个主单元4 个扩展单元连接32 个RAU。

主单元、扩展单元、RAU 之间均采用光纤连接。

基本型组网结构适用于商场、小区、大学、公司、医院、酒店等覆盖面积较大的覆盖区域。

示意图2-3如下:图2-32.2 RAS系统特点2.2.1 工作带宽大RAS系统支持从500MHZ到2500MHZ的工作带宽,升级扩展方便。

解决方案同时支持500MHZ到2500MHZ频带内任何移动通信体制的传输。

增加新的系统只需要在信号源和转换节点部分增加相应模块即可完成。

RAS系统可实现GSM、TD、WLAN三个网络同时覆盖,不需要另外增加任何设备。

2.2.2 更好的信号质量解决方案采取变频技术和光纤传输技术,只在系统末端进行低功率、低噪声放大,系统噪声较传统覆盖大大降低,可有效的扩大基站范围,改善信号质量,并降低对大网的烦扰。

2.2.3 只需微功率信号源,节约投资解决方案只需要0-10dBm的功率输入,因此只需微功率基站做信号源,既可以节省信号成本,又可以减少对机房等配套设施的要求。

2.2.4 灵活、简单、快捷的工程施工,安装方便解决方案采取光纤作为传输手段,和同轴电缆相比它具有简单施工、方便的优点,系统占用空间小,业主协调方便,另外远端单元可以集中远程供电,解决了供电分散,不宜施工的难题。

主单元、扩展单元都是标准19英寸机架,也可以采用标准的6U或4U机柜安装,远端单元可以弱电井挂墙安装,也可以固定在顶棚内。

2.2.5 设计简单,快速配置,扩展扩容方便简单远端单元GSM、TD、WLAN系统信号输出均为20dBm。

传统同轴方案:需要计算每一段馈线的长度,损耗,街头损耗,涉及繁琐。

RAS系统:因为采用了自适应设计,从而保证了每个天线出口的RF功率的一致性,在涉及网络时,就减少了相关同轴系统中大量的链路计算量,有利于网络的优化。

数据业务的集中式管理和维护。

RAS系统支持最大1024个无线数据接入单元,支持32768个用户,20Gbps流量,满足WAPIIEEE 802.11i等多种无线安全标准,支持16个SSID,同时可以实现集中控制和独立步放。

RAS系统采用了模块化与自适应设计,扩展覆盖时,只需要增加相应的扩展单元、远端天线单元、以及相应的无源天馈线等器件即可,而步需要做复杂的链路计算,也不需要对已有的分布系统做调整,扩展方便。

2.2.6 集中控制强大的网管能力,可以实现本地、远程集中监控,主单元可以监控系统中每一个远单元的信息,甚至式每一个天线的工作状态,维护和优化方便。

2.2.7 WLAN数据业务的管理RAS系统实现对整个网络设备的拓扑呈现,支持网络拓扑的动态更新,能动态显示网络链路、邻居、广播、流量统计等设备和资源信息,能动态显示设备是否处于故障,能动态显示远端数据接入单元与AC设备的连接关系,支持对设备统计任务的设置(是否启用统计周期等),支持对网络设备的测量数据上报处理和统计合并,以图标的方式显示设备的最新测量数据,实现测量数据的查询、统计,实现对设备和网络系统内部故障、异常事件的管理,支持对设备告警进行条件过滤,支持对活跃告警的拓扑图呈现和图表呈现,并能实时播放告警音提示用户,支持对历史告警事件进行查询和统计,支持热备份,同时支持集中/分布式交换,内置portal和AAA服务器,使用专业电信级网络管理构架,图形化的界面管理,集中式的管理和维护,GC300支持最大1024个AP,32768个用户,20Gbps流量。

具2.2.8 能有效解决实际的问题大面积覆盖时,采用RAS系统,提高了信原(RRU)的利用率。

采取变频技术、光纤(网线)传输技术及系统末端低功率、低噪声放大的技术,与传统同轴相比,提高了数据传输的质量。

超大面积覆盖时,如体育场等,可以把多个信原集中在一个机房内,采用同一套RAS系统覆盖,适合于有活动时话务量较高,活动完成后话务量较低的场馆。

大型小区覆盖时,RRU+同轴覆盖系统不易于在楼宇间穿线,RAS采用光纤(网线)的传输方式,施工方便快捷。

2.3 RAS系统的优势及和各种传统分布系统的对比2.3.1 RAS与同轴电缆分布系统的对比RAS系统和传统的同轴电缆覆盖系统相比,RAS系统具有设计灵活方便、技术先进、性价比高、施工简单、监控完善、维护方便等特点,主要体现在:➢方案设计✧同轴电缆覆盖系统需要详细勘察站点,每段馈线长度和无源器件的损耗要进行繁琐的链路损耗计算,设计周期长,对设计人员要求较高。

而且同轴电缆分布系统一般需要大功率信源驱动,带来信源设备的高投资及电源的高消耗。

✧汉铭RAS系统将射频信号转换成光信号以极低的损耗进行传输,无需进行复杂的链路损耗计算,方案设计简单、周期短,降低了对设计人员的要求。

而且RAS采用微功率信源,节省信源成本、减少功耗。

➢工程施工✧同轴电缆覆盖系统传输介质为馈线,馈线的直径大,硬度强,需要过大的弯曲半径,不利于线缆的固定。

同时管道资源珍贵,设计预留时主要针对布放光纤、网线等,特别是在管道井已经布满线缆时,再布放同轴电缆给工程、、施工带来很大困难。

✧RAS系统采用的传输介质为光缆,光缆线径细,便于布放,减少对管道资源的占用;设备体积小,重量轻,降低了对站址的空间要求;远端单元由扩展单元采用远程集中供电的方式,施工便捷。

➢覆盖效果✧同轴电缆覆盖系统,受传输介质和施工环境影响,各分布天线之间输出功率很难达到平衡,覆盖区域场强不够均匀。

✧汉铭RAS系统采用自动增益控制,各远端单元输出功率恒定,设备贴近天线防止,受传输损耗影响小,各分布天线口功率均衡,覆盖场强均匀。

➢优化基站指标✧同轴电缆覆盖系统功率不足时,采用直放站或干放,由于贴近信源进行功率放大,易抬高基站底噪,降低基站接收灵敏度,缩小覆盖范围,基站上行链路质量差,影响覆盖效果。

✧RAS系统采用微功率信源输入(0-10dbm),降低了对信源的要求,减少信源的投入。

系统采用贴近天线进行的前置低噪声放大技术,有效的降低了系统对基站底噪的抬升,改善上行链路,扩大基站覆盖范围,降低对信源的干扰。

➢兼容性✧同轴电缆分布系统,对于不同频段的射频传输损耗差异性大,难以兼容不同频段的移动通信系统。

✧RAS采用变频技术,易于兼容不同频段的移动通信系统➢维护及监控✧同轴电缆覆盖系统只能监控到有源设备,无法监控到馈线、无源器件的工作状态,无法根据现场的环境对分布系统的功率进行调整,不利于后期管理维护和系统优化。

✧RAS系统可实现本地或远程监控各级设备工作状态,方便快速定位故障点;监控软件支持射频功率按db步进式调整。

通过RAS系统完善的智能监控系统,使系统开通调测以及投入运行后的设备维护工作简单,减少系统维护成本。

➢可提供支持WLAN 系统的电信级专业网管系统。

✧除了常规的WEB 管理方式之外,RAS产品WLAN系统还提供了独有的专业的电信级网管系统。

该网管系统遵循ITU-T 的体系架构(通常为大型电信设备才支持该设计架构),支持通过GUI方式实现对所有网元的配置、故障、性能、诊断测试等管理功能,同时具备丰富的表、图、曲线用于对系统整体运营状况的评估和分析,并支持基于GIS 系统的定位。

➢高效能的WAPI 支持以及安全管理能力。

✧RAS的WAPI 模块除完全符合规范之外,WAPI 的证书管理非常灵活,既支持集中管理也支持AP 数据模块与证书的灵活绑定。

同时无线侧还支持WEP/WPA/WPA2/802.1x,支持无线IPS/IDS,二层用户隔离,用户级VLAN 以及集中的ACL。

➢WLAN带宽控制与服务质量保证QoS。

✧通过AC 的全局控制,可以很轻松地实现对每一台智能无线接入点上行带宽,甚至每一个用户的带宽的控制。

同时,针对不同的用户业务类型(如语音通信),智能无线交换数据模块可以集中设置定义不同的QoS 队列。

➢多网融合的实现✧采用同轴电缆覆盖系统实现三网合一,需要通过大量的合路器进行二、三级合路,并对原有分布系统进行改造,系统升级改造复杂,性价比低✧RAS系统一次施工即可实现GSM+TD+WLAN三网融合,不需要根据不同的系统进行多级合路,大大提高了网络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系统升级改造容易,性价比高。

2.3.2 RAS与传统室内分布系统的对比➢高速度数据业务支持✧传统室内分布系统高噪声累积,直接影响数据业务的速度。

可降低30%-50%数据业务性能。

✧RAS系统高性能的数据业务支持,基本不影响数据业务速度。

➢系统兼容性✧传统室内分布系统系统改造难度大,2G、3G兼容性差。

无法对高频段的4G产品兼容。

✧RAS系统采用透明传输理念,系统兼容性强,通过简便升级即可实现对2G、3G、以及4G产品的兼容。

➢话音质量✧传统室内分布系统高噪声累积,信号质量差。

✧RAS系统低噪声引入,信号质量高。

➢系统容量✧传统室内分布系统高噪声引入,降低系统容量。

✧RAS系统低噪声引入,保持原有系统容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