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刚体力学4
相应地天文南北极绕地理南北极描出圆圈,称为“极移”现象. 相应地天文南北极绕地理南北极描出圆圈,称为“极移”现象.
I1 地球: ≈ 300 Ω ≈ 2π / 天 ⇒ T ≈ 300天 I 3 − I1 实际观测值: 实际观测值:T ≈ 425 ~ 440天
差别原因:1、地球是非刚体; 2、地球引力不过地心; 3、太阳、月球引力不可忽略.
ɺ ɺ 常量(进动) + ω 2 = ϕ 2 sin 2 θ = ω 02 ⇒ ϕ = 常量(进动) ω y
2 x
ɺ ω z = ϕ cos θ + ψɺ ⇒ ψɺ =
上页
常量(自转) 常量(自转)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三章 刚体力学
再由(1)、(2)式: 再由(1)、(2) (1)、(2
ω x = ctg ( nt + ε ) tan ψ = ωy π ⇒ψ = − ( nt + ε )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三章 刚体力学
结论: 结论: 1.
J 2T 2T ωJ = ω ⋅ = 常量), (常量), OO′ = δ = J J Jω ω ω J ω = J ⋅ ω = Iωω = 2 ⇒ ρ = = ρ 2T Jω ⋅ω
为常矢量, 本体极迹和空间极迹缩为一点,刚体动平衡 刚体动平衡. ω 为常矢量 本体极迹和空间极迹缩为一点 刚体动平衡
t 的改变
进动. 进动.(z 轴绕 ζ
轴转) 轴转)
3. θ 为章动,在 θ 1 ( x = x1 )与 θ 2 ( x = x2 )之间来回摆动. 之间来回摆动. 为章动,
ω
很大时, 很小. 赝规则进动. 很大时,ɺ 很小.称 赝规则进动. θ
4. 地球: 进动周期: 25800年.章动周期: 19年. 地球: 进动周期: 25800年 章动周期: 19年
而: K = sin θ sin ψ i + sin θ cos ψ j + cos θ k
∴ M = mgl ( sin θ cos ψ i − sin θ sin ψ j ) ɺ ɺ ɺ 1. I 1 = I 2 , M z = 0 ⇒ I 3 ωz = 0 ⇒ ω z = ϕ cosθ +ψ = s
2
讨论: 讨论 1.
2.
I1 − I3 ɺ ⇒ ψ = −n = Ω I1
轴方向( 在 z 轴方向(地球对称轴
ɺ ψ
地球的自转速率 地球的自转速率: 速率
ɺ 轴方向( ϕ 在 ζ 轴方向( J
ω z = Ω ≈ ϕɺ cos θ ;
方向) 方向. 方向). 规则进动 方向.
上页 下页 返回
地理地轴方向) 地理地轴方向).
取惯量主轴为动坐标系. 取惯量主轴为动坐标系 定 为惯量主轴交点(中心 点O为惯量主轴交点 中心 为惯量主轴交点 中心)
第三章 刚体力学
+ I 2 y + I 3 z2 = 1 有:I1 x
2 2
π
o′
J守恒
为转动瞬轴方向, OP 为转动瞬轴方向, 的切面. π为P 点(极)的切面. 可证明: 可证明: J ⊥ 不变平面,且 OO' = δ 常量. 不变平面, 常量. 为转动瞬轴. P点速度为零,OP 为转动瞬轴. 点速度为零, OP = ρ 在和椭球相连的刚体上画出本体极面, 在和椭球相连的刚体上画出本体极面 本体极面, 在平面上画出空间极面 在平面上画出空间极面.
1. 炮弹的旋进 空气阻力矩使炮 弹 进动 而不是“翻筋斗”. 炮弹的旋进: 进动.而不是 翻筋斗” 而不是“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2. 回转力矩: 回转力矩:
J ≈ I 3ωk
第三章 刚体力学
dJ dJ dk = M ,⇒ ≈ I 3ω dt dt dt
dk ɺ 是常模矢量), 而: = ϕ × k , k 是常模矢量), dt ∧ M = l × F sin(l ,F ) = 1 ɺ ∴ I 3 ω ⋅ ϕ = lF . 即: F = I 3 ω ϕ ɺ l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三章 刚体力学
ζ J
J
z
x
η
ξ
I 1 > I 3 情况
y
I 1 < I 3 情况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本体极锥在空间极锥外 本体极锥在空间极锥外无滑动滚动 在空间极锥
静系, 静系,因
J
恒矢量, = 恒矢量,故取
J
方向为
方向. ζ 方向.质心为原点
第三章 刚体力学
的固定坐标系. 固定坐标系
2 2 ⇒ J x + J y = I1ω 0 2 2
说明: 说明:
J 在 xoy 平面的(投影)画出一个圆,即从动系看, 平面的(投影)画出一个圆,即从动系看, J 绕对称 z 轴以角速度 n 旋转. 旋转.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 2 )非对称刚体 I 1 ≠ I 2 ≠ I 3 , 一般情况:用潘索几何法分析. 一般情况:用潘索几何法分析.
结束
第三章 刚体力学 3.
ɺ ɺ ω = ϕ +ψ
瞬轴方向, 轴的角速率为: 瞬轴方向, 绕 z 轴的角速率为:
ɺ n = −ψ
天文地轴方向 地轴方向) (地球自转轴 天文地轴方向) 在静系看, 轴进动, 4. 在静系看,z 轴 绕 ζ 轴进动,角速率为
ϕɺ .
J x = I 1 ω x = I 1 ω 0 cos ( nt + ε ) J y = I 2 ω y = I 1 ω 0 sin ( nt + ε ) J = z I 3 ω z = J cos θ ( 常量 )
I 3)
− xyz 系)
ϕ
o 静系: − ξηζ 系. 静系:
力矩 (动系 动系): 动系
K // ζ
k
z
− mgk
i
j 0
k −1
o
ξ
M = lk × (− mgK ) = mgl 0
θ
G
Kx K y Kz
k
η
= mgl ( K y i − K x j ) , M z = 0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三章 刚体力学
即:角速度在对称轴上 的投影守恒
ω x + n 2ω x = 0 ω x = ω 0 cos( nt + ε ) ɺɺ ⇒ 2 ɺɺ ω y + n ω y = 0 ω y = ω 0 sin( nt + ε )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三章 刚体力学
说明: 说明:
平面上的投影在运动过程中大小不变, 1. ω 在xoy 平面上的投影在运动过程中大小不变,始终为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第三章 刚体力学
泊松情况(回转仪,陀螺) 二. 拉格朗日 — 泊松情况(回转仪,陀螺) 特征:刚体的惯量椭球是旋转椭球( 特征: 刚体的惯量椭球是旋转椭球( I 1 = I 2 ≠ 且重心在转轴上 即对称轴为转轴) 转轴上( 且重心在转轴上(即对称轴为转轴) 动系:固定在刚体的主轴坐标系( o 动系:固定在刚体的主轴坐标系(
常量 1 2 2 2 能量守恒: 2. 能量守恒: ( I 1 ω x + I 2 ω y + I 3 ω z ) + mgl cos θ = E 2 3.
p
对 ζ 轴的力矩为零: 轴的力矩为零:
JK = J ⋅ K =α
常量
1、2、3 + 欧勒运动学方程可解出: 、 、 欧勒运动学方程可解出:
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ϕ 2 sin2 θ ) + I 3 s 2 = 2( E − mgl cosθ ) I 1 (θ ɺ ϕ sin 2 θ + I 3 ⋅ s ⋅ cos θ = α I1 ɺ ϕɺ cos θ + ψɺ = s
第三章 刚体力学
§3.9 重刚体绕固定点转动 目前只有三种情况可解. 目前只有三种情况可解 重刚体:除约束反力外,刚体仅受重力作用 重刚体:除约束反力外,刚体仅受重力作用. 欧勒—潘索情况 一. 欧勒 潘索情况 (刚体的自由转动)无外力矩的定点转动 刚体的自由转动) 特征: 特征 如回转仪,地球自转,分子转动. 1.固定点为重心 固定点为重心. 1.固定点为重心. M = 0. 如回转仪,地球自转,分子转动. 2. 角动量守恒 J = 恒矢量 (即进动轴方向始终不变) 角动量守恒. 即进动轴方向始终不变)
2 J 2 = J ⋅ J = I 1 ω 2 + I 2 ω 2 + I 2 ω 2 = c1 ( 常量 ) 2 3 x y z
上页 下页 返回 结束
但 ω 不一定不变,如果转轴为惯量主轴侧保持动平衡. 不一定不变,如果转轴为惯量主轴侧保持动平衡
第三章 刚体力学
3. 能量守恒
1 1 1 2 2 2 E = T = ω ⋅ J = (I1ωx + I 2ωy + I 3ωz ) = c2 2 2 2
另一个方程(第一积分)的求解,视情况而定。 另一个方程(第一积分)的求解,视情况而定。 (1)对称刚体 )
地球自转问题(忽略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 地球自转问题(忽略太阳、月球对地球的引力)
动系, 1 = I 2 ≠ I 3 ⇒ ω z = Ω 常量 动系, I
对称轴必是惯量主轴 ,取为 z 轴,则与 是惯量主轴( 是惯量主轴(因 I1 = I2 ).
▲地球转轴的旋进:非球效应,进动周期 25800 年,岁差 地球转轴的旋进:非球效应, (地球绕太阳一周:恒星年,春夏秋冬一轮回:太阳年) 地球绕太阳一周:恒星年,春夏秋冬一轮回:太阳年) 20分33秒(即 地轴进动角 50.2角秒 / 年) 分 秒 地轴进动角: 角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