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动物微生物及检验课件——主要的病原菌

动物微生物及检验课件——主要的病原菌


③免疫性 人类对致病性葡萄球菌有一定的天然
免疫力。只有当皮肤粘膜受创伤后,或 机体免疫力降低时,才易引起感染。患 病后所获免疫力不强,难以防止再次感 染。
(4)微生物学检验 不同病型取不同的病料,如脓汁、血液、可
疑食物、呕吐物及粪便等。 ①直接涂片镜检
取标本涂片,革兰氏染色后镜检,根据细菌 形态,排列和染色性可作出初步诊断。 ②分离培养与鉴定
因常堆聚成葡萄串状,故名。多数为非 致病菌,少数可导致疾病。葡萄球菌是 最常见的化脓性球菌,是医院交叉感染 的重要来源。代表种有金黄色葡萄球菌 (黄色)、白色葡萄球菌(白色)、柠 檬色葡萄球菌(橙色)。
(1)生物学特征 ①形态染色 葡萄球菌的形状为球形或稍呈椭圆形,直 径0.4~1.2μm,排列成不规则的葡萄串状或 成对、单个存在。无鞭毛,不能运动。无芽 胞,除少数菌株外一般不形成荚膜。易被常 用的碱性染料着色,革兰氏染色为阳性。其 衰老、死亡或被白细胞吞噬后,以及耐药的 某些菌株可被染成革兰氏阴性。
③生化反应 多数葡萄球菌能分解葡萄糖、麦芽糖、
乳糖和蔗糖,产酸,但不产生气体。致病 性菌株在厌氧条件下能分解甘露醇产酸, 无致病性的不能分解甘露醇,素不同,可分为 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 葡萄球菌三种。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多 为致病菌,表皮葡萄球菌偶尔致病,腐 生葡萄球菌一般不致病。
③生化反应 能发醇简单的糖类,产酸不产气。 一般不分解菊糖,不被胆汗或1% 去氧胆酸钠所溶解。
A、根据对红细胞的溶血能力
a、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 草绿溶血环,称甲型溶血或α溶血。这类链球菌 亦称草绿色链球菌。此类链球菌为条件致病菌。 b、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形成一个2~4mm 宽,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溶血环,完全溶血, 称乙型溶血或β溶血。这类细菌又称溶血性链球 菌,致病力强,引起多种疾病。 c、丙型链球菌,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 环,故又称不溶血性链球菌,一般不致病。
b、烫伤样皮肤综合征多见于新生儿、幼儿和免疫功能 低下的成人,开始有红斑,1~2天有皮起皱,继而形成水疱, 至表皮脱落。由表皮溶解毒素引起。
c、毒性休克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高热、低血压、红斑皮 疹伴脱屑和休克等,半数以上病人有呕、腹泻、肌痛、结膜 及粘膜充血,肝肾功能损害等,偶尔有心脏受累的表现。
d、假膜炎肠炎本质是一种菌群失调性肠炎,病理特点是 肠粘膜被一层炎性假膜所覆盖,该假膜由炎性渗出物、肠 粘膜坏死块和细菌组成。人群中约10~15%有少量金葡菌 寄居于肠道,当优势菌如脆弱类杆菌、大肠肝菌等因抗菌 药物的应用而被抑制或杀灭后,耐药的金葡菌就乘机繁殖 而产生毒素,引起以腹泻为主的临床症状。
②培养特性 葡萄球菌对营养要求不高,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
良好,在含有血液和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更佳。 需氧或兼性厌氧,少数专性厌氧。28~38℃均能生 长,致病菌最适温度为37℃,pH为4.5~9.8,最适为 7.4。在肉汤培养基中24小时后呈均匀混浊生长,在 琼脂平板上形成圆形凸起,边缘整齐,表面光滑, 湿润,不透明的菌落。不同种的菌种产生不同的色 素,如金黄色、白色、柠檬色。色素为脂溶性。葡 萄球菌在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的菌落较大,有的菌株 菌落周围形成明显的全透明溶血环(β溶血),也 有不发生溶血者。凡溶血性菌株大多具有致病性。
将标本接种于血琼脂平板,在甘露醇和高盐 培养基中进行分离培养,如果在固体培养基上 凝固酶产生色素,有溶血性,能分解甘露醇的 菌株多为致病菌。
2、链球菌 链球菌是化脓性球菌的另一类常见的细菌,广
泛存在于自然界和人及动物粪便和健康人鼻咽部, 引起各种化脓性炎症,猩红热,丹毒,新生儿败 血症,脑膜炎,产褥热以及链球菌变态反应性疾 病等。
(2)抵抗力 葡萄球菌的抵抗力在不形成芽孢的细菌中最
强。在80℃的温度时要经过30分钟才能被杀死, 但在煮沸时可被迅速杀死。消毒药中,以石炭 酸效果最好,用3%~5%的石炭酸在3~15分钟 就可以杀灭;用70%的酒精在数分钟内即可杀 死;用1%~3%的龙胆紫也有杀灭效果。对青 霉素、金霉素及红霉素高度敏感。
B、根据抗原结构分类 按C抗原不同可分类A、B、C、D、E、 F、G、H、K、L、M、N、O、P、Q、 R、S、T等18个族。对人致病的大多属 于A族。A族又称为化脓性链球菌 。 C、根据对氧需求分类 可分为需氧、兼性厌氧和厌氧三大类链 球菌。
动物微生物及检验
--主要的病原微生物(1)
1、形态检查
2、细菌的分离培养检查
细菌的生长表现 细菌的分离
细菌的检验: 3、细菌的生化试验
糖分解能力的检查 蛋白质分解能力及分解产物的检查
4、血清学试验
凝集实验 沉淀试验 补体结合试验
免疫荧光技术
5、动物接种试验
1.葡萄球菌 葡萄球菌属是一群革兰氏阳性球菌,
b、内脏器官感染如肺炎、脓胸、中耳炎、脑膜 炎、心包炎、心内膜炎等,主要由金葡菌引起。
c、全身感染如败血症、脓毒血症等,多由金葡 菌引起,新生儿或机体防御可能严重受损时表皮葡萄 球菌也可引起严重败血症。
B、毒性疾病由金葡菌产生的有关外毒素引起 a、食物中毒 进食含肠毒素食物后1~6小时即可出现症
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多数病人于数小时至1 日内恢复。
(1)生物学特征 ①形态染色 链球菌呈球形或卵圆形,直径0.5~1.0μm, 呈链状排列,短者4~8个细菌组成,长者有 20~30个细菌组成。幼龄培养物大多可形成 的荚膜。无芽胞,无鞭毛,革兰氏染色阳性。
②培养特性 大多为需氧或兼性厌氧菌,少数为厌氧 菌。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基中需加 有血液、血清、葡萄糖等才能生长。最 适温度37℃,最适pH7.4~7.6,血琼脂 平板上形成灰白、光滑、圆形突起小菌 落,不同菌株有不同溶血现象。
(3)致病性 ①致病物质 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酶和毒素,如血浆凝 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杀白细胞素、肠 毒素、表皮溶解毒素也称表皮剥脱毒素、 毒性休克综合毒素等等。
②所致疾病 A、侵袭性疾病主要引起化脓性炎症。葡萄球菌
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机体,导致皮肤或器官的多种感 染,甚至败血症。
a、皮肤软组织感染主要有疖、痛、毛囊炎、脓 痤疮、甲沟炎、麦粒肿、蜂窝组织炎、伤口化脓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