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来自星星的你》一剧中,都敏俊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四百多年。
在刚刚过去的四百多年里,地球上未曾发生的事件或不能观测到的现象是:A.受印第安人启发,西方人发明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B.哥德巴赫猜想提出,并被德国人证明C.日本侵略朝鲜,中国出兵救援D.哈雷彗星出现在地球上空1.【答案】B。
解析:题干中都敏俊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四百多年,也就是说他生活在17世纪之后。
在他生活中的这四百年没有发生或者不能观测到的现象只能是17世纪之前的事情和根本没有发生的事情。
A项发生在17世纪;B项哥德巴赫猜想的提出发生在18世纪,但至今仍未被证明;C项在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曾发生过;D项在20世纪后曾出现过。
综上所述可知,只有B项符合题意要求。
故本题答案选B。
2. 关于地球生物演化史,下列哪组排序是正确的?A.蓝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B.节肢动物→草履虫→软体动物→脊椎动物C.细菌→腔肠动物→爬行类→鱼类D.苔藓→绿藻→菌类→双子叶植物2.【答案】A。
解析:地球植物演化史排序为: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菌类、藻类早于苔藓,D项错误;地球动物演化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草履虫属于单细胞动物,早于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脊椎动物,故B项错误;鱼类的出现早于爬行类,C项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A。
3. 下列成语与工艺技术或行业对应不正确的是:A.量凿正枘——木工B.锦上添花——纺织C.炉火纯青——冶炼D.青出于蓝——陶瓷3.【答案】D。
解析:“青出于蓝”的含义是,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
与此相对应的是染料的提取工艺,而不是陶瓷。
故本题答案选D。
4. 下列关于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B.我国东临太平洋,东部广大地区雨量充沛,利于农业生产C.我国主要位于热带D.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近50°,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农业经济提供有利条件4.【答案】C。
解析:我国根据≥10℃积温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
因此我国主要位于温带。
故本题选C。
5. 下列关于太阳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太阳风会促进大气中臭氧的产生,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B.由于太阳风的作用、彗星周围的尘埃和气体会形成彗尾C.太阳风是太阳黑子活动高峰阶段射出的超音速等离子体流D.两极的高层大气受到太阳风的轰击后会发出光芒,形成极光5.【答案】A。
解析:太阳风爆发时释放大量带电粒子所形成的高速粒子流,严重影响地球的空间环境,破坏臭氧层,干扰无线通信,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
因此太阳风不是促进臭氧的产生,而是会破坏臭氧层,A项错误。
6.当关楚芬看到自己的名字赫然出现在“南海区农村股份经济合作组织股权证”上时,她终于长叹了一口气。
________在心中的“户籍红利”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关楚芬分享到自己错失十年的分红。
农村户籍所带来的红利,成为各方角力的________。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缠绕标靶B.回响中心C.压抑难处D.纠结终点6.【答案】A。
解析:关楚芬希望自己的“户籍红利”问题得到解决,所以这个问题使她难受了很久,“回响”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
“角力”有较量之意,“农村户籍所带来的红利”问题是各方较量的重点和关键,是核心问题,所以“终点”和“难处”不符合文意,排除C、D两项。
故选A。
7.森林的大面积减少,水土流失、风沙弥漫,这可怕的景象决不是______,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不认真解决水害、沙害,土地资源流失与人口膨胀所造成的弊病,21世纪的可持续发展将成为空想。
大自然的警告,足以________。
A.虚张声势当头棒喝B.危言耸听醍醐灌顶C.空穴来风振聋发聩D.耸人听闻警钟长鸣7.【答案】C。
解析:从第二个空入手,大自然的警告足以让人不能是醍醐灌顶,也不能是警钟长鸣。
排除BD。
第一个空景象不能虚张声势,故排除。
所以本题选C。
释义空穴来风:原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醍醐灌顶: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虚张声势:形容假装出强大的气势,指假造声势,借以吓人。
当头棒喝:比喻使人醒悟的打击或警告。
危言耸听: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振聋发聩:用来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耸人听闻:故意说夸大或捏造惊奇的话,使人听了非常震惊。
8.老庄固古今天下第一等聪明人,道德经五千言亦世界第一等聪明哲学。
然聪明至此,已近老猾巨奸之哲学,不为天下先,则永远打不倒,盖老猾巨奸之哲学无疑。
盖中国人之聪明达到极顶处,转而见出________,乃退而守愚藏拙以全其身。
又因聪明绝顶,看破一切,知“为”与“不为”无别,与其________,何如不为以养吾生。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强弩之末为而无效B.强弩之末苦心孤诣C.聪明之害苦心孤诣D.聪明之害为而无效8.【答案】D。
解析:本题考察成语的辨析填空。
“强驽之末”比喻很强的力量已经微弱,从文中“聪明达到极顶处”、“退而守愚藏拙”可知,并非是聪明达到极顶处就不再聪明,因而不宜用“强驽之末”,该情形是由于过于聪明造成的,故“聪明之害”符合文意。
第二空对应前后句,前句“为”与“不为”无别,后句为“不为以养吾生”,根据对应关系,第二空应该填入关于“为”的词语,故选“为而无效”。
所以正确答案为D。
9.传统村落的消失或破坏,毁掉的不仅仅是各具特色的民居建筑,更重要的是其中_______的丰富传统民俗:从宗族谱系到祭祀礼仪,从婚丧嫁娶到饮食服饰,从乡规民约到节庆民俗,_______。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体现应有尽有B.折射细大不捐C.蕴含不一而足D.沉淀叹为观止9.【答案】C。
解析: 第一空,A项“体现”一词太单薄,没有表现力,首先排除;B项“折射”指反应,与“体现”差不多,也不能体现民俗的丰富内涵,排除。
第二空,用“应有尽有”太夸张,词义过重;“细大不捐”指大的小的都不舍弃,与文意无关广不一而足”指不一一列举就足够了,形容很多,常用于举例后,照应“丰富”一词,切合文意;“叹为观止”是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一般须接“令人”“让人”“使人”,且此处强调的是传统民俗的“丰富”,而不是多么好。
所以选C。
10.去世100年后,挪威最伟大的文学家________是易卜生,他给挪威民族带来的荣誉,比别的任何挪威人都要多,然而,这个人生前从不________自己是挪威人——他是他自己的祖国和上帝。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已经知道B.始终认为C.依然承认D.公认希望10.【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实词不同侧重点的辨析和语境搭配。
从第二空入手。
“认为”侧重于主观对事物的看法;“承认”侧重于对事实或外界看法的认可,带有主体的消极被动义;“希望”指心里想着实现某种还没发生的情况。
结合语境,易卜生是挪威人是已然事实,因此排除“希望”;语意要强调的是事实与易卜生看法的反差、易卜生对这种事实的不认可,因此“承认”更为恰当。
答案锁定C。
第一空,C项的”依然“表示依旧,强调时间变而结果不变,符合语境。
故正确答案为C。
11.一张日历表,每行以周日为起始,以周六结尾,从某月中取一个2×2方块,这个方块中的4个日期之和为48。
问这个方块中最早的日期是几号?A.7B.8C.9D.1011.【答案】B。
设最早的日期是x,则右边是x+1,下边是x+7,对角线是x+8,根据题意x+x+1+x+7+x+8=48,解得x=8。
因此这个方块中最早的日期是8号。
故正确答案为B。
12.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 )12.【答案】D。
解析:第一组三个图形中的两个点都在对角线上;第二组三个图形中的两个点都在横对称轴或纵对称轴上。
因此,正确答案为D。
13.左边给定的是纸盒的外表面,下列哪一项能由它折叠而成?A. B. C. D.13.【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平面图形折成立体图形。
根据“相对面不能同时出现在立体图形中”,2和5为对立面,4和6为对立面,故A、B错;D中顶面3内的长方形应该与4平行,所以D错。
故正确答案为C。
14.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A. B. C. D.14.【答案】B。
解析:题干中所有图形均是由不相交的小图形构成。
因此正确答案为B。
15.金文:青铜器:书体A.年轮:树木:标志B.水墨画:宣纸:国画C.沙漏:玻璃:容器D.唐三彩:陶器:色彩15.【答案】B。
解析: 金文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是一种书体;水墨画是描绘在宣纸上的绘画,是国画的代表。
16.知觉:感性认识A.意识:物质B.管制:刑罚C.运动:发展D.灾难:地震16.【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两词是包容关系,且是包容中的种属关系,知觉是一种感性认识。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与题干相同逻辑关系的即为B。
A是一组反义词,C是并列关系,D是包容中的种属关系,地震是一种灾难,但是与题干的包容关系方向相反,故正确答案为B。
17.讲师:副教授:教授A.硕士:博士:助教B.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C.教授:研究院:院士D.管理员:馆员:研究馆员17.【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前两词间的逻辑关系,并在选项中进行选择题干前两词为并列关系。
A、B项中前两词为并列关系,C项前两词没有逻辑关系,D项前两词为交叉关系。
第二步:判断题干后两词间的逻辑关系,并在选项中进行选择题干中后两词为并列关系。
A项中后两词为交叉关系——有的博士是助教,有的助教是博士;B 项中后两词为并列关系。
因此正确答案为B。
18.花卉:花A.汽车:车B.人口:人C.山峰:山D.粮食:米18.【答案】B。
解析:第一步:判断题干词语间逻辑关系题干两词是对应关系,且集体名词和个体名词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步:判断选项词语间逻辑关系与题干相同逻辑关系的即为B。
A是包容关系,“汽车”是“车”的一种;C是包容关系,“山峰”是“山”的一种;D是包容关系,“米”是“粮食”的一种。
综上,故正确答案为B。
19.企业,是指具有法人地位、创造价值、增加效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独立商品生产单位。
下列选项中,属于企业的是()。
A.主要给家人或客人做饭的家庭B.从事家庭式小商品生产的家庭企业C.部队里面的连队D.从事自给自足生产劳动的农户19.【答案】B。
解析:第一步:抓住定义中的关键词定义中强调“独立商品生产单位”等。
第二步:逐一判断选项A中的家庭、C中的连队、D中的自给自足的农户均不涉及生产商品(即用用来交换的物品),不是独立商品生产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