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服饰配件设计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服饰配件设计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服饰配件设计》课程的教学探索与实践
传媒艺术系安婷婷
配饰,顾名思义是搭配服装的配角。

但是,设计是一个整体,时装的设计、造型的设计都离不开配饰品的设计。

从设计师的作品,到时尚伸展台;从时尚杂志的广告,到消费者的衣柜。

改变国人对配饰的消费意识需要媒体的宣传,但更需要专业的设计师起很好的审美引导。

所以系统专业的教育对人才的供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我们如何审视《服饰配件设计》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中的地位,如何促进专业的发展呢?
一、了解服饰配件的市场资讯
据调查,巴黎、米兰、伦敦、纽约这世界四大时尚之都以及东京、香港等城市的饰品年贸易总量近1000亿美元。

在亚洲一些国家,饰品人均占有率分别为:东京68.2%、新加坡48%、香港54%、韩国68%、马来西亚47%、泰国68%。

这些高额数据无疑昭示着配饰品行业在亚洲乃至世界惊人的消费市场,但是在拥有国际公认第一大市场的中国内地,人均占有率却不足7%。

问题是多方面的,除了中国配饰行业在产品设计、品牌意识等环节保守落后之外,消费者对配饰的认知度与重视度不够,也成为配饰行业在中国裹足不前的重要因素。

“意识决定存在”,成为配饰行业在中国市场开发时首要做的功课。

二、课程的历史发展沿革
服饰配件设计最初是作为服装设计的辅助课程发展起来的,但是服装的流行实际上就是服饰配件的流行,国内院校已开始将其作为服装、形象设计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不同的是,在不同的专业《服饰配件设计》发挥的作用有所不同。

三、课程在国内外的教育对比
到目前为止,只有北京服装学院、浙江理工大学等几家师资力量雄厚的大学在近几年才重视该课程,在国外,巴黎ESMOD高等国际时装设计学院、伦敦时装学院等国际知名时装学府,在学校成立之时便对科目进行了细分,已经沉淀了很好的教学经验。

因此,由于中国配饰教育在之前尚属于空白状态,所以教学师资力量与海外专业学院相比班底薄弱,教育是绝对不能掉以轻心的一个环节。

四、课程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走势
课程如果要在专业上起到促进作用,首先要充分了解并调整整个课程结构,使它符合专业。

在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中,服饰配件是作为两个方向发展的,一个
是生活形象塑造的使用,一个则是舞台效果的表现。

因此,服饰配件课程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课程定位
通过调研、论证区域和地方配件市场发展状况,确定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即提高学生对服装配件的欣赏能力,使学生精确掌握各类服装配件的设计和制作手法,具备服装配件的设计与实际应用能力、与服装相配套的协调能力,使其成为既有设计能力又有实际操作能力的实用型人才。

重点培养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以应对服装个性化、多样化、时尚化、配套化的趋势。

2、一系列教学改革
⑴教材的改革
我专业以国家高职高专规划教材为主,结合教师的经验、市场的需求、流行趋势的预测来授课,并且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⑵教学内容的改革
《服饰配件设计》是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为人物形象服务的。

目前学生的作品中,配饰在整体形象中占90%的比重,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的内容相区别于其他课程,服饰配件是根据每年的流行趋势不断变化的,趋势的更新意味着我们教学内容的变化,这样才能符合市场。

教学内容主要是分为三个部分,理论知识的吸收,也就是课程的理论部分,很多同学在配饰的设计和应用上都表现很好,但是却无法用语言表达配饰的内涵和作用,即只会做不会说;职业岗位能力的锻炼,这是通过手绘学习、思维能力、市场调研和实践学习四个部分来完成的;社会能力的学习,我主要是通过学生表述设计说明、自评和互评、学生之间的交流、班级之间的交流和学习来巩固同学们的社会能力。

在课后的总结中,有很多同学表示:我们会做,但是“说”很困难,老师的这种教学使我们认识了自己的不足,加强了我们表达和学习能力。

⑶教学模式的改革
根据我专业“文理、艺术不分家”的学生情况,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改进,“教—学—做—评”一体化,有利于学生的改进和课堂目标的检验;尽量的用大家能够理解的具象表现来授课,这样也便于学生的理论与实践更好的接触和理解;利用校内的实训设备和设施,进行理论结合实践的一体化教学;学生的作品不再局限在教师的办公室,从课程搬到了外场,让其他专业的同学也能感受到“美”的存在,同时也是对本专业学生的激励,加强了学生之间的竞争力度,也有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

例如,我在授课初期就告知学生,此次作品将实施参观者投票得分制,让同
学们感受压力,区分以往的“无所谓,及格就好”,将自己的作品拿出去,让所有师生都来评价,这样谁的票多得分就高,在这个过程中则更加锻炼了学生的表述能力,也间接的锻炼的学生的抗压能力。

有同学和我交流的时候说,这种情况下想混分数也没办法了,如果作品不好,都不敢放在展台上,所以只有加倍努力了。

⑷教学方法的改革
授课过程中,我适当的调整了教学方法。

将案例教学、任务教学应用于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讲授时,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带给同学们直观感受;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教学方法;走进市场,让同学们提前对市场进行了解。

在后期的授课过程中,学生做主动,我则跟着学生走,走进他们的设计思维里;走进他们的交流里;走进市场里,这时我的主要工作是引导和适时给他们答疑解惑,让学生尽最大的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

这个一个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学生在找答案的同时,我也从他们的身上发现了自己的不足。

五、课程的总结
课程结束,同学们写出自己的课后总结,我则是根据《****评价量规》来对学生进行考评。

《学生作品评价量规》有利于检验同学们对课堂知识的是否充分理解和应用,能否做出优秀作品;《活动过程评价量规》是通过各个活动过程检验学生参与的程度,避免擦边球的出现;《学生资料文稿搜集评价量规》则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判标准;《自我评价与反思记载表》是学生的课后总结(可匿名),这样我可以听到、看到真实的教学效果,便于自我反思与改进。

我在授课过程中,要进行课后分析项目。

根据授课的进程,进行课程总结,有利于进行教学积累。

结合学生的总结,为后期的服饰配件的课程标准的制定奠定了基础。

课程的教学应与市场结合,与专业的结构吻合,要做到发挥最大作用,还需在教学实践中慢慢探索,需要和同事们共同交流和学习。

领导参观学生作品
学生服饰配件手绘效果图
学生成品展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