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习作评改论文

习作评改论文

浅谈习作评改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小学阶段就要利用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所以习作教学至关重要。

小学生的习作就是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及亲身经历的事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简单地说就是我手写我口。

作文教学一直都是教师们头疼的一项工作,但又是语文教学最终要落实的目标。

对学生而言,作文难写;对教师来说,作文难讲。

而习作完成后的“评改”往往成为教师的“专利”,被独揽下来,并不能使学生真正受益。

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在“评改”上下功夫,“文章不厌百回改,越改越精彩”,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灵活多样的作文批改方法,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

一、评改注重以学生为中心。

(一)注重留给学生自改的空间。

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教师只给引导和纠正,该怎么改让学生自己去考虑去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身受用的。

我认为教师为学生习作的批改应该定位在指点迷津上。

教师根据习作的要求对学生的作文进行方向性的略批,指出文章的优缺点,给学生留有自改的空间。

例如在批改中我经常在学生的作文本上写下这样的话:“这段话的错字比较多,请使用你的显微镜!”,“过渡不自然,能加上过渡句吗?”,“用词不准确,请多读
几遍后自改”……
(二)训练学生自改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自改、互改作文的能力,视为在作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叶圣陶也指出:“文章要自己修改,学生只有学会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

”这就要求教师把作文批改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自改能力上,而这种自改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无数次“改”的实践中获得,再相互交流中领会。

因此我在实践中一改以往“学生写、教师评”的单向交流,而是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双向、多向的互动,让学生从中学得自改方法,1、看格式是否正确。

2.看卷面是否整洁。

3.看错别字有几个。

4.看共有几处病句。

5.看标点符号使用。

6.看文章的表达。

7.看文章的语言……真正使学生“明其理、会其文”。

每次评改时在改后我都要相继提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这样改?有何用意?你觉得改后的作文最大的优点是什么?等等。

学生想到的让其自己说,学生没想到的,教师进行点拨,让学生“改”的“所以然”,从而提高作文自改能力。

(三)给学生自改的动力。

我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大多是以星级数评价。

凡是文中有一个好词、好句,甚至是一个好标点,我都给他画上“﹏﹏”再给个“☆”,修改的精彩时,还可以得到一个“☆”,学生为了多得一个“☆”有时要不知修改多少次。

学生自批自改、互批互改也是如此。

这样评价的目标旨为激发兴趣,是为学生搭起一个作文演练的
“舞台”,学生们在台上既自娱自乐(写作文),又互相学习(批改作文),作文成了学生展示才能的舞台,不断追求理想的地方。

二、评改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作文是学生用自己的笔来写自己想说的话。

写出的文章与自己想要表达的意思是否一致,表达出了几分,学生读后自己应该最清楚,所以修改作文是学生自己的事,也只有学生学会了修改作文,才能提高自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

1.先示范,再让学生自己改。

教师先认真阅读学生的作文,并从中选出一两篇带有普遍性问题的,仔细考虑好该怎样修改。

上课时,把选好的文章用投影投出或把文章预先打印好发给每一位学生。

师生共同研讨,哪儿该改,该怎样改,使学生从中受到启发,然后试着去修改自己的作文。

2.教师批,学生改。

所谓“教师批”,就是教师在认真阅读学生作文的基础上,在所要修改的地方做上各种各样的符号。

发现妙词用“。

”标出;发现佳句用“﹏”标出,以此鼓励。

凡须增添句子,可划“∨”标出;如遇不通顺的句子用“_”画出……总之,凡是学生看了符号就能理解修改意图的,就只画符号;凡是看了符号还难以明白怎样修改的可适当加点眉批。

“学生改”就是学生在熟悉了老师使用的各种修改符号后,根据教师所画的符号、所加的眉批进行修改。

学生修改后,教师把作文收上来,根据学生的能写会改情况综合评定作文成绩。

3.互批互改。

一是对批;二是小组集体改。

对批的做法,可以由
教师提出批改重点。

如纠正错别字,改正用错的标点,或改动不通顺的句子等。

小组集体改,可由教师指定上、中、下三类学生,以三、五人一组为宜,选出组长一名,负责批改全过程。

小组建立后,由教师根据作文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确定批改重点;再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互相讨论,共同修改;遇到讨论不了的问题,可请教师解答。

4.当面批改。

对学生个别存在的问题,可采用当面批改的方法。

例如,通过促膝谈心,亲切交谈,了解作文的真实性;对于作文确实有困难的学生,可一边启发,一边引导他们自己修改。

改完再让他读一读,并给予适当鼓励。

三、习作评改的目标与原则。

(一)作文批改应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

作文批改要根据不同年级的作文能力和修改能力而定。

低年级应着重指导学生进行字、词、句的修改;到了中年级则着重指导修改写作是否有序,内容是否具体;高年级则重点指导文章是否有中心,材料是否围绕中心,要在布局谋篇上下功夫等。

对作文基础差的同学,应多在词句基本功上指导,使他们过好用词准确、语句通顺这一关;对于作文基础好的同学,教师应当拔高要求,使他们的作文用词准确、条理清楚,中心更明确。

坚持从每一位学生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每个学生的作文能力都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提升。

(二)作文批改应注重以学生的真实思想为基础,鼓励学生的点
滴进步。

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和思想感情的变化与成年人不完全相同,教师应细心体味。

学生的作文写的是孩子的想法、孩子的语言,字里行间充满了童趣、童乐,充满了天真和幼稚。

他们的知识水平和生活阅历还非常有限,我们不能用成年人的眼光和语言习惯去看孩子的作文,更不能按成年人的标准去随意改动。

习作教学这项重中之重的教学任务,这项令许多教师头疼的教学工作,在习作评改的过程中不拘一格,既减轻了工作负担,又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那么我们教师何乐而不为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