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及背景

五大发展理念的内涵及背景


协调发展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
我国发展不平衡问题由来已久,有其历史的、现实的、自然的、社 会的、体制与机制的、政策与措施的等多方面原因,主要体现在城 乡二元结构、区域发展失衡、社会文明程度和国民素质与经济社会 发展水平不匹配等方面。
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某些领域、某些方面一段时间内的非均衡 发展是难以避免的现象,但经过一定时期的发展后,就要注意调整 关系、补齐短板,提升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否则,短板效应就 会愈加显现,拖累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速度和水平。
开放发展着力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
在全球背景下,任何国家或民族想关起门来搞建设,事实上已不再可能。 当前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 规则正面临重大调整,引进来、走出去的程度加深、节奏加快,国家之 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对外开放应更多关注走出去,主动参与构建 世界政治经济新秩序,搭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平台,特别是要掌握制度 性话语权,引领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 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 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从表象上看是经济增长速度的 换挡,但从本质上说是发展动力的转换。在投资增速放缓 和效率下降的情况下,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 经济发展。 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 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让创新贯穿 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 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 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发展着力解决人与自然关系和谐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创造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但支撑这一奇迹的 是粗放型增长方式,在消耗巨量资源的同时,引发了我国资源约束趋 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人与自然的关系引起了全 社会的忧虑。
还有完全不同的国际大环境。当前全球格局 正发生急速变化,而且出现深度调整。一方 面中国在全球经济中地位和影响力提升,令 中国对全球发展格局有重大影响,另一方面 全球格局的变化,又更全面地制约中国的发 展。
创新发展着力解决发展动力问题
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航天、高铁等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但总体而言,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依然不强,自主技术和知名 品牌缺乏,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 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
共享发展着力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关注效率较多,兼顾公平不够, 由此导致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群体收入悬殊,城乡基础设 施、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在共享发展成果上,无论实际状况 还是制度设计,都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影响了公平正义的实现
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的理念,从制度上作出更有效的合理安排,缩小收入差距、城 乡差距,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增进对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提升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随着环保意识的觉醒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新鲜空气、干净 饮水、安全食品、优美环境的要求日益增强,生态环境恶化及其对人 民健康的影响已成为突出的民生问题。
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 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
创新 协调 五大发展理念 绿色 开放 共享
背景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为解决我国 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应运而生
为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 和问题而提出
新常态下, 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变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 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 型转向质量效益型, 经济结构调整要从增量扩能为 主转向调整存量、 做优增量并举, 发展动力要从 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 驱动这 “四个战略转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