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大学学生会简介
安徽大学学生会是在校党委直接领导和校团委具体指导下,依照国家法律,遵循学校规章制度,依靠全校学生独立开展工作的学生自己的群众性组织,是校党政部门联系学生的纽带和桥梁。
安徽大学学生会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传承五四精神,弘扬安大传统,维护学生权益,丰富校园文化”为宗旨,促进广大同学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团结和引导广大同学成为热爱祖国、适应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要求的可靠人才;发挥作为党和学校联系同学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在维护国家和全国人民根本利益的同时,表达和维护同学的利益诉求;倡导和组织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
安徽大学学生会于2012年经过部门改革、第十六次学代会召开后,由之前的秘书处、调研处、宣传一部、宣传二部、学习部、实践部、外联部、女生部、体育部、文艺部、权益部和失物招领中心12个部处改为现在的8个部处。
目前,安徽大学学生会下设办公室、组织发展部、宣传设计部、实践与志愿服务部、对外联络部、文体拓展部、学术科技部、维权服务部8个部处,并密切联系20个院系学生会。
此外,安徽大学学生会还负责协调和联系安徽大学第十六届学生委员会、第十六次学生代表大会提案工作委员会、安徽大学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
办公室是学生会的内务职能部门。
设1名正部长、2名副部长、30名干事,部门成立综合管理组、项目管理和督导组、会务组。
主要职责为:一是负责学生会制度建设和文件档案管理。
二是负责学生会公共物品管理,物资的采购、保管、分配。
三是负责学生会财务管理。
四是负责学生会的会务工作。
五是受权开展学生会工作进程监督工作,协调各部门工作的开展。
六是负责学生会外来人员的接待工作。
七是直接对主席团负责,完成主席团布置的各项工作。
八是服从学校建设和团学工作大局,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任务等。
组织发展部是学生会的内务职能部门。
设1名正部长、2名副部长、30名
干事,部门成立培训组、人事考核组、联络组。
主要职责为:一是负责学生会的人事考核与纪律监督工作,管理完善学生会内部激励机制,加强学生会成员的作风建设。
二是负责学生会招新、换届组织工作。
三是负责学生会人才培养机制,将人才培养日常化,定期策划开展学生会成员能力培训。
四是适时开展学生会内部交流活动和素质拓展活动,增进学生会组织的凝聚力。
五是丰富学生会内部学习资源,引导学生会成员提高自主学习意识,建立学习型组织。
六是负责学生会、研究生会的工作简报。
七是负责学生会暑期社会实践培训交流工作。
八是开展德育建设,引领正确思想,促进学生会组织文化建设等。
宣传设计部是学生会的职能部门。
设1名正部长、3名副部长、35名干事,部门成立新闻组、网络编辑组、平面设计组、技术组。
主要职责为:一是负责学生会工作、活动、校内重要事件的跟踪报道。
二是协助相关部门为学生会活动量身制作宣传策划,负责学生会活动项目的宣传设计工作。
三是负责学生会的海报制作和其他宣传品的美化工作。
四是充分利用现代化网络宣传途径,做好学生会网站、论坛、微博、空间、人人等网络平台的信息发布和管理维护工作。
五是利用摄影、摄像、美编、网站设计等多媒体技术为学生会宣传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六是加强与社会媒体的合作与交流,拓展学生会的社会影响力。
七是加强与其他部门合作,协调各部门的日常工作,共同推动学生会网络宣传、海报设计工作等。
实践与志愿服务部是学生会的活动部门。
设1名正部长、2名副部长、35名干事,部门成立常规工作组、实践项目组、“青年家园”实践平台。
主要职责为:一是积极引导和组织广大同学参与社会实践与社会志愿服务工作,培养广大同学的公共责任感。
二是负责学生会及其青年家园平台内志愿者的日常服务与培训工作,打造专业的大学生志愿者队伍。
三是运营和维护大学生“青年家园”实践平台。
四是拓展校外实践基地,为广大同学创造更多实践、实习和参观的机会。
五是组织志愿者协助学校重大工作的开展和重大活动的举办,服务于学校团学工作和学校建设。
六是完善相关的活动项目,推动学生会活动项目工作的提高等。
对外联络部是学生会的职能部门。
设1名正部长、2名副部长、30名干事,部门成立院系工作组、对外交流组、商业谈判组。
主要职责为:一是负责学委会委员、学代会代表、两级学生会主席的联络工作。
二是搭建两级学生会合作平台,促进校园性的活动更好地开展。
三是定期开展与兄弟高校学生会、社会团体的交流活动。
四是为学校及学生会开展的大型活动吸纳外部资金,促进活动的顺利开展。
五是负责学生会对外形象塑造和公关工作,为学生会工作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
六是积极同社会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会媒体保持良性互动等。
文体拓展部是学生会的活动部门。
设1名正部长、3名副部长、35名干事,部门成立活动管理组、文艺工作组、体育工作组。
主要职责为:一是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策划与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
二是关注各类文体活动信息,定期向广大同学发布安大文体活动动态、文体信息资源。
三是沟通联络院系学生会文体部门、校级文体社团、青年艺术中心、大体部,实现文体资源共享,密切交流合作。
四是负责学生会各活动项目筹备和执行阶段的跟进工作,形成工作报表,并及时向主席团汇报项目进程等。
学术科技部是学生会的职能部门。
设1名正部长、2名副部长、25名干事,部门成立学术活动组、日常工作组、信息服务组。
主要职责为:一是定期向广大同学发布学校学术动态,并负责整理学校重要讲座的文稿或视频。
二是配合学校做好学风建设,整合校园学术文化资源,适时举办学术文化论坛。
三是建立与维护学生会学习资源共享平台,用网络共享考级考证、考研、留学、公务员考试、期末考试等资料。
四是帮助解决广大同学学习方面的各种问题。
五是负责学生会的学术、文化、科普宣传工作,在学校营造浓厚的学术科技氛围。
六是引导广大同学关注“挑战杯”、科研创新、社会实践、自主创业。
七是组织校园学术科技竞赛,为学校学术科技节培育和策划高质量的活动项目。
维权服务部是学生会的外务职能部门。
设1名正部长、3名副部长、40名干事,部门成立权益工作组、生活服务组、网络工作组、校务协调组。
主要职责为:一是通过维权机制开展问题收集、调查研究、协调解决和问题反馈工
作。
二是学代会闭会期间定期开展学生会的提案工作。
三是设立网络工作制度,与同学们保持互动并及时发布相关的维权新闻稿件。
四是根据广大学生的利益诉求,设立专门委员会,提供各项生活服务。
五是解决涉及大学生利益的校园事件或校园问题工作等。
安徽大学学生会密切联系20个院系学生会,20个院系学生会是校学生会的院系一级学生会组织。
院系学生会是在院系党委(总支)领导下,院系团委(总支)指导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参加全校性活动,服从校学生会的统一安排。
其工作开展根据院系实际情况而定,院系学生会主席定期向学生委员会汇报工作。
安徽大学学生会在做好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同时,遵循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团结和带领广大同学高举爱国主义旗帜,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积极引导同学在实践中提高政治思想素质和公民道德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以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人才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维权服务,时刻关心和反应广大同学的利益诉求,不断打造一流的学术交流平台,提供切实有用的学术信息资源和社会实践基地,不断以品味高尚的,质量上层的活动形式为载体,积极组织和引导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真正做到为广大同学服务。
目前,安徽大学学生会在政治思想素质和公民道德素质建设上,主要有党团思想政治教育和团学工作经验交流机制、干事干部培训机制、人事考核和纪律监督机制等;在校园维权服务机制上,主要有学生权益提案收集反馈机制、伙食监督委员会、宿舍管理委员会、校园安全监督委员会、失物招领平台等;在学术信息资源上,主要有安徽大学学术信息交流平台、学术实践平台、学校学术科技信息等;在社会实践服务活动上,主要有安徽大学“青年家园”实践基地、“阳光家乡行”寒假实践平台、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经验交流平台、安徽大学实践与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等;在校园文体活动上,主要有“大家谈”系列活动、单身节化妆舞会、“金牌厨师”厨艺大赛、“三七”女生节系列活动等。
此外,安徽大学学生会还承办学校文化艺术节、学术科技节部分活动以及
学校大型赛事、活动等后勤服务工作。
安徽大学学生会经过部门改革,第十六次学代会的召开以及部门宗旨变更、部门职能拓展后,按照相关文件精神和会议指示,正朝着引领思潮、维权服务的方向快速发展。
未来,安徽大学学生会将着力打造现代型、创新型、学术型、服务型并具有国际视野的学生自己的群众性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