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理论与经验论的相同点:1.源于相同的历史任务。
蓬勃发展的自然科学,要求哲学为自然的深入研究,提供系统的认识方法,认识理论的诞生由此开始。
2.理论基础相同。
由于自然科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许多近代哲学家纷纷向自然看齐,把自然科学的方法视为哲学的楷模。
3.它们的思维方式都是形而上学的,都是把理性的不同方面对立起来。
4.它们均脱离社会实践来探讨人的认识,不能正确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在认识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5.各有其片面的真理性第八章:近代欧洲大陆各国的唯理论哲学(并不在第七章之后,而是同时发生、出现。
)S1、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当英国的经验论的奠基者培根35岁的时候,在冰天雪地里为一个实验而劳碌奔波时。
不久,大陆唯理论的创始人笛卡尔,却安坐在温暖如春的火炉旁凝神沉思。
这个鲜明的对比,勾勒出经验论和唯理论南辕北辙的理论特征和学术同格:看看笛卡尔先生:(佩戴长剑,爱睡懒觉、喜欢安静和沉思冥想、喜欢思考)Rene Descartes ,1596、3、31—1650、2、11出生于法国杜兰省哈耶地方的一个贵族家族,其父是穿袍贵族,当地地方议会的议员和地方法院的法官,有相当多的地产,家境富裕。
但笛卡尔出生不久,其母亲即因肺结核逝世,婴儿也受感染,医师预言他很难存活。
幸亏乳母精心抚育才免于夭折。
笛卡尔终身未娶,与哲学为伴,但有一个私生女。
他天生体质嬴弱,敏感多疑,对周围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父亲见他颇有哲学家的气质,亲昵地称他为“小哲学家”,这种气质给他的哲学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7岁时候进入了耶稣会学校(即当地最好的学校——拉夫赖公学)学习,学习课程包括:拉丁文、希腊文、法文、物理学、数学、逻辑学、道德、形而上学等,为他打下当时所能得到的最好的数学基础,并从古典学中了解了以往的主要学问。
此间学校对孩子们要求甚严,一大早就得起身背诵《圣经》。
但对笛卡尔却是例外,校方为照顾他的孱弱的身体,特许他可以不必受校规的约束,早晨不必到学校上课,免受风寒引起肺炎,可以在床上读书。
因此,他从小养成了喜欢安静,善于思考的习惯。
在此间学校读了8年。
1、1612——1616年。
1612年16岁的他到巴黎普瓦捷大学攻读法律,4年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
2、1616年——1628年。
虽然笛卡尔受过良好的教育,但他却认为除了数学以外,任何其它领域的知识皆是有懈可击的。
1616年笛卡儿结束学业后,他就没有继续接受正规教育,而是决定漫游整个欧洲,开阔视野,见悉世面。
由于笛卡尔的家庭经济富裕,足以使他囊满无挂,悠哉游哉。
从1616年到1628年,笛卡尔做了广泛的游历。
他曾在三个军队中(荷兰、巴伐利亚和匈牙利)短期服役,但是他显然未参加任何战斗。
(背景:按照法国当时的规定:贵族子弟可以带一个仆人自费参军。
)1617年在荷兰军队。
(背景:1617年荷兰爆发了尼德兰革命反对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法国是荷兰的同盟国。
)在此,笛卡尔进入了数学的研究领域。
说起笛卡尔投身数学,多少有一些偶然性。
有一次部队开进荷兰南部的一个城市,笛卡尔在街上散步,看见用当地的佛来米语书写的公开征解的几道数学难题。
许多人在此招贴前议论纷纷,他旁边的一位中年人用法语替他翻译了这几道数学难题的内容。
第二天,聪明的笛卡尔兴冲冲地把解答交给了那位中年人。
中年人看了笛卡尔的解答十分惊讶。
巧妙的解题方法,准确无误的计算,充分显露了他的数学才华。
原来这位中年人就是当时有名的数学家贝克曼教授。
笛卡尔以前读过他的著作,但是一直没有机会认识他。
从此,笛卡尔就在贝克曼的指导下开始了对数学的深入研究。
所以有人说,贝克曼“把一个业已离开科学的心灵,带回到正确、完美的成功之路”。
1621年笛卡尔离开军营遍游欧洲各国。
观光过意大利、波兰、丹麦及其它许多国家。
1625年回到巴黎从事科学工作。
为综合知识、深入研究,1628年变卖家产,定居荷兰,隐居生活,潜心著述达20年。
荷兰因为那里有更多的思想自由,17C的新生强国荷兰,是一个充满了自信和宽容的国家,许多重要的思想家(Eg:霍布斯、洛克、斯宾诺莎)把这里当作自由之家。
还可以躲避巴黎社会的纷扰。
在此20年的,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多产的时期。
《正确思维和发现科学真理的方法论》、《沉思录》、《哲学原理》。
其生年创造了一个奇迹:一辈子没进过医院。
照理说应该长命百岁,但却死于幸运之神——瑞典女王克里斯蒂娜。
女王是一个博学而热情的贵妇,23岁,精力充沛,骑马可以骑10个小时。
是当时欧洲最有名的女士。
一方面执掌着一个强大的国家;另一方面,博学,天资过人,光语言就会讲七种,知道笛卡尔的大名后,急于结识,一再邀请其去瑞典面谈,特意派了一艘军舰去接笛卡尔,教她哲学,任宫廷哲学家。
女王有一个毛病,认为凌晨5点钟左右脑子最灵敏,所以要笛卡尔此时来给她讲课,而笛卡尔从来是要睡到中午十一二点才起床,每天早上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到达宫殿早已被冻得半死不活。
1650年初,即4个月之后北欧萧条的严寒使笛卡尔感染了肺炎,大出血后,于1650年2月11日去世,还未来得及过54周岁的生日。
笛卡尔的贡献:笛卡尔是一个沉思的天才,其对后世的影响最大:一是哲学(“近代哲学的始祖”罗素·里格尔的评价),二是数学(解析几何的创造者),三是物理学家(能量守恒与转化,表述了惯性定律),四是天文学家(气象学漩涡说),五是光学,发现了光的折射定律,六是解剖学有成。
解析几何学简介:1619年在多瑙河的军营里,笛卡尔用大部分时间思考着他在数学中的新想法:能不能用代数中的计算过程来代替几何中的证明呢?要这样做就必须找到一座能连接(或说融合)几何与代数的桥梁--使几何图形数值化。
笛卡尔用两条互相垂直且交于原点的数轴作为基准,将平面上的点的位置确定下来,这就是后人所说的笛卡尔坐标系。
笛卡尔坐标系的建立,为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架设了桥梁。
它使几何中的点P与一个有序实数偶(x,y)构成了一一对应关系。
坐标系里点的坐标按某种规则连续变化,那末,平面上的曲线就可以用方程来表示。
笛卡尔坐标系的建立,把过去并列的两个数学研究对象“形”和“数”统一起来,把几何方法和代数方法统一起来,从而使传统的数学有了一个新的突破。
关于笛卡尔的这一发现,有些史料曾有这样一段记述:由于对科学目的和科学方法的狂热追求,新几何的影子不时萦绕脑际。
1619年11月10日这一天,笛卡尔做了一个触发灵感的梦。
他梦见一只苍蝇,飞动时划出一条美妙的曲线,然后一个黑点停在有方格的窗纸上,黑点到窗棂的距离确定了它的位置,梦醒后,笛卡尔异常兴奋,理性主义的理性追求竟由此顿悟而生!笛卡尔后来曾说,他的梦象一把打开宝库的钥匙,这把钥匙就是坐标几何,由于教会势力的控制,笛卡尔的坐标几何的思想未能及时公诸于世。
为避免教会的迫害,1637年,也就是奇妙梦幻的18年春秋以后,笛卡尔在荷兰匿名出版了《科学中正确运用推理和寻求真理的方法论》一书。
《几何学》是该书的一篇附录。
在这篇附录中笛卡尔介绍了他所创立的解析几何,作为附录的《几何学》虽是这位伟大哲学家的唯一一篇数学论文,然而它的历史价值却使笛卡尔的名字千古流芳。
17世纪以来,数学的巨大发展很大程度上归功于笛卡尔的解析几何学。
1650年2月11日笛卡尔在斯德哥尔摩病逝。
由于教会的阻止,仅有几个友人为其送葬。
其著作在他死后也被教会列为禁书。
可是,这位对科学作出巨大贡献的学者却受到广大科学家和革命者的敬仰和怀念。
法国大革命之后,笛卡尔的骨灰和遗物被送进法国历史博物馆。
1819年其骨类被移入圣日耳曼圣心堂中。
墓碑上镌刻着:笛卡尔,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个为争取和捍卫理性权利而奋斗的人。
多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1、从小立志献力科学事业,荷兰定居20年,潜心研究学问。
知识面广。
拉丁文、希腊文、法文、物理学、数学、逻辑学、道德、形而上学等。
2、研究学问不但要读书,还要研究世界这本大书。
参军,作文书工作,广博知识,结文名家。
3、善于动脑。
收集材料——分析综合思考的力量(你们上课和做笔记的状态)由自然科学转入到哲学王国的原因:——要建立一门自然科学,必须要有正确的世界观作基础。
当Descartes登上哲学平台上时,一方面经院哲学一蹶不振,哲学百度废兴,一方面自然科学迅猛发展,而按照Descartes 的知识树,哲学是树根,自然科学是树干,没有树根,树干不存在干枯,没有哲学基础,自然科学的发展不会长久。
所以,摆在他面前的任务是如何在经哲的废墟上如何树立理性的权威,重建哲学的基础。
所以,“笛卡儿是一个彻底从头做起,带头重建哲学的基础的英雄人物。
”——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四卷P63解读:从笛卡儿开始,我们踏进了一种独立的哲学——近代文化,近代哲学的思维,是从他开始的。
在希腊,从巴门尼德,柏拉图到亚里斯多德都主张存在的确实性决定了知识的确实性,他们向外寻找知识的基础。
相反,笛卡儿是从内寻找知识的基础,他认为确实性是心灵不得不为自身产生的,知识的基础最终是在人自己的心灵中发现的。
确实性来自观念特别是清楚明晰的观念的明证和明确性。
树根= 哲学(形而上学,二元论,经验论)知识树树干= 自然科学(物理学)树枝= 应用科学机械学——为人类生活服务(支脉学科)医药学——为人类健康服务伦理学——为人类幸福、安宁服务按我们观点:这是一棵奇特的树。
为何?——倒立的树吊车式的解读(分析研究):从上至下举重机式的解读(综合研究):从下至上树枝(人文科学)——哲学,伦理学知识树树干(社会科学)——教育学,心理学树根(自然科学)——环境与事物的关系,生物学(万能酸)。
一、唯心的唯理论——天赋观念~唯物论的经验论唯理:理性唯一,唯上,至上之意,强调理性的唯一作用。
唯心:理性的来源是天赋的,而不是来自感性经验,因为是称之为唯心的唯理论。
——即人们通过理性的直观(而非感觉经验)发现这些天赋观念,并使它们成为进行演绎推理的前提和出发点。
从中推演出一切可靠真实的知识,建立起全部知识大厦。
天赋观念——是Descartes哲学乃至唯理论哲学的基础,其基础为何是天赋的呢?A,不可能来自感觉经验,不可靠,不足以充当科学知识的基础。
经验论的弱点:感觉经验不可靠,具有主观性,认识事物的本质应该靠理性思维,在认识的过程中,要排除感觉的干扰。
例如:蜂蜡(蜂房中取出的,也叫黄蜡,由工蜂腹部蜡腊分泌出来的腊,为构成蜂巢的主要成分,黄色,棕黄色固体。
不溶于水,可用于制药膏,化妆品,上光蜡或模型等。
)刚从蜂房取出,其颜色,形状,大小,一望可知。
但是当人们把它放在火边时,它的颜色,形状和体积就发生了变化,虽然是同一块,但感觉一会儿是这样的,一会儿是那样的,不可靠。
只有理智才能认识事物的本质,而来自纯粹理智的东西只能是天赋的。
但是,笛卡儿也承认,不是所有的观念都是天赋的,他按观念的来源分为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