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常见传染病法律法规、健康教育等考题

学校常见传染病法律法规、健康教育等考题

学校常见传染病法律法规、健康教育等考题一.单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发布时间是(B)A.1989 年 9 月 21 日B.1989 年 2 月 21 日C.1989 年 9 月 1 日D.1989 年 2 月 1 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由( C )修订的。

A.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B.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C.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D.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3.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分为(B)A.甲类、乙类B.甲类、乙类、病类C.甲类、乙类、丙类、丁类D.甲类、乙类、丙类、丁类、戊类4.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是指 (A)A.鼠疫、霍乱B.霍乱、艾滋病C.鼠疫、艾滋病D.鼠疫、病毒性肝炎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以下单位(D),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建立严格的监督管理制度,对传染病病原体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监督管理,严防传染病病原体的实验室感染和病原微生物的扩散。

A 医疗机构的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B.医疗机构的实验室、疾病预防控制机构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D.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的实验室、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的单位6.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理(A)A.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或者按照其提出的卫生要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B.在医疗机构的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C.自行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D.由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消毒处理7.《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有关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对以下人员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D)A.从事传染病预防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的其他人员B.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的人员C.医疗、教学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D.从事传染病预防、医疗、科研、教学、现场处理疫情的人员,以及在生产、工作中接触传染病病原体的其他人员8.港口、机场、铁路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哪几类病人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立即向国境口岸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B)A.甲类、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体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B.甲类传染病病人、病原体携带者、疑似传染病病人C.甲类、乙类和监测区域内的丙类传染病病人、病原体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D.监测区域内的传染病病人、病原体携带者或者疑似传染病病人9.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发现以下情况,应当立即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立即报告当地政府,同时报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A.接到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的疫情报告B.接到甲类、乙类传染病疫情报告或者发现传染病暴发、流行时C.接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疫情报告D.接到甲类传染病和乙类传染病中的艾滋病、炭疽中的肺炭疽的疫情报告10.《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的甲类传染病为(B)A.霍乱与炭疽B.鼠疫与霍乱C.艾滋病与鼠疫D.鼠疫与伤寒11.医疗保健机构或卫生防疫机构在诊治中发现甲类传染病的疑似病人,应当在(A)日内作出明确的诊断。

A.2日B.2hC.24hD.3日1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务院376号令)什么时间公布实施的?(A)A、2003年5月9日B、2002年5月9日C、2002年9月5日D、2003年9月5日13.突发事件应急工作应当遵循什么方针?(B)A、统一领导,分级负责B、预防为主,长备不懈C、反应及时,措施果断D、依靠科学,加强合作14.什么机构负责设立全国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B)A、国务院有关部门B、国务院C、军队有关部门D、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15.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的总指挥应由谁担任?(B)A、政府分管领导人B、政府主要领导人C、卫生行政部门分管负责人D、卫生行政部门主要负责人16.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方面,下列哪些不属于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D)A、组织突发事件的调查B、组织突发事件的控制C、组织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治D、领导指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17.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应由哪个部门制订?(A)A、卫生部制定,国务院批准B、卫生部制定发布C、国务院制定D、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18.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报告规范由哪个部门建立?(B)A、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省级政府D、省级卫生行政部门19.县级以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已经发生或发现可能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形时,应当向哪个部门通报?(A)A、同级卫生部门B、同级政府C、上级政府D、下级政府2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信息由哪个部门发布?(B)A、国务院B、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C、中央宣传部D、省政府21.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根据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可以对以下哪些环节采取控制措施。

(B)A、食物B、食物和水源C、水源D、交通22.对新发现的突发传染病,卫生部根据危害程度、流行强度,依法及时宣布为(A)A、法定传染病B、甲类传染病C、乙类传染病D、丙类传染病23.甲类传染病由哪个部门决定?(B)A、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B、国务院C、省政府D、省政府卫生行政部门24.《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是1990年由(D)发布A、国务院B、教育部C、卫生部D、国家教育委员会和卫生部25.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学校卫生工作的行政管理。

(C)负责对学校卫生工作的监督指导。

A、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B、卫生防疫站C、卫生行政部门D、卫生监督机构26.学生每日学习时间(包括自习),小学不超过()小时,中学不超过()小时,大学不超过()小时。

(B)A、4、5、6B、6、8、10C、6、8、8D、8、8、1027.学校应当把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A)必须开设健康教育课。

A、普通中小学B、普通高校C、职业中学D、技工学校28.城市普通中小学、农村中心小学和普通中学设卫生室,按学生人数(C)的比例配备专职卫生技术人员。

A、400:1B、500:1C、600:1D、700:129.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具备的条件是( D )。

A 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

B 了解传染病防控相关知识。

C 必须是学校在编人员。

D 以上三项都是应具备的条件。

30.当学校和托幼机构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什么时间报出相关信息?(C)A、2hB、24hC、立即D、2日31.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生产企业应取得(B)卫生许可证,方可从事消毒产品的生产。

A、国家B、省级C、市级D、县级32.消毒产品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有效期为(C),每年复核一次。

A、2年B、3年C、4年D、5年33.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达到(B)要求。

A、消毒B、灭菌C、杀菌D、卫生34.加工、出售、运输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来自疫区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皮毛,应当进行(A)处理。

A、消毒B、灭菌C、杀菌D、清洗35.《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规范(试行)》所指的学校(A)A、各级各类学校和托幼机构B、普通高等学校C、普通中小学D、技工学校、职业学院36.《结核病防治管理办法》规定,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和个体开业医生对确诊的监测区肺结核病人,必须按下列规定时间,报出《结核病报告卡》:(A)A、24hB、2日C、1周D、2周37.卡介苗接种人员必须经过专门技术培训,经(C)以上结核病防治机构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接种工作。

A、省级B、市级C、县级D、乡镇38.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对收治的肺结核病人,应当按(A)实施诊断、治疗和管理。

A、《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手册》和《肺结核病诊疗规程》B、结核病治疗方案C、《传染病防治法》D、传染病39.结核病防治工作应以(B)为重点,加强对传染源的发现、治疗和化疗管理。

A、城市B、农村C、乡镇D、监测区40.凡性病患者或疑似患有性病的,应当及时到(C)进行诊断治疗。

A、专业医院B、城区医院C、性病防治机构D、医疗机构41.《全国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免疫接种试行办法》规定,乙肝血源疫苗接种采取(A)的原则,可收取疫苗、检测及劳务费用。

A、谁受益,谁拿钱B、专款专用C、财政补助D、财政垫付42.《艾滋病防治条例》第四十五条规定,生活困难的艾滋病病人遗留的孤儿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的,应当免收(B)。

A、学费B、杂费、书本费C、生活费D、校服费43.下列(D)是《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水平一(小学1-2年级)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的基本内容?A、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B、接种疫苗可以预防一些传染病C、远离野生动物D、生命孕育、成长基本知识,知道“我从哪里来”。

44.下列(A)是《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水平四(初中阶段)疾病预防的基本内容?A、艾滋病的基本知识B、不吃病死禽畜肉C、拒绝毒品D、青春期充足的营养素。

45.《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试行)》评价对象教育行政指(C)以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

A、省级B、市级C、县级D、乡镇46.《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基本要求》规定,下列哪项是高中学段教学内容?(A)A、与无偿献血有关的知识B、艾滋病、性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和不传播的途径C、不与他人共用牙刷D、不歧视艾滋病病人47.《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规定,责任报告人在执行职务的过程中发现人禽流感的病例或疑似病例,应依法认真填写(A),立即通过电话、传真或计算机网络向当地(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

A、传染病报告卡B、传染病登记表C、传染病记录D、人禽流感个案调查表48.《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规定,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接到省内首例人禽流感疑似病例报告后,应于(C)小时内派出省级专家组进行判定A、24B、2C、12D、649.《人禽流感疫情报告管理方案》规定,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在接诊人禽流感病例或疑似病例时,城镇应于()小时、农村应于()小时内以电话或传真和计算机网络向当地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

(B)A、12 24B、2 6C、6 12D、2 850.《2004-2005年冬春季全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流感防治工作方案》规定,学校、托幼机构、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一旦发现发热、呼吸道感染症状的病人异常增加时,要及时报告,(B)机构要组织力量进行调查处理。

A、卫生行政B、疾病预防控制C、医疗D、教育行政51.《2004-2005年冬春季全国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及流感防治工作方案》规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按照《传染性非典型肺炎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和处理原则》判定、追踪调查非典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并进行隔离医学观察(A)天(自最后接触之日算起),一般采取居家医学观察,必要时集中观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