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训练状物》教学设计导读:《作文训练状物》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了解课余生活,熟悉写作范围。
2、教会学生基本的写作方法。
第一课时一、导言: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全是精彩充实的故事。
踢球、跳舞、画画、郊游??,不管是和同学还是家人,不管是好事、错事,样样都是那么难以忘怀,总是那么感人至深。
这次习作就让我们写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师生互动,讨论填写内容。
1、我的课余生活可丰富了,经常参加的活动有:__________。
在课余,还发生了许多事情,给我印象最深的事情是_______,那一次,我感到特别____________。
2、审题,写什么?①理解:生活:学习生活、课余生活、家庭生活等。
②习作:我的课余生活包括记一次活动(游戏)这两类文章的关系写题材范围大的作文可使用大中见小的开头,小中见大结尾方法,从而紧紧把握习作要求。
③自由拟题:第二课时读范文交流写法。
1、欣赏范文,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2、课余生活中发生的事很多,抓住其中印象最深的一次写。
3、事离不开人,人离不开事。
事情中有自己也有他人,应抓住突出的人物的特点,写出人文性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等特点。
4、内容要按一定顺序写。
如“可是??”“于是??”“甚至”“才”“一??就??”让你的文章更有文理。
懂得使用些表示空间方位和时间先后顺序的词,如“首先??然后??接着??”“之后”“这时”“当??的时候”“前面”等,让你的文章更有条理。
5、写活动首先要叙述完整。
可简要交代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内容。
其次要突出重点,把过程写具体。
6、如果写范围大的作文可重在写小。
写时域广阔的作文应注重以一当十,以十当一的叙事方法,重在写一。
从而紧紧把握习作要求。
课余生活(大)——一次活动(小)课余时间(十)——活动时间(一)7、写好自己,写出自己的感受,让别人分享你快乐。
四、帮你积累:手忙脚乱束手无策七手八脚笨手笨脚探头探脑七嘴八舌挤眉弄眼得意忘形笑逐言开欢呼雀跃哄堂大笑防不胜防《作文训练状物》教学设计篇2一、教学目标1、以《泉城》为例,学习写水的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按要求完成随堂作文。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1、掌握写水的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方法按要求完成随堂作文。
三、教学难点能够熟练运用所学方法完成作文。
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导入把上次课的作文发下去,进行点评。
再导入新课。
写水也是状物类文章中比较难写的一种,今天,我们先来学习一下《泉城》,看看人家是怎么写水的。
(二)自由朗读,字词通关学生自由朗读,标出不会读的生字词后举手,老师协助注音,并标出自然段。
(三)自由选读,熟悉全文学生自由选择所喜欢的自然段,进行有感情地朗读。
较长的自然段有可能学生不选择,因此要引导学生敢于挑战困难。
(四)请同学读第1自然段,找出描写水形、色、声的句子。
1、请同学举手起来读,教师补充。
明确:形——这些泉有点白浪翻滚,好像银花盛开;色——有的晶莹剔透,好像明珠散落。
声:有点声音洪大,听起来如虎啸狮吼;有的声音低细,听起来秋雨潇潇。
2、作者在写形、色、声时采用了什么句式?明确:比喻、排比。
3、读本段最后一句,分析写作方法。
明确:用列举的方法。
总结:写水可以从形、色、声三个方面来写。
可以采用比喻和排比句式,同时,可以借助列举和特例的方法来写具体。
(五)词语积累写水形的词语:白浪翻滚、银花盛开、后浪推前浪、白花朵朵、玉带般的、写水色的词语:晶莹剔透(透明、闪亮)、明珠散落、清澈见底(春季)、波光粼粼、碧绿(春夏)、浑浊(泥黄)写水声的词语:虎啸狮吼、秋雨潇潇、细雨无声、春风化雨五、板书设计形:白浪翻滚、银花盛开、后浪推前浪、白花朵朵、玉带般的、水色:晶莹剔透(透明、闪亮)、明珠散落、清澈见底(春季)、波光粼粼、碧绿(春夏)、浑浊(泥黄)声:虎啸狮吼、秋雨潇潇、细雨无声、春风化雨第2课时(一)根据第1课时所学的习作方法,按以下要求进行习作训练。
1、题目:我爱故乡的盘龙江2、写作顺序:春白天人多时色声夏夜深人静时3、结构:总—分—总。
(二)写完后自愿分享《作文训练状物》教学设计篇3一、何为状物类文章“状”是陈述、描摹的意思,“物”,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动物,如马、牛、羊等;一类是植物,如花、草、树等;还有一类是静物,如书、文具、小闹钟等,也称为物品。
写状物记叙文,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去描绘这些物体,把它们的形状、状态、颜色、特征描绘出来,表达出我们的感情。
进行状物作文训练能够培养和提高同学们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
然而,正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写状物记叙文不是为状物而状物,而是托物言志或借物抒情,也就是说不仅仅要写清楚这个动物,植物,或者物品本身是什么样的,还要通过所写的物表达思想——感受、情感、评价、意义等,也就是要做到主题突出。
这是状物作文的根本所在。
因此,这类文章的特点在于把比较抽象的思想感情寄托于具体、形象的事物中,文中既有对所寄托事物的具体描绘,又有对所寓之理和情的充分阐发。
如:郭沫若的《石榴》这篇文章既有对所寄托事物的具体描绘,(写了石榴的枝叶、花朵、果实)体现其外在与内在美,同时作者借《石榴》热烈、充满活力、积极向上,讴歌了坚贞不屈、积极进取的民族气节,表达了正义必胜的坚定信念;郑振铎的《海燕》这篇文章对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形体、飞翔、憩息作了细致的描绘,(寄情于物)抒发了他远航途中由眼前的海燕而萌生的无限眷念与热爱祖国的浓浓乡愁。
丰子恺的《白鹅》不仅突出介绍了鹅的高傲性格,具体描摹了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更肯定了它给我们精神上的慰藉。
二、状物作文一般的写法是:状物作文=本物+故事+情感。
“本物+故事+情感”是写所有状物作文的普遍规律,无论写什么物都包括这三个部分。
本物包括:来历、外表形象、内部结构、用途等。
这是状物作文的起点。
故事包括:符合主题要求的物本身的故事、物与自己的故事、物与他人的故事等。
这是状物作文的核心。
情感包括:与主题要求相一致的情感抒发、意义评价、感受理解等。
这是状物作文的根本。
一篇状物作文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要求:1、状物的要求是要仔细观察,抓住特点来写。
(写出该物特点)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
源泉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流过不停”。
要让丰富的生活成为文章的活水,必须对事物进行观察。
在观察事物的同时,我们不烦眼看、耳听、鼻嗅、肤受、舌舔、脑想六者并用,调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同一事物的综合知觉。
这样,既能对事物有个整体了解,又能丰富我们的生活体验。
对于任何事物我们都学会综合比较,求同存异,突现事物的个性。
例如,常见家禽走兽某些器官外形不同,又有相近之处。
鸡、兔、猫的眼睛外形都是圆的,又有什么不同呢?通过比较观察,我们会发现:猫的眼睛是绿的,绿得发亮;兔的眼睛是红的,红如宝石;鸡的眼睛是黑的,天黑成盲。
只有把物品的形象描写得具体、有特点,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例如:(1)“这盏小台灯全身披着粉红色的外衣。
蘑菇盖儿形的灯罩罩着奶白色的灯泡。
灯柱是一根圆形的管子,光洁如玉。
灯座是长方形的,揭开盖子一看,还是一个漂亮的文具盒呢。
最有趣的是灯座上伸出的两只小手臂——两根细细的粉红色的横竿……”(习作《台灯》)如此描写就把台灯的外形展现在读者眼前了。
(2)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写荷花,描绘了荷花半开、全开、未开的形状、姿态、颜色,写未开的花骨朵儿,“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写出一种含苞待放的状态,突出了荷花美的特点。
2、充分展开联想。
要把物品写“活”,还必须结合物品的形象展开恰当的联想。
例文《荷花》第二自然段展开联想,把一池荷花想象成一幅画,又从总体上突出了荷花的美。
作者仔细观察,抓住了荷花美的特点进行描绘,真实形象,给人以美的感受。
那么状物,怎样才能突出特点呢?(1)总分结合,把握特征。
先着眼于物的整体的观察描写,以获得对物的总貌印象,然后对构成总体的各处组成部分依次进行观察描写,着重描写能体现特征的局部细节,以各局部的特征来体现整体的总的特征。
(2)动静结合,摹写物形物态。
物有动态和静态,植物是静止的,也可以从动态上写;动物的动态的,也可以从静态上写。
动植物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环境,会有不同的形态和不同的习性。
如猫,猫的研究,一天中就有不同的形态:早晨,眼仁是圆的,随着太阳的升高,眼仁变成直线,到正午就成了细细的一线,傍晚又开始变成圆的。
状物,就要抓住物形物态,动静结合,才能突出其特点。
如:《海燕》一文写小燕子的形体、憩息是静态,写其飞翔则是动态。
对“春景图”和“海天图”的描绘,有形有色,动静结合。
读写结合,调动修辞,重视语言效果。
学习本单元,我们还发现,要突出文章的表达效果,我们实在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记叙、描写、议论、说明、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调动多种修辞手段:“石榴有梅树的枝干,有杨柳的叶片,奇崛而不枯瘠,清新而不柔媚,这风度实兼备了梅柳之长,而舍去了梅柳之短”(郭沫若的《石榴》)——描写与议论结合,对偶和对比并用,鲜明地突出了石榴枝干奇崛叶片清新的特点。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
“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颇像京剧里的净角出场”。
(丰子恺《白鹅》)——描写形象、诠释准确,读来如同品茶看戏,给人享受。
还有,像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方法,就会使文章更加生动,其物的特点更加突出。
注重顺序《作文训练》P2例如《石榴》一文作者按什么顺序描写石榴?(按照由枝叶——花朵——果实)的顺序来描写夏华秋实的变化,表现石榴的美。
再如:《海燕》一文在描绘海天图时是先写海,再写天,海天一色,层次感强。
再如:《鹤群》一文,在描写第一个场面时(鹤群翔空)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作者从“鹤群的队形”写到“鹤群空中姿态”,全文则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井然有序。
3、在描写物品的外形、结构、用途后,还要倾注自己的感情,喜爱或赞美之情。
例如:“小闹钟啊,你日日夜夜,分分秒秒,毫不疲倦,不停息地向前走,向我准确地报时,使我的生活、学习有条不紊;你那清脆悦耳的铃声常催促着我抓紧时间,争分夺秒……小闹钟啊,你是我最忠实的朋友。
”(习作《小闹钟》)托物言情,使文章的内涵丰富而深刻。
再如:《海燕》一文,作者咏物寄情,物情合一。
作者满怀思乡情,但他并没有直抒胸臆,而是将浓浓的乡愁寄托在小小的海燕身上。
因此,海燕就成了一个象征物,是作者深沉而浓厚的思想感情的化身。
动物的写法同学们,你饲养过小动物吗?你仔细观察过身边的小动物吗?要想写好动物首先就得熟悉它们,仔细地观察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