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PPT课件
➢ 1929年~1962年,发现一些激素,酶,同工酶和蛋白在肿瘤发生时 异常,如: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促性腺激素,碱性磷酸酶,乳酸 脱氢酶
➢ 然而,肿瘤标志物作为诊断的普遍工具应起始于1963年Abelev 发现甲胎蛋白及1965年Gold和Freeman发现癌胚抗原以后。
精选课件ppt
9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
精选课件ppt
119
AFP
2、癌胚抗原
(一)蛋白质类TM
(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
Ø 1965年CEA发现于成人结肠癌组织中。后又在3-4个月胎 儿的肠、胰腺及肝脏中检测到。
﹣
Ø 广谱肿瘤标志物,不能作为某种肿瘤的特异性标志物。 Ø 在病程的疗效检测、预后、鉴别诊断方面价值高。
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应用
周晓萍(成都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1
主要内容
肿瘤标志物相关背景 肿瘤标志物的概念及分类 常见肿瘤标志物及其临床意义
精选课件ppt
2
肿瘤
脑脑血血管管疾疾病病
传传染染病病
精选课件ppt
3
肿瘤发生原因瘤
1. 内在原因——个体基因背景和免疫功能状态
精选课件ppt
4
肿瘤发生原因
瘤
Ø 实验室检测:肿瘤标志物
可检测≤108肿瘤细胞
精选课件ppt
8
历史回顾
瘤
➢ 1846年一病人尿中发现Bence-Jones蛋白,该病人当时被诊断为 “骨质疏松症”,后来才知道是多发性骨髓瘤。几乎隔了100年 Bence-Jones蛋白被证明是单克隆的浆细胞瘤所分泌的一种免疫 球蛋白轻链的二聚体。Bence-Jones蛋白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肿瘤 标志。
1. 内在原因——个体基因背景和免疫功能状态 2. 外在因素 Ø 物理致癌物质(如紫外线、X射线等)
精选课件ppt
5
肿瘤发生原因
瘤
1. 内在原因——个体基因背景和免疫功能状态 2. 外在因素 Ø 物理致癌物质(如紫外线、X射线等) Ø 化学致癌物质(如石棉、偶氮染料、黄曲霉素等)
精选课件ppt
6
肿瘤发生原因
主要是胚胎类蛋白质:原本只在胎 盘期出现,当机体出现肿瘤时,其基因 表达再度被激活,从而重新在成年个体 出现。
精选课件ppt
116
1、甲胎蛋白
(一)蛋白质类TM
(alpha-fetoprotein, AFP)
ØAFP是糖蛋白,分子量为70KDa。
ØAFP主要在胚胎的卵黄囊以及肝中合成。胎儿在第
六周左右开始合成,在13-15周左右达到高峰,然后
参考值:血清CEA< 2.A
临床意义
CEA随访
是检测结直肠癌术后疗效、复发和预后的最佳 措施,敏感度高于X线和直肠镜。
与CA242、CA50联合运用目前被认为是检测 结直肠癌的最佳标记物搭配。
精选课件ppt
221
4、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
肿瘤的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 本身产生或者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 而产生的,反映肿瘤存在和生长的一类 物质,包括蛋白质、激素、酶(同工 酶)、多胺及癌基因产物等。
精选课件ppt
110
概述
肿瘤标志物的分类
一、按肿瘤抗原特异性分类 肿瘤特异性抗原(tumor specific antigen,TSA)
222
PSA
临床意义
筛选、诊断前列腺癌的指标
①PSA+直肠指检:筛选
②f-PSA/t-PSA比值的测定 >0.25:增生和肥大
< 0.25 癌的可能性大
③PSA密度(PSAD):血清PSA与前列腺体积之比,
≥0.1多为癌
精选课件ppt
223
其他原因造成PSA升高的可能:
前列腺外伤
尿储溜
直肠检查
肿瘤相关抗原(tumor associated antigen,TAA)
精选课件ppt
111
概述
肿瘤特异性抗原(TSA)
肿瘤细胞所特有的新抗原,它只表达于肿瘤细 胞,而不存在于正常组织细胞。
精选课件ppt
112
概述
肿瘤相关抗原(TAA)
非肿瘤细胞所有、正常细胞上也存在的抗 原,只是其含量在肿瘤时明显增加。此类抗原 只表现为量的变化而无严格的肿瘤特异性。
瘤
1. 内在原因——个体基因背景和免疫功能状态 2. 外在因素: Ø 物理致癌物质(如紫外线、X射线等) Ø 化学致癌物质(如石棉、偶氮染料、黄曲霉素等) Ø 生物致癌物质(如有些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的感染)
精选课件ppt
7
检测方法
瘤
Ø 金标准:病理活检
Ø X线、超声、CT、磁共振等物理仪器
其最低检测线是直径1cm - 109肿瘤细胞
蛋白质类TM
PSA 是一种由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蛋白;
游离PSA(f-PSA): 5 %~40%是以低分子量的形式 存在;
结合PSA (c-PSA):60%~90%是以PSA和α1–抗糜 蛋白酶、α2-巨球蛋白等的形式存在。
总PSA(t-PSA),包括血清中f-PSA和c-PSA。
精选课件ppt
膀胱镜检查
经尿道活检
激光治疗
精选课件ppt
3,判断疗效:在治疗过程中,AFP值降低表示临床缓解。
精选课件ppt
118
AFP
临床意义
4,鉴别诊断:原发性肝癌需要与其它肿瘤如胆 管癌,胰腺癌等的肝转移癌进行鉴别。通常肝转 移癌的AFP值会低于10﹣0IU/ml。
5,用于胎儿的神经管畸形和Down,s综合症的筛 查。
6,对于肝硬化或者乙肝患者应该每半年监测一 次AFP,连续低水平升高也是有意义的。
精选课件ppt
113
概述
二、按肿瘤标志物的化学特异性分类
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
糖类肿瘤标志物
酶类肿瘤标志物
激素类肿瘤标志物
基因标志物
其他肿瘤标志物
精选课件ppt
114
概述
肿瘤标志物检测的意义
肿瘤的普查和筛查 鉴别诊断与分期 疗效监测 判断预后
精选课件ppt
115
(一)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
逐渐降低。
Ø正常成年人的肝脏不再合成AFP。
参考值:血清AFP <25μg/L
精选课件ppt
117
AFP
临床意义
临床应用:用于在早期发现原发性肝癌以及指导治疗。 1,早期诊断:70-95%原发性肝癌的患者,其AFP的浓度
都升高。
2,年龄因素:AFP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率随患者年龄的 增加而逐渐下降。对老年人AFP正常或轻微升高不能排除 肝癌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