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外科护理学12第十二章 器官移植病人的护理
外科护理学12第十二章 器官移植病人的护理
• 自体移植术(autotransplantation) • 同质移植术(syngeneic transplantation) • 同种异体移植术(allotransplantation) • 异种移植术(xenotransplantation)
二、分 类
按移植物植入的部位分类
• 原位移植术(orthotopic transplantation) • 异位移植术(heterotopic transplantation)
功能逐渐 恶化
激素冲击 有可
治疗+血浆 能逆
置换
转
急性排斥 反应
5d至6m (多数 4~14d)
以特异性细胞 HLA高错配、 寒战、高热、
免疫为主并有 免疫抑制剂 全身不适,移
体液免疫参与 不足、感染 植物区局部胀
的免疫应答
痛、功能减退
激素冲击 治疗
可以 逆转
慢性排斥 数月至
反应
数年
体液免疫 为主
免疫学因素、 缺血再灌注、 病毒感染等
一、器官移植的概念与发展概况
(二)发展概况 肺移植(Hardy ,1963年) 胰腺移植(Kelly等,1966年) 原位心脏移植(Barnare,1967年) 心肺联合移植(Cooley,1968年) 小肠移植(Detterling,1968年)
一、器官移植的概念与发展概况
(二)发展概况 70年代末:新型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的问 世与应用 80年代初:新型器官保存液的应用(UW 液) 90年代后:移植技术及移植免疫学、药 理学、遗传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等推动了 器官移植的全面发展
第十二章 器官移植病人 的护理
学习目标
识记:
准确复述器官移植、同种异体移植术、活体移 植、移植免疫、排斥反应的概念
正确描述常用免疫抑制剂及其不良反应、免疫 治疗原则
理解:
区分肾移植和肝移植的手术适应证与禁忌证 阐述肾移植和肝移植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和护理
学习目标
运用:
结合实际病例进行器官移植前受者的准备工作 及供者的选择
结合实际病例,对肾移植、肝移植病人进行正 确全面的护理评估
结合实际病例,对肾移植、肝移植病人进行有 效的手术前后护理
概述 肾移植 肝移植
主要内容
概述
一、器官移植的概念与发展概况
(一)概念
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ation)
• 通过手术的方法将某一个体的活性器官移植 到另一个体内,使之迅速恢复原有的功能,
二、分 类
根据移植器官的数量分类
• 单一或单独移植
• 联合移植 • 多器官移植
多囊肝、多囊肾 伴肝肾功能衰竭 行肝肾联合移植
三、移植免疫
(一)排斥反应的分类和机制
超急性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tion) 加速血管排斥反应(accelerated vascular
rejection) 急性排斥反应 (acute rejection) 慢性排斥反应(chronic rejection)
三、移植免疫
(二)免疫抑制剂与免疫抑制治疗 常用免疫抑制剂
• 哺乳类雷帕霉素靶分子抑制剂:西罗莫司( SRL,又名雷帕霉素),是肾毒性最低且无 神经毒性
• 抗淋巴细胞制剂( ALG、ATG; OKT3、舒莱 等)
常见免疫抑制剂的副作用
强的松 硫唑嘌呤 霉酚酸酯 环孢霉素 他克莫司 雷帕霉素
中枢系统
功能逐渐 丧失
不 再次移植 可逆
三、移植免疫
(二)免疫抑制剂与免疫抑制治疗 常用免疫抑制剂
• 皮质类固醇激素 预防和治疗排斥反应的一线药物,常联 合应用 机制:通过抑制淋巴细胞的增殖、对外源 性抗原反应的作用,以及其非特异性免疫 作用来实现 常用:泼尼松和甲基泼尼松龙
三、移植免疫
(二)免疫抑制剂与免疫抑制治疗 常用免疫抑制剂
以代偿受者相应器官因致命性疾病而丧失的 功能
供者或供体(donor):分活体供体和尸体供体
受者或受体(recipien
一、器官移植的概念与发展概况
(二)发展概况 实验阶段:20世纪初血管吻合技术 临床应用阶段 1954年Murray等在同卵双生的姐妹间肾 移植获得成功 尸体肾移植(Murray,1962年) 同种原位肝移植(Starzl,1963年)
• 增殖抑制药物 硫唑嘌呤、霉酚酸酯(MMF)、环磷酰 胺(少用) MMF特异地抑制T、B淋巴细胞的增殖, 常用
三、移植免疫
(二)免疫抑制剂与免疫抑制治疗
常用免疫抑制剂
• 钙调神经蛋白抑制剂(维持治疗最基本药物) 环孢素A(CsA):CsA可与T细胞胞浆中的 环孢亲合素结合,从而阻碍IL-2等早期T细胞 激活因子的转录,抑制T细胞的活化、增殖 他克莫司(FK506):通过阻止IL-2受体的 表达抑制T细胞的活化、增殖
有
无
无
有
有
无
胃肠道反应 有
有
有
有
有
轻
肝肾毒性
无
无
无
有
有 肝毒性、
无肾毒性
骨髓抑制
无
有
有
无
无
有
皮肤
有
无
无
有
有
轻
血糖升高
有
无
无
有
有
无
高血压
有
无
无
有
有
轻
影响创伤愈合 有
无
无
无
无
有
三、移植免疫
(二)免疫抑制剂与免疫抑制治疗 免疫抑制治疗
• 分类 基础治疗:预防排斥反应的发生 » 诱导阶段及维持阶段 挽救治疗:逆转排斥反应
排斥反应的比较
类型
超急性排 斥反应
发生时间
24h内(数 分钟至数 小时为多
见)
免疫反应
针对供者特异 性抗原的预存 抗体引起的体
液 免疫
病因
供、受者 ABO血型不 符、再次移
植等
表现
功能迅速 衰竭
治疗方法 预后
再次移植 不可 /预防为主 逆转
加速血管 排斥反应
3~5d
体液免疫 反应
受者体内预 存有抗供者 HLA抗原
• 原则:联合用药 保证移植物不被排斥;对受者免疫系统 影响最小和药物的毒副作用最少
或辅助移植 • 原位旁移植术(paratopic transplantation)
二、分 类
按移植物的活力分类 • 活体移植
• 结构移植(支架移植)
二、分 类
按移植物供体来源分类
脑死亡
• 尸体供体移植 有心跳或心脏停跳的脑死亡供体 无心跳的尸体供体:我国目前主要供体
• 活体供体移植:活体亲属和活体非亲属
一、器官移植的概念与发展概况
(二)发展概况 人体多数实质性器官移植已被公认为治疗 各类终末期器官功能衰竭的有效方法,且 肝、肾和心移植已成为首选常规疗法 至今,全球>128万人次接受各种不同类 型的器官移植 21世纪我国已成为第二大器官移植国家, 仅次于美国
二、分 类
按供者和受者的遗传学关系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