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州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必看

苏州大学社会工作硕士考研必看

一、社会工作硕士社会工作硕士(MSW)是2009年增设的一种专业学位,全国首批开展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试点工作的研究生培养单位一共有33所,其中部委属院校18所,地方高校15所。

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招生从2010年开始,列入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计划管理。

2010年新增社会工作硕士授予单位25所,目前共计有58个社会工作硕士培养单位,苏州大学是33所首批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试点单位之一。

如果你想跨考社会工作专业,可以通过直接百度或者上“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考研论坛社会工作硕士”板块了解你想知道的相关信息,在此不再赘述。

二、苏州大学社会工作苏州大学是33所首批具有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资格的试点单位之一。

2010开始招收第一届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复试分数线为311分(国家线310),当年第一志愿只有2人报考,是否都上线了,目前无从查证,只知道最后录取总人数为47人。

另外,每年报考苏大社会学的考生较多,但实际上录取的很少,这样一来,那些没被社会学录取同时达到社会工作复试线的,都调剂到社会工作了。

2011年是苏州大学第二年招收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第一志愿报考人数较2010年大幅增加,报考总人数为66人,2011年苏大跟国家线走,复试线为325分,第一志愿上线人数为28人,而实际招收44人,其中包括2人推免,其余名额通过校内调剂(从社会学)和南大、南师调入补充。

2012年,也就是今年,实际报考人数据说有140+,目前无法得知详细数目。

或许由于分区改革等因素,国家线较去年大幅降低,为315分,这使得苏大今年上线的人数至少55+。

但苏大今年未完全按照国家线走,而是根据招生计划以及复试和录取比例等相关因素适当提高了分数线,进入复试的总人数为42人,最低分数要求应该为327分。

最后拟录取42人,包括推免7人。

三、关于复习备考之参考书2010年后,苏州大学原则上不指定参考书目,要求考生按照考试指导范围复习备考。

通常在9月份,苏大会在研招网上公布招生简章,同时附有各专业的复习指导范围,也就是考试大纲,考生可以根据知识点,自行购买参考书复习备考。

就社会工作专业而言,苏大给的考试大纲是“全国MSW考试指导范围”,2010年是,2011年是,2012年还是。

但不知道2013年会不会还是,感觉应该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大家先按照之前的考试指导范围复习就好。

参考书方面,以下书目基本上涵盖大纲列出的所有知识点,大家看自己手里有没有,如果没有,现在可以买来先看看:1. 王思斌:《社会工作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2. 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第三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3. 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4. 王思斌、史柏年等:《社会工作实务》(中级),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2年版5. 风笑天:《现代社会调查方法》(第四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6. 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或精编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以上列出的参考书目并不算多,因为许多学校虽然明确指定复习参考书目,但要求涉猎的书目通常较多,少则8、9本,多则15本以上,而由于这些学校通常以公布参考书目替代考试大纲,使得复习备考的考生根本不知道重点在哪,于是只能地毯式全面扫荡,既花费时间,又复习得没有底气。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苏大不明确指定参考书也并不是什么坏事,相反,大家只要按照大纲踏实复习,定能手到擒来,胜券在握。

四、关于复习备考之时间安排一般来说,大家可以从大三下学期开始着手准备,对于跨考的同学来说更应如此。

但由于这时候大家还有许多课程需要修读,于是,真正花在考研复习上的时间总的来说不会太充足。

在这种情况下,有同学或许会问应该把大多数时间花在上本科课程上还是考研准备上?因为考研是一场持久战,所以建议大家也不要把战线拉的太长,而我所说的“开始着手准备”是指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初步定下目标院校以及专业,收集自己心仪院校以及专业的相关信息,购买初试参考书目,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该上的本科课程还得去上,而课上你是背单词还是看考研专业书籍,可以自己决定的,最好不要在这时候就翘课去整天蹲图书馆,因为太早这样你会感觉心理疲惫,你会想还有差不多9个月才上考场,你必然会怀疑自己真的能否坚持到最后。

下面,结合自己经历,为大家列出复习时间安排计划,因为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一样,这个计划或许只适合某些人,仅供参考:(一)3到5月,如果已经决定考研,但还在犹豫报考院校以及专业的同学,这时候可以通过再三思考做出决定了,而一旦决定后,就要开始着手收集报考院校以及专业的相关信息,包括该院校专业近几年的报录比例、复试线、参考书目、考试大纲等;购买考研英语单词,参考书,按自己的计划学习;同时可以通过某些渠道联系自己心仪院校及专业上年考上的师兄师姐,建议男女搭配,建立好关系。

怎么做,你自己心里应该有数,在此不再赘述。

(二)5到7月,可以着手第一轮复习,根据自己报考专业参考书目的多少,合理安排好时间,争取在两月内完成,这期间,可以不用看的太细,关键在于理解,知道书里讲的什么知识点就好;英语单词可以按部就班的背,真题先不要着急做,政治千万不能看,谁看谁是傻瓜!建议大家可以选择靠谱稳妥的辅导班来帮助自己理清头绪,打牢基础,个人觉得爱考机构很专业。

那里的老师还有多年帮助学生参加复试的经验,有几个同学就在那上的辅导课,复试时还免费帮助模拟场景,回答问题什么的。

(三)7到9月初,进行第二轮复习,这段时间正值暑假,是复习备考的黄金时间,一定要好好把握,对跨考的同学来说更是如此。

对于报考社会工作专业的同学,可以边看书边整理笔记,尤其是《社会工作导论》(王思斌)这本书,几乎所有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的教育培养单位都会明确或是不明确的指定该书为原理部分的参考书目,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建议大家在看书做笔记时,对每个知识点的具体阐述内容以“1、2、3”格式进行标注,这样一来,条例清晰,当考试考到该知识点时,可凭记忆在答题纸上完美地给出答案。

(四)9月中旬到11月下旬,向第三轮复习进发,这时候大纲一般都出来了,不管是公共课还是专业课。

精心整理自己之前做的笔记,可以在再一次复习课本的同时通过背诵加以记忆,一句话,文科类的专业在某种程度上来讲是在考查大家的理解以及记忆能力,理解加上背诵才是王道!公共课方面,可以着手做英语真题,以近十年英语考研真题为根本,合理安排时间“精研”;另外,这时候可以开始复习政治了,自己选择一本感觉不错的复习教材按部就班的复习就好。

具体教材可以直接百度或是上考研论坛搜索自己想要的答案,不再赘述。

(五)12月至考前一周左右,查缺补漏阶段,经过大半年的紧张复习,相信大部分同学都会感觉身心疲惫,这是正常现象,如果这时候你还觉得很轻松,那我不得不承认你不是一般人。

在此期间,你需要做的是在保证身体健康的前提下使劲背书,没有捷径可走,或许,越到最后,你越会觉得自己好像这点不会,那点也不怎么明白,不过不要紧,大家都这样,你要放宽心。

以上是笔者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列出的关于备战苏州大学社会工作专业的复习计划,正如笔者上面所说,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人的实际情况都不一样,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斟酌取舍。

关于走上考场以及其他后续相关事宜,笔者感觉对大家来说还比较遥远,在此不在赘述。

五、关于交流对每一个有志考研,想实现自己人生梦想的人来说,都希望能得到他人的热心帮助。

作为一个过来人,这点笔者深有体会,本人标题中所提及的“交流”,主要是指和自己报考相同院校以及专业之间的战友之间、师兄师姐之间的有效互动。

当然也不排除与自己报考专业相同而院校不同的同学之间的交流。

至于交流的渠道,大家可以自由选择,只要不违背法律法规以及伦理道德即可,这点不需要笔者多说,相信大家都懂的。

另外,需要强调一点的是,礼貌与真诚至关重要!因为别人没有义务给你提供帮助,换句话说,我们是寻求帮助的人,是主动者。

大家可以与和自己谈得来的研友保持联系,多多交流复习心得并且分享考研资料,态度一定要真诚,直到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决定是值得的。

至于与师兄师姐之间的交流,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其中的好处我不多说,相信大家都明白。

六、关于考研到底难不难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没有答案!原因在于这个问题中隐含的不确定因素很多。

有这样一种情况,当你得知自己的师兄或者师姐考生了某校某专业的研究生了,而这所学校和专业正是你的梦想所在时,毫无疑问,你会向他们打听相关报考事宜,而有一个问题或许是你一定想知道的,那就是我在标题中提到的问题。

一般而言,如果你的师兄师姐真的觉得好考,他们会告诉你真实情况,也就是某校某专业很好考!这样一来,你兴奋了,感觉自己的研究生生活即将到来。

如果真这样想,那就错了。

因为师兄师姐的情况并不完全适合你,或许因为当年报考的人数较少,而实际上线的人数更少,该校该专业通过接收调剂才能完成招生计划,这样一来,难度自然降低!而现在的情况是,每个考上的师兄师姐都会给他们的学弟学妹说好考。

结果呢?等到你报考的那年人数一路飙升,完全出乎你的意料。

结果呢?自然是复试分数线抬高,而致使一部分人选择调剂,因为院校一般不会因为第一志愿上线的人数多而在原招生计划上扩充招生名额!这种情况对那些跟国家线走且招收人数较多的专业来说更是如此。

这时候,人家不愁生源,不用担心完不成招生计划。

所以,这个问题真的没有答案。

七、备考建议关于复习备考的复习建议,专业课以及公共课方面的问题在上面我有所谈及,这里主要谈一下单独复习还是组团备战的问题。

针对这个问题,我觉得也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与自己的个性有关。

有的同学比较喜欢安静,不怎么好动,他们往往喜欢找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认真的复习备考;而另一部分同学则相对比较青睐热闹一点的复习氛围,所以,他们会选择几个同学在一起自习。

这样说把,这两种选择都各有利弊,关键看你的个性爱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最好,切忌随大流,不能坚持自己,别人说怎么好就怎么好;当然也不能太固步自封。

其中的利弊,自己可以权衡的。

总之,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另外,如果自己真心想考研,那请一心一意备战考研,千万不要三心二意,不要在备战考研的同时,想着也试一试报考公务员,更有甚者想着过日语二级。

在这里,我想说,我们都是正常人,智商一般都没有超过130,我们经不起分心的折磨,三心二意、用心不专只会令我们越来越丧失斗志,与自己当初的既定目标渐行渐远。

这是为什么呢?相信大家都清楚。

八、结语关于复习备考的复习建议,专业课以及公共课方面的问题在上面我有所谈及,这里主要谈一下单独复习还是组团备战的问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