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制度对公司的作用

管理制度对公司的作用

管理制度对公司的作用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

规矩也就是规章制度,是我们应该遵守的,用来规范我们行业的规则、条文,规矩也就是游戏规则:比如下象棋和下围棋。

没有游戏规则就没办下。

规矩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古往今来,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项羽力能扛鼎,勇冠三军,却因为过分自大、刚愎自用,最终落得个自刎乌江的下场,而越国大夫范蠡深知自我约束的重要性,在灭吴之后,并不邀功请赏,反而急流勇退,告老还乡,经商贩马,以享余年。

由此可见:人们在张扬个性的同时还要学会自我约束或接受来自外界的约束,才能实现双赢。

不仅赢得个性的发展,更有智慧上的收获。

国不可一日无法,党不可一日无纪,家不可一日无规,公司不可一日无制度。

公司规章制度是公司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

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公司内部的“法律”。

邓小平同志在深刻总结我们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对党的制度建设的重要性进行了多次论述。

他指出:“制度问题,关系到党和国家是否改颜色,必须引起全党的高度重视。

”“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

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事, 甚至会走向反面。

” 邓小平同志的讲话,充分说明了制度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对我们公司来说,也是同样如此。

好的制度能够使员工积极工作,促进公司快速发展, 不好的制度能够使人们的工作积极性降低,阻碍公司的发展。

所以,公司的发展需要建立和不断修改、完善公司的规章制度, 形成适应员工、适应公司、适应社会的制度体系。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助于公司实现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确保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是加强公司管理,推动公司发展的可靠保证。

规章制度在我们的工作当中应该无处不有。

小到个人职责,大到公司规章,应该随处可见。

特别是我们在工作中如若没有一个规范和标准的话, 你的责、权、就没有办法量化,就没有你价值的体现,同样一件事,若有不同的人去做,所做的过程及结果肯定是不一样。

所以说任何事都必须有一个标准,让所有的人围绕着一个标准去做,所做的过程及结果都是一样,这才是真正的管理。

为什么要讲规章制度呢?因为公司大了机会也多了,同时,问题也多了,“人”的因素也会越来越多。

用规章制度实现非人化管理,就会产生三方面的好处。

首先,把智慧凝结下来。

其次,解放了经营者。

最后,实现规范化运作,抑制了人为因素。

从狭窄思维出发,可以认为规章制度是管职工的,但从更长远的眼光看,缺乏必要的、合理的规章制度的管理,公司是不能生存发展的。

因此,规章制度既保障公司的利益,也保障职工的利益。

如果从后一个观点来看问题,我们就可以支持并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了。

有一个故事,说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可是,粥每天都是不够的。

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

于是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

后来他们开始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

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

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最后想出来一个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

为了不让自己吃到最少的,每人都尽量分得平均,就算不平,也只能认了。

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

实际上,轮流分粥就是七个人总结经验教训后订出的一项制度。

通过此故事得出一个结论: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

所以说不同的制度会导致不同的后果。

可见一个好的规章制度不但能化解集团内部矛盾,更重要的是把集体智慧凝结下来,达到提高效益和公平、公正之目的。

公司的规章制度和国家的立法是同样的道理,国家制定的法律再健全,如果人人都有法不依,违法不究,必然会造成国家的混乱,社会的动荡。

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再好、再规范,如果内部成员都不遵守,相当于没有规章制度。

或者说公司的管理层对其内部成员的违章违规行为不照章处罚等于包庇纵容违章者。

最终会造成公司内部管理的混乱,降低效能,甚至危及公司的生存与发展,进而演变成违法的问题。

因此,每一个公司都要形成良好的规章制度文化,在内部控制中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

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作为用人单位加强劳动管理,保障职工依法享有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行为准则,是公司组织劳动所必须的一项制度,它对于提高公司劳动生产效率,保护职工和公司双方的合法权益,促进公司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l 、公司内部规章制度是法律、法规的延伸和具体化。

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的制定权是法律赋予公司的用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宪法》规定,遵守劳动纪律是公民的一项义务。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劳动者应当遵守劳动纪律。

制定和实施内部劳动规章制度,是公司在其自主权限内用规范化、制度化的方法对劳动过程进行组织和管理的行为,是公司行使用工自主权的重要方式之一。

因此,规章制度也称为“公司内部法”,是相关法律、法规在公司管理过程中的延伸。

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公司应当追究法律责任。

职工与公司因执行规章制度发生争议,应当依法定的劳动争议处理程序处理。

2、公司内部规章制度有利于保证生产和经营的安全有效。

公司制定规章制度主要是规范内部的生产经营和劳动管理,使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各项活动规范化,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生产经营的发展,增强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因此,为了保证公司生产或经营的正常秩序,公司有权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职工采取某些处理措施,从而有利于保证公司有序生产或经营。

3、公司内部规章制度有利于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公司依法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有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对职工合法权益的保护,如有关劳动过程中安全生产、技术规程的要求,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社会保险待遇,员工福利,休息日,年休假,女工产假等内容。

因此,公司内部规章制度有利于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4、公司内部规章制度有利于避免用人单位的任意行事。

公司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使职工在劳动过程中有了共同的行为规范,对于职工的劳动有了统一的衡量标准,如工资与劳动报酬的确定,工作时间,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保障措施,员工培训,劳动纪律,岗位职责、职工上岗标准,职工奖惩规定等,有利于避免用人单位对职工的不公平对待。

综上所述,公司规章制度在一个公司中所起到的作用:一是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可以保障公司的运作有序化、规范化,将纠纷降低到最低限度,降低公司的经营运作成本,增强公司的竞争实力;二是规章制度可以防止管理的任意性,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我认为对职工来讲服从规章制度,比服从领导任意性的指挥更容易于接受,制定和实施合理的规章制度能满足职工公平感需要;三是规章制度能使员工行为规矩,不偏离公司的发展方向。

通过合理的设置权利、义务和责任,使职工能预测到自己的行为和努力的后果,激励员工为公司的目标和使命努力奋斗。

因此,建立和完善公司规章制度是一个公司发展、强大的重要保证。

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仅对一些具体的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起到了制度化形式管理和推动,同时进一步挖掘了员工的潜能,调动了员工工作的主动性。

公司要建立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正如一个人要有健全的四肢及协调性,各司其职,按章办事。

一个公司更是如此,管理制度是否健全这尤为重要,制度是公司发展之根本,一个公司如果没有健全的制度其发展空间是非常狭隘的,因此,建立一套健全并行之有效的公司管理制度是公司发展的法宝。

制度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现在许多公司已经意识到公司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性正所谓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许多公司还处于有制度却形同虚设的阶段, 那么影响公司制度化建设的因素是什么呢?制度本身可操作性不强。

制度的产生源于公司管理的需要,然而公司管理层在出台制度前,往往没有经过深入基层调研,只是凭借主观需要进行编写。

这样出台的制度只是表面上满足了管理者的需要,根本无法有效推行。

久而久之,还会导致由于管理层与基层制度执行不畅通而产生矛盾,重则影响公司健康、有序的发展没有统一的制度管理部门。

公司内部的各种管理制度往往是由各职能部门起草,这样起草出台的制度会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操作性,当然也不可避免得具有相对独立性,从而间接影响公司协调发展。

公司培训、导向力度不够。

制度是公司管理的基石,是员工的行动指南。

公司如果只组织管理人员对新制度进行学习、培训,那么导向面就会比较狭窄,不利于制度的深入贯彻和执行。

因此,为切实规范员工工作行为、量化员工工作业绩,公司必须强化制度建设过程,把握好以下几点:一、制度编写人在编写制度前,一定要深入基层调研。

本着尊重员工、理解员工、相信员工的原则制定制度,从而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促使制度运行上下畅通。

二、建立统一的制度管理部门。

由统一的制度管理部门牵头,协调部门间的管理制度,对其进行统一汇编和梳理,提高管理制度的协调性和指导性。

三、公司领导人要高度重视制度化建设工作,经常组织召开管理工作总结和提升研讨会,及时对管理制度进行修订,使其为公司发展更好的保驾护航。

四、加大宣传和导向力度。

在条件许可得情况下,组织全员学习,加强公司宣传报道工作,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制度建设流程首先明确在制度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制度建设必须注意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制度是指导职工行为的标准性文件,它的建设要有一个完整的体系,每项制度又包含具体完整的内容,各制度在制定过程中,要根据公司管理需要和轻重缓急突出各阶段的建设重点及制度本身的重点,注意制度与制度之间的系统性、关联性。

同时,制定的制度需要通过推行来规范管理,如果制度本身不具有可操作性,那么制度就仅仅成为摆设和累赘。

2、要注重制度的推行、检查、评估。

制度的制定过程本身是对管理过程的规范,由于一项制度从报批到批准有一个过程,在制度报批后,对新制度与原有制度或做法没有原则性冲突的,可按新报批的制度执行起来。

待制度正式批准后进行重点的落实、推进,并且不定期地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纠正,逐步使员工对一项制度的遵守变成其自觉行为。

3、制度制定要符合人本化需要。

作为制度规定的执行者,职工是真正制约制度作用的关键因素,是制度作用发挥的核心。

因此,制度化管理还须和人本化管理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真正的作用,在制度建设中考虑人性管理的因素,在拟定制度的时候综合考虑职工的人性需求,平衡职工个体需要和公司目标要求,协调激励与约束机制,畅通沟通和信息交流渠道,将职工需要与公司目的有机结合,从制度上体现一定的措施约定来调动职工的情绪,就能够真正调动职工工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增强职工自觉管理工作的行为动力,制度就有可能得到广泛的尊重与遵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