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分析王尔德渔夫和他的灵魂

分析王尔德渔夫和他的灵魂

分析王爾德《漁夫和他的靈魂》 意涵
指導老師:王晴慧博士 小組成員: 100031008郝昱为
100008043陈 薇 102791110孟勃含 102791111王偲璠
作者介紹
• 奧斯卡•王爾德:是19世紀英國最偉大的藝術家之 一,以歌劇、詩歌、童話和小說聞名於世。尤其 是他的童話贏得了廣大讀者的青睞,王爾德也因 此被譽為“童話王子”。他創作了9篇童話,結集 為《快樂王子和其他故事》(1888年)和《石榴 屋》(1891年)兩部童話集。《漁夫和他的靈魂》 是《石榴屋》系列中的一篇,在這篇童話中,作 者以“凡人與美人魚的愛情”為題材,展現了漁 夫、靈魂以及美人魚三者之間錯綜複雜的矛盾衝 突。童話表面上是一出感天動地的愛情悲劇,但 實質上卻是人類個體中人性格層面的複雜糾葛。
• 始至終拒絕有靈魂的漁 夫,她愛著漁夫,卻絕 不讓漁夫帶著靈魂踏入 她人魚族天堂般的淨土 一步。在這一點上,她 從未妥協。在她看來, 靈魂是時間功力、虛偽 和粗俗的代名詞。因此 漁夫向她表白,懇求她 做他的新娘時,美人魚 卻違心的搖搖頭,回答 說:“如果你肯送走你 的靈魂,那麼我才會愛 上你。”人魚公主倔強 剛烈,她無法原諒漁夫 最後的背叛,無法接受 他重新擁有靈魂,因為 “一個人一生中只能把 他的靈魂送走一次,但 是他一旦把自己的靈魂 收了回來,就得永遠的 留住它了。”美人魚的 固執,象徵著超我對理 想和完美的堅持和不容 置疑。

• 二、靈魂:本我的放縱 • 文中神父描述“靈魂”是“人最高貴的部分”:“世上沒有比人的
靈魂更珍貴的東西了,地上的任何東西都不能與它相比。它的價值比 的上世界上所有的金子,而且比國王們的紅寶石要值錢的多。”然而, 在這篇童話中,王爾德筆下的靈魂形象卻截然相反,它墮落惡毒,狡 猾多端,簡直是惡魔的化身;它一次又一次的誘使漁夫,只為回到他 的身上。先是用智慧,再是用財富,在第三年竟虛構跳舞的少女,用 少女赤裸的雙腳騙取漁夫,勾起他極大的欲望,使漁夫最終登上陸地 和靈魂再次合二為一。而在奸計得逞,靈魂重新進到漁夫的體內之後, 靈魂並沒有就此甘休,他繼續肆意妄為,慫恿漁夫犯下了許多罪惡, 可以說,正是靈魂把漁夫教唆成一個無惡不作之人。靈魂借漁夫之手 為非作歹任意妄為,只為滿足自身本能的欲望,只能獲取本能的快樂。 “本我不受任何邏輯、理性和道德習俗的約束,而僅滿足人的原始本 能欲望“顯然,靈魂的行為與本我如出一轍,處於一種混沌狀態,空 留一鍋沸騰的熱情卻都是衝動任性,感情用事,不顧後果的追尋他想 得到的一切。文中靈魂自己的一句話便是最好的證明:”世上沒有除 去不掉的痛苦,也沒有享受不到的快樂。”
• 後悔不已的漁夫無法重新回到美人魚的身邊, 因為人一生中只能送走一次靈魂。最終,人魚 公主傷心而死,漁夫抱著她的屍體走向大海。 他們的愛終於感動了上帝,上帝讓他們的墓地 開滿了代表愛的鮮花。
《漁夫和他的靈魂》涵義
• 一、童話人物愛情關係對人性結構的隱喻

《漁夫和他的靈魂》中的漁夫、靈魂以 及
美人魚等人物,如果從佛洛依德的“自我、本我
《漁夫和他的靈魂》故事介紹
• 一個漁夫戀上了海底國王的獨生女美人魚,沒 有靈魂的美人魚允諾:只有漁夫先把他的靈魂 送走,她才會愛上他,漁夫為了得到美人魚, 先後求助於神父和商人,都被無情地拒絕與奚 落,最後他不得不逼迫女巫說出送走靈魂的辦 法。
• 送走靈魂之後,漁夫就和美人魚一起潛入海底, 只剩下靈魂孤獨徘徊於世。在接下來的兩年, 靈魂用智慧和財富誘使漁夫,但均以失敗告終。 第三年,年輕的漁夫終於經受不住靈魂的謊言 誘惑,走上海灘,重新接納了靈魂,在靈魂的 騙使下,做出了許多壞事。
• 靈魂,從而拯救沉淪於世俗的漁夫 ,故事的前半 部分,漁夫對人魚(即超我)的愛完全置於靈魂 (即本我)之上,為了與美人魚長相廝守,漁夫 決心放棄世俗中被捧為無價之寶的靈魂,只為獲 得美人魚的愛,他乞求神父,乞求商人,甚至乞 求異族女巫幫助他拋棄靈魂,他對靈魂的價值嗤 之以鼻,在遺棄靈魂的頭兩年,面對靈魂花言巧 語的誘惑,漁夫仍舊堅信“還是愛更好”,全文 最後借助上帝之手,作者讓美人魚原本荒涼的墓 地開滿了愛和希望的鮮花,以此暗指美人魚的救 贖力感化神父,拯救世人。儘管美人魚代表的那 種美好人人追求,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一切美好 都是脆弱的,而一切邪惡的力量卻很強大。故事 的
• 開端,代表著本我的靈魂, 被代表著自我的漁夫所拋棄, 但是不滅的靈魂仍舊蘊藏著 再次控制漁夫的巨大力量與 潛力。而這正是後來靈魂成 功騙取漁夫上岸,重新進入 漁夫身體並繼續誘使漁夫幾 番妥協、犯下錯事的緣由。 靈魂的這種強大自然而然的 襯托出代表著超我的美人魚 的脆弱。她儘管高貴完美, 卻仍被欺騙、被征服,甚至 被替代;她儘管為作者所愛, 但難逃遭愛人背叛的悲劇命 運,最終帶著破碎的心抑鬱 而亡。這兩者的一強一弱表 明了人類本我的強大與超我 的脆弱。超我與本我相互矛 盾,壓抑著本我的欲望,美 人魚對靈魂充滿著深深的敵 意。且不說人魚族歷來就沒 有靈魂,人魚公主自身對靈 魂非常反感,自
和超我理論”角度加以探究,可以進一步解讀三
者之間的關聯,進而深入闡釋故事的主題。作為
童話人物的靈魂、漁夫和美人魚,並不是作為獨
立的個體而存在,而是各為人格三重的結構的一
部分:靈魂陰險邪惡,只為滿足自身欲望,是本
我的象徵;人魚公主純潔善良,是愛的代名詞,
Hale Waihona Puke 是超我的化身;而漁夫作為自我,在前兩者間苦
苦掙扎,試圖尋求平衡。
故事背景
• 維多利亞時代既產生了一大批恪守傳統,崇尚道 德標準的順民,也孕育了形形色色的怪才和叛逆, 奧斯卡王爾德就是後者中的一份子。王爾德首先 是一個顛覆性的作家,他的這種顛覆性的基石不 是聲嘶力竭的呐喊口號,而是詼諧反諷的智性寫 作,他的寫作同時具有機智和深度。王爾德在自 己的作品《漁夫和他的靈魂》中實現了超道德的 唯美主義原則,對上流社會虛偽道德的直接揭露, 以此來向當時社會的傳統道德挑戰,體現了王爾 德明晰的道德理想和願望。
• 三、美人魚:超我的救贖 • 童話中的美人魚“頭髮像
是濕漉漉的金羊毛,而每一 根頭髮都如同在玻璃杯中的 細金線。她的身體白的如同 象牙一般,她的尾巴如同銀 子和珍珠的顏色。她的嘴唇 像珊瑚,她俏麗嬌美、婀娜 多姿,集愛、美好和理想於 一身,是超我的化身。美人 魚和他夢幻般的海底世界是 純粹的、無拘無束的幸福和 美好,這正是人類追求的理 想境界。 • 作者王爾德渴望獲得這種 美好和幸福。在文中他不遺 餘力的賦予美人魚許多正面 積極的因素,從字裏行間讀 者可以很容易的得出他偏愛 超我的結論。比如:作者筆 下的人魚公主“迫使漁夫放 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