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目标与管理措施
第二步:病区与手术室间交接核查:双方确认手术前准备皆已完成,所需必要的文件资料与物品 (如:病历、影像资料、术中特殊用药等)均已备妥; 第三步:在手术、麻醉开始实施前时刻,实施“暂停”程序,由手术者、麻醉师、手术/巡回护士在 执行最后确认程序后,方可开始实施手术、麻醉。
术前做到“六查”、“十对”、制度。六查:接病人前查、患者入手术间查、麻醉前查、消毒皮肤 前查、手术开始前查、关闭体腔前后查。十对:对科室、床号、姓名、性别、年龄、手术名称、手 术部位,所需药品、物品、药物过敏情况,灭菌器械,敷料是否合格,用物是否齐全适用。
目标六、严格执行手部卫生,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基本要求
【目的】
清洁的医疗可以拯救生命,但是,当患者在接受医疗服务过程时获得了感染之后,患者个人及社 会就为此付出了不应有的负担和代价。医院获得性感染有时就成为现代医学带来的不幸后果,如新 的疗法、晚期癌症的新疗法、器官移植、重症监护等都提高了获得性感染的危险性。要用实际行动 来减少医院感染的风险,确保每一位患者能够获得最清洁、最安全的医疗服务的权利。
下发的制度: 1、诊疗区药品管理制度
H:\执行医嘱\诊疗区药品管理制度.doc 2、查对制度H:\执行医嘱\护理查对制度.doc 3、用药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
H:\执行医嘱\用药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和程序.doc 4、药物不良反应报告
H:\执行医嘱\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doc 5、患者自带药品管理规定
不良事件上报制度H:\四护理安全管理
护理不良事件举例皮肤过敏破损 2月份某科两位患者术后观察和换药时发现胶布周围及敷
贴下皮肤过敏,有水泡形成或水泡以破溃,立即给予更换透 气性能较好的胶布固定,更换胶布粘贴位置,局部皮肤碘伏 消毒,保持清洁干燥,无不良后果。 对类似事情如何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⑵“腕带”填入的识别信息必需经二人核对后方可使用,若 损坏需更新时同样需要经二人核对。
⑶护理人员在执行医嘱、实施检查、治疗、护理之前,必须 认真核对和识别患者身份,应至少同时使用两种患者身份 识别方法,禁止仅以房间号或床号作为识别的依据。
⑷为患者实施任何护理操作前,护士应请患者自己说出自己 的姓名,不得直接称呼患者姓名而获得患者的应答。如无 法回答需家属代为回答确认,同时核对床头卡。
目标三、提高用药安全
【目的】 患者用药安全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医疗不良事件报告
中约占1/3以上,是患者安全的重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包括从药品采购、储存、调剂、处方、医嘱、使用、观察 等各个环节,涉及药师、医师、护师等多个职种,以及患 者本人,需要通过各方面共同努力,目标是要做到确保每Βιβλιοθήκη 一位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不良反应。
静脉输液易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 1.液体配错 2.漏输 3.输液反应 4.静脉炎 5.液体外渗 6.液体外渗引起组织坏死 7.输液速度调节不当 8.输(换)错液 9.静脉空气栓塞 10.输液管堵塞 11.静脉选择不当
目标四、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
【目的】 建立临床实验室“危急值”报告制度,是落实以病人为
【目的】 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做到正确执行医嘱是医疗质
量的重要保证措施,只有在危重患者紧急抢救的特殊情况下 方可使用口头临时医嘱或电话的数据报告,要用实际行动来 确保每一位患者能够获得最安全的医疗服务的权利。
下发的制度:
1、执行医嘱制度 H:\执行医嘱\执行医嘱制度.doc 2、医嘱在转抄和执行中的审核程序
护理不良事件举例药物输机错误 某科患者无糖尿病史,4月3日药疗班护士在无医嘱情况下,
给患者错输甘精胰岛素一支259元,药疗班护士发现后,没 有给患者及时解释和退费,也没有报告护士长,私自将药物 放起,直到患者5月份不能报销时发现,找到科室,经护士 长多次道歉、解释、沟通,退款后患者谅解解决(共补赏患 者药费及交通费1000元)。科室及时组织了安全分析讨论, 当事人担负患者的全部补赏费用,并写书面检查。 1、发生此类事件护理工作中存在哪些环节问题? 2.发生事件后的处理有哪些不当之处? 3、科室处理是否适当?
护理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保证患者 得到良好的护理和优质服务的基础,是提高患者满意度 的主要指标.
目标一、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 识别的准确性
【目的】 通过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来提高医务人员对患者身份
识别的准确性,确保所执行的诊疗活动过程准确无误, 保障每一位患者的安全。
在诊疗过程安全、减少意外损伤的重要举措。
【主要措施】 跌倒坠床防范H:\防范意外事件发生
案例: 某院某科5月5日晚22时一患者睡觉时不慎坠床(患者女,81
岁,以左下肢动脉血栓收住院,有老年痴呆症状,病床无床 档),家属和值班护士及时发现,将患者扶上床,通知值班医 生查体:患者无骨折,鼻尖部皮肤有擦伤,立即给予吉尔碘外 涂,并交待各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巡视,将患者床靠墙 放置,患者睡觉时将床头桌堵在床旁,落实陪护制度,向家属 宣传相关安全知识,加强监护。患者于6月7日病情好转出院, 无不良后果。
护 理 安 全
身
执
用
“危
跌
管
份
行
药
急
倒
压
路
识
医
安 值” 坠
疮
滑
别
嘱
全 报告 床
脱
目标九、鼓励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
【目的】 积极倡导、鼓励医护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通过学习
“错误”,提高对“错误”的识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通 过医院在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活动工作的过程,提升保障患 者安全的能力。
⑸在手术病人转运时使用转运交接单,认真识别患者身份; 手术患者同时使用手术交接单,并按要求核对记录。
我院腕带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方向带反 2、腕带上的字已模糊不清 3、腕带的依从性差,患者未佩带腕带,护士在操作时是如
何执行查对制度的?
目标二、建立与完善在特殊情况下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 做到正确执行医嘱
下发的制度: 1、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2、患者转接时身份识别与交接登记制度 3、腕带标识管理有关规定
【主要措施】
(一)健全与完善各科室(部门)患者身份识别制度。 (二)实施者应亲自与患者(或家属)沟通。 (三)完善关键流程的患者识别措施。 (四)建立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标示的制度
⑴使用“腕带”作为识别患者身份的标识,我院唯一标识的 信息是患者的住院号和姓名 。
H:\执行医嘱\医嘱在执行和转抄中的审核程序.doc 3、模糊有疑问的医嘱的澄清制度与流程
H:\执行医嘱\模糊医嘱的澄清制度与流程.doc 4、口头医嘱执行制度与流程
H:\执行医嘱\口头医嘱执行制度及流程.doc
“吸痰、吸氧、建立静脉通路”属口头医嘱吗? 执行医嘱中易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 :
1.转抄治疗本、输液卡错误 2.执行口头医嘱 3.重复执行医嘱 4.未及时执行医嘱 5.输液卡:输液起始时间无日期,无签名
【主要措施】 (一)积极参加由卫生部医政司主办、中国医院协会承办的《医疗 安全(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自愿、非处罚性的不良事件报告系统。 (二)医院要积极支持倡导医护人员主动报告不良事件,有鼓励医 务人员主动报告的制度与机制。 (三)医院有建立良好的医疗安全文化氛围,提倡非处罚性、不针 对个人的方式,鼓励员工积极报告威胁病人安全的不良事件的具体 案例。 (四)医院能够将安全信息与医院实际情况相结合,从医院管理体 系、运行机制与规章制度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每年至少有 二个典型案例进行医院层面的医疗安全改进分析及具体实施方案。
H:\执行医嘱\患者自带药品管理规定.doc
口服药发放中常见的护理安全问题: 1.药物剂量有误 2.漏发(多为病人不在) 3.重发(多为定点药物) 4.同病室的人交叉发、错发 5.药品失效 6.发药后未及时服用 7.服药方法不正确
用药安全应认真做到“五准确 ”: 1、药名准确 2、病人准确 3、剂量准确 4、途径准确 5、时间准确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工作中,不在计划中、未预计 到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常称为护理差错和护理事故。 为准确体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内涵及减少差错或事故 这种命名给护理人员造成的心理负担与压力,科学合理对待 护理缺陷,所以现以护理不良事件来进行表述。造成临床护 理不良事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护理工作中责任心不强,不 遵守规章制度、违反操作规程或技术水平低而发生的,对病 人直接或间接产生了影响 。
我院案例:老年病科
目标八、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发生 H:\防范意外事件发生\压疮 【目的】
通过防范与减少患者压疮的具体措施落实,防范与减少护 理并发症。
【主要措施】 (一)建立压疮风险评估与报告制度和程序 (二)认真实施有效的压疮防范制度与措施 (三)有压疮诊疗与护理规范实施措施
附加:管路滑脱的防范 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doc管路滑脱防范制度及措施.doc
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分析:
(一)查对制度不严 (二)不严格执行医嘱 (三)药品管理混乱 (四)不严格执行护理分级制度 (五)不严格执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 (六) 护士不严于职守、责任心不强 (七)护士消极倦怠心理
护理不良事件的防范: (一)严格执行护理三查七对制度 (二)严格执行医嘱 (三)护理分级制度的落实 (四) 加强各种药品管理 (五) 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 (六)严于职守增强责任心 (七)调动护士工作主动性,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 (八) 加强管理、履行管理职能
错误的发生,是外科患者安全与医疗质量必须的重要前提。
案例:
1999年,日本曾经发生一件震惊全国的医疗事故,有位74岁的男性患者要行心脏瓣膜手术,另一位84岁男性患者 要行部分肺叶切除术,因为在运送病人的过程中,误将两人的病历错放,又未再进行确认,以至于原先应心脏手术 的病人误将肺叶切除,而应做肺部分切除的病人却做了心脏瓣膜手术。在美国,也有位糖尿病患者,患闭锁性动脉 硬化症,欲切除左下肢,因手术通知单电脑输入时,错将左侧输成右侧,医务人员又未发觉也发生了错误截肢的悲 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