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兽药的常用含量测定法及注意事项

兽药的常用含量测定法及注意事项


19:46
⑴滴定:将滴定液从滴定管滴加到被测物质溶液中 的过程 ⑵化学计量点 :滴加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物质按照一 定的化学反应式定量反应完全之点 ⑶滴定终点 :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正好发生颜色 变化的转变点。 ⑷指示剂:能够指示终点变化的试剂。 ⑸滴定误差:滴定终点与化学计量点不一定恰好符 合,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小的差别,由此引起测定 结果的误差称为滴定误差。 (6)标准溶液 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mol/L)
19:46
兽药的常用含量测定法 及注意事项
湖北省兽药监察所 陈向丹 158889311@
19:46
含量测定定义

含量测定是指用规定的方法测定药物 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常用的含量测定 方法有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生 物学方法等。
19:46
容量分析
化学分析法
重量分析
含量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
19:46
德国耶拿S100紫外分光光度仪
19:46
岛津UV2600紫外分光光度仪
19:46
2.仪器的基本结构
光源 单色器 吸收池 检测器 数据记录处理
光源:200~400nm为紫外光区(氘灯)、400~850nm 为可见光区 (钨灯)
3.仪器的校正和检定
(1)波长的准确度 (2)吸收度的准确度 (3)杂散光的检查
2 - 1 3 .3 5 3
20.0
15.0
1 - 9 .4 8 0
10.0
5.0
0.0
-5.0 0.0
m in
2.0
4.0
6.0
8.0
10.0
12.0
14.0
16.0
18.0
19:46
1.理论板数(N) : 说明分离过程, 色谱柱的塔板数越多,柱效越高 2.分离度(R):应大于1.5 3.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 2.0% 4.拖尾因子(T) :应为0.95-1.05
19:46
2.检测器
常用紫外检测器 其次有二极管阵列检测器(DAD) 荧光检测器 示差折光检测器 蒸发光散射检侧器 电化学检测器和质谱检测器等
19:46
(五) 系统适用性试验
定义:指用规定的对照品对色谱系统进行试验, 应符合要求。 包括理论板数 分离度 重复性 拖尾因子等
30.0 20130325 #2 mA U x t UV _V IS_1 WV L:242 nm 25.0
19:46
二、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 是通过测定被测物质在特定波长处或一定波长范 围内的吸光度或发光强度,对该物质进行定性和 定量分析的方法。 光是电磁波,常用的波长范围为: (1)200~400nm----紫外光区; (2)400~760nm----可见光区; (3)760~2500nm(12800cm-1~4000cm-1) ----近红外光区 (4)2.5~25μm(按波数计为4000cm-1~ 400cm-1)----红外光区。
液浓度的过程。
校正因子(F):表示滴定液准确浓度与标
示浓度的比值。其范围应在1.05~0.95之 间,超出该范围应加入适当的溶质或溶剂 予以调整,并重新标定。
19:46
标定注意事项 :
a.操作中所用的天平、滴定管、容量瓶和移液管均应校正合格的。 b.标定工作应在室温(10℃~30℃)下进行,并记录标定时的温度。 c.根据滴定液的消耗量选用适宜的滴定管,盛装滴定液前,先用少量滴 定液淋洗三次,盛装滴定液后,应用小烧杯盖住管口。 d.标定中的空白试验,是指在不加供试品或以等量溶剂代替供试液的情 况下,按同法滴定所得的结果。 e.标定工作应由初标者和复标者在相同条件下各做3份平行试验,3份平 行试验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不得大于0.1%;初标者的平均值 和复标者的平均值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也不得大于0.15%;最后结 果按初、复标二者的平均值计算,取4位有效数字。 f.配制后的滴定液按药典规定的贮藏条件储存,并在瓶外贴上标签,注 明滴定液名称、标示浓度、真实浓度或F值、配制和标定日期、标定 时的温度、配制者、标定者、复标者等。 g.当滴定液标定时间过长(一般不超过3个月)、或标定与使用时的温 度超过10℃时,应加温度补偿值或重新进行标定,。 h.当滴定液出现浑浊或其他异常情况时,不得使用。倒出剩余的滴定液 不得再倒回原瓶,避免污染。
A样 M 对 稀释倍数 含量% 100% A对 M 对 规格
b.吸收系数法 :
含量%=
A 稀释倍数 含量 100% 1% M 样 规格 E1cm
c.标准曲线法: 借助电脑的Excel电子表格计算
19:46
6.注意事项
(1)空白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必须澄清,不得有浑浊。如有浑浊,应预
入装有填充剂的色谱柱将待测组分进行分离测定的色谱方 法。
化学键合相色谱:最广泛的
将固定相的官能团键合在载体上,形成的固定相 ,一般属于 分配色谱法,不易流失
19:46
(一)基本概念:
1.色谱图:信号---时间曲线 2.基线:无样品时,用流动相冲洗检测出的流出曲线,一般平行于时间 轴 3.噪声:基线信号的波动 4.漂移:基线随时间的变化 5.色谱峰: 6.拖尾因子:衡量色谱峰的对称性, 应为0.95-1.05 7.峰宽: 8.半峰宽 9.标准偏差 10.峰面积 11.保留时间 12.理论塔板数(柱效):表示色谱柱的分离效率
19:46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物质吸收紫外和可见光区的电磁波产生的吸收 光谱 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1.基本原理:朗伯─比耳定律
1 A Ig ECL T
A为吸收度; T为透光率; L为液层厚度,单位为cm ; E为吸收系数,常用的是百分吸收系数(),其物理意义为当 溶液浓度为1%(g/ml),液层厚度为1cm时的吸收度值; C为100ml溶液中所含被测物质的量g(按干燥品或无水物 计算)
19:46
(三)固定相和流动相
1.固定相
常用化学键合相,分极性和非极性键合相,如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C18或ODS)和辛基硅烷键合 硅胶(C8)为最常用的非极性键合相,用于反相色谱法; 氨基和氰基硅烷键合相为常用的极性键合相,用于正 相色谱法。 有机溶剂+水混合
2.流动相
一般为色谱纯试剂,经0.45um的微孔滤膜过滤,需脱气处 理
先过滤,并弃去初滤液。 (2)测定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以配制供试品溶液的同瓶溶剂为空白 对照,采用1cm的石英吸收池。 (3)在测定时或改测其它检品时,应用待测溶液冲洗吸收池3~4次, 用干净绸布或擦镜纸擦净吸收池的透光面至不留斑痕(切忌把透光面 磨损),放入样品室每次方向应一致。 (4)取吸收池时,应拿毛玻璃两面,切忌用手拿捏透光面,以免粘上 油污。使用完后及时用测定溶剂冲净,再用纯化水冲净,用干净绸布 或擦镜纸擦干,晾干后,放入吸收池盒中,防尘保存。若吸收池内外 壁沾污,用脱脂棉缠在细玻璃棒上蘸上乙醇,轻轻擦试,再用纯化水 冲净。 (5)务必注意经常保持硅胶的干燥,目的是保护光学元件和光电放大 器系统不致受潮损坏而影响仪器的正常工作。 (6)仪器经过搬动请及时检查并纠正波长精度,并应经常校准波长精 度。
仪器分析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效价测定(生物学法)
19:46
一 、容量分析法(滴定法)
1.滴定分析:是将一种已知准确浓度的标准溶液
滴加到被溶液中,直到化学反应完全为止,根据 标准溶液的浓度和体积求得被测组份含量的一种 方法。 在进行滴定分析时: 一方面要会配制滴定剂溶液并能准确 测定其浓度 另一方面要准确测量滴定过程中所 消耗滴定剂的体积
0.14 0.12 0.10 0.08 0.06 0.04 0.02 0.0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分钟 14.00
峰1 - 14.523
AU
16.00
18.00
峰2 - 17.772
20.00
22.00
24.00
19:46
(二)基本原理
待分离物质在两相间进行分配时,在固定相中溶解度较 小的组分,在色谱柱中向前迁移速度较快;在固定相中溶 解度较大的组分,在色谱柱中向前迁移速度较慢,从而达 到分离的目的。 依固定相与流动相极性的不同,分为正相色谱和反相色谱 1.正相色谱法 流动相极性小于固定相
19:46
2.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
基准物质:能用来直接配制标准溶液的化学
试剂
滴定度:每毫升标准溶液相当于被测物质的
质量(g或mg)以符号T表示
直接法(不需标定) 间接法(标定):先将其配制成近似于所
需浓度的溶液,然后利用基准物质或另一 种标准溶液来确定其准确浓度。
19:46
标定:用基准物质或标准溶液准确测定滴定
19:46
(四)仪器的基本结构
19:46
岛津液相色谱仪10AD
19:46
岛津液相色谱仪20AD
19:46
戴安液相色谱仪U3000
19:46
安捷伦液相色谱仪1100系列
19:46
沃特世液相色谱仪2690/2695
19:46
1.色谱柱
柱管-不锈钢,填充硅胶 和化学键合固定相 内径4.6mm 长15cm、20cm和 25cm的三种, 如安捷伦色谱柱、迪马 色谱柱、迪马钻石柱、 大连依利特等。
19:46
4.吸光度的测定 《中国药典》2010版对吸光度的测定做了 以下要求:
(1)溶剂: (2)空白试验校正: (3)测定波长的检查 (4)供试品溶液的浓度: 应考虑使吸光度在0.3~0.7范围内 (5)狭缝宽度的选择
19:46
含量测定规定波长处应有最大吸收
19:46
5.应用
含量测定: a.对照品比较法:
19:46
沉淀滴定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多以硝酸银为
滴定液,也称银量法。按所用指示剂的不同分为 铬酸钾指示剂法 铁铵矾指示剂法 吸附指示剂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