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教育政策概述

第一章 教育政策概述




公共政策是特定的政治制度处理公共问题的动态的和价值 高度涉入的过程,包括政府公开表达的意图和官方措施,以及 政府一贯的外在行为和内隐行为模式。
第一节 教育政策的内涵

2、教育政策的定义 教育政策是“负有教育的法律或行政责任的组织及团体为了实 现一定时期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规定的行动准则”;——成有 信:《教育政治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201 教育政策是一个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 的行为准则;——袁振国:《教育政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1996:115 教育政策是一种有目的、有组织的动态发展过程,是政党、政 府等政治实体在一定历史时期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和任务而 协调教育的内外关系所规定的行动依据和准则;——孙绵涛: 《教育政策学》,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1 教育政策是有关教育的政治措施,是有关教育的权力和利益的 具体体现。——张新平:《简论教育政策的本质、特点及功 能》,《江西教育科研》1999(1):36-40
第二节 教育政策制定
二、政策议程
政府不会对所有教育政策问题进行处理。 如果人们希望一个政策问题最终成为政策,那 么就得把这样的问题列入政策议程,或者列入 政府官员以及与这些官员联系密切的政府之外 的人士的视野之中,使其在任何时间内都会特 别慎重地关注这一问题。——政策议程的建立, 实际上就是一种通过选择,将政策问题提上议 事日程,对政策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政策 目标和思想,并纳入决策领域的过程。
第二节 教育政策制定
(三)政策制定的模式
理性模式(Rational Model) 渐进模式(Incremental Model) 综合模式(Mixed Model) 团体模式(Group Model) 精英模式(Elite Model)
前三种是目标模 式,属于从政策 目标分析的模式; 后两种是构成模 式,归为构成政 策主体的模式。
[美]弗朗西斯·版社,第156页。 C·
第二节 教育政策制定
(二)教育政策的种类和制定机关 根据其渊源可分为:总政策、基本政策、具体政策 总政策:总的教育方针,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执政党 制定; 基本政策:对教育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教育政策, 国家最高权力机关或执政党,或国家教育行政机关制定 ; 具体政策:对某一方面教育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政策, 由中央或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制定。
第四,影响问题的因素。问题是由教育自身的原因引起 还是社会问题在教育上的反映。 第五,代价。一个教育问题什么时候成为一个政策问题 ,在什么地方成为一个政策问题,通过什么方式解决以 及解决到什么程度等都要考虑教育问题的代价,即考虑 解决某一问题付出的代价大还是获得的回报大。 第六,是否具有导向性,是否优先考虑代表发展和变化 的未来趋势的问题。 第七,是否可以评估。政策是否具有明确的目标和目标 达成的指标。总之,问题的性质、广度、严重性与代价 等是影响教育政策问题认定的关键性因素。

第一节 教育政策的内涵




(1)一个政党或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 行动准则。 (2)针对教育工作的目标、途径和方法的总体规定,是国家或 政党为实现教育目标而制定的行政准则。 (3)教育政策是教育行政当局针对目前社会需求和学生愿望而 形成之问题及未来发展之趋势,依据国家教育宗旨与法令规章, 确定方针,规划方案,经由法定程序,公布实施,以为行政部门 或教育执行机构执行之准则。 (4)国家较高决策层为实现教育目标并依据一定程序而制定的 教育事务的行动纲领和准则。(吴志宏) 教育政策具有如下本质:(1)教育政策属于国家教育行政宏观 规范;(2)教育政策是有关教育权利与利益的具体体现;(3) 教育政策是政治行为和社会经济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

教育问题上升为教育政策议题的条件: 问题的性质; 问题的严重程度; 问题的广度; 解决问题的代价; 问题是否可以评估。 成为教育政策问题的影响因素: 政治因素; 经济因素; 文化因素;国际环境因素
袁振国教授曾指出教育问题转化为教育政策问题的几个 标准。 首先,教育问题的影响有多大。是全国性的问题,还是 地方性的问题或某一地区的问题;是持久性的问题,还 是突发性的问题。 其次,问题是否清楚。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起因是什么 ,涉及的主要对象是哪些人。 第三,问题的严重程度。问题客观上严重到了什么程度 ,在人们认识中严重到什么程度,这是一个相对性的问 题,因为它离不开一个人的主观判断,不同的价值观念 、态度立场和认识水平对问题严重程度的认定往往是不 同的。对这两种程度差异的正确判断,直接关系到政策 的及时性与分寸。
第一节 教育政策的内涵

政策是一系列涉及从政府大厦到教室环境的决定,是某些游戏 和关系的副产品,没有任何人真正对此承担责任 (Firestone,1989) 包括政府官方的规定和某种非正式的行为,同时,可以被理解 为中封袋内隐行为,而不仅仅是政府表现出来的行为 (Cibulkka,1995) 政策显然是“价值的权威性分配……”,折射出理想社会的图景 (Ball,1990)
建立议程的途径
(1)政治领袖; (2)政治组织(如各民主党派的提案); (3)代议制; (4)选举制; (5)行政人员; (6)利益集团; (7)专家学者; (8)公众; (9)大众传播媒介; (10)危机和突发事件。
第二节 教育政策制定
三、教育政策制定
(一)影响教育政策制定的因素 (1)环境因素:政治、经济、科技发展、人口、地理、自 然资源等。 (2)利益因素:主要涉及决定教育政策的人、组织和各种 利益集团。 (3)价值因素:文化传统、思维方式、舆论导向等。
关于“问题”:这里指为人所察觉到的机体(系统)内 部或机体(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不协调状态,为维 持机体(系统)的发展及其功能的正常发挥而有必要消 除它。 关于“教育问题”:指人们所察觉到的教育系统内部或 教育与社会其他系统之间的不协调状态,这一状态的存 在影响了教育系统的正常运转与功能发挥而有必要加以 消除。 关于“教育政策问题”:在纷繁芜杂的教育问题中,只 有成为教育决策部门所考虑的问题时,才能称为教育政 策问题。可以说,教育政策问题是教育决策部门认为有 责任、有必要加以解决的一种教育问题。
作业:研读袁振国.教育政策学.江苏教育出版社。第四章“教育政策制定的模
式”;《理解公共政策》第2章“政治的模式:如何思考公共政策”。
第二节 教育政策制定
四、教育政策的决定
此环节包括明确政策目标、政策方案设计、方案抉 择等阶段。 1、教育政策目标是指教育政策制定者希望通过制 定和实施政策所达到的效果。教育政策目标可分为价值 目标和可评估目标。价值目标是指一项教育政策在价值 理念上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即对为什么制定这项教育 政策的回答;评估目标是指该项教育政策所指向的数量 目标、质量目标、组织目标和保障措施等。 一个良好的教育政策目标应具有如下特征: 目标的针对性;目标的先进性; 目标的可行性; 目标的规范性。
第一节 教育政策的内涵
(二)教育政策的特点 1、教育政策都以一定的价值观念为基础,如: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 度。 如,“一是从今年(2007)新学年开始,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 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建立健全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制度,为此中央财 政支出将由上年18亿元增加到95亿元,明年将安排200亿元,地方财 政也要相应增加支出”(温家宝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2、教育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如:教育优 先发展政策。但教育政策≠教育规律,如国家奖学金制度始于2002年 9月。 3、一项比较成熟的教育政策,往往体现了教育科学的研究成果 4、教育政策有效是否,要通过教育实践来检验 5、教育政策与其他公共政策互相交织,互相作用。如职业技术教育政 策需依赖于其他公共政策的执行。
抉择时的论证模式

权威模式。这种论证模式来自权威者或团体的论证。论证 者是行政首长、学者专家或专业的研究机构。 统计模式。是以样本作为论证基础的。 类别模式。是将主张、信息、成员予以分类或将相同的属 性、类别分类,作为论证的基础。 直觉模式。运用论证者个人的洞察力、分析能力,对政策 所进行的一种诊断。论证者将洞察到的政策信息及自己的 相关经验,经由个人的思想,转化为政策的诊断或主张。 诊断的可信度取决于对政策诊断方法的可信度。这种分析 模式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演绎法与归纳法。


2、方案设计 方案设计是政策决定的中心环节,其目的在于提供各种 可供选择一实现政策目标的可能性方案或备选方案。 教育政策方案设计需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系统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民主参与原则; 创新性原则; 刚性与弹性相济原则。
3、方案抉择 这是教育政策决定的最后阶段,是将可能性方案变成真 实政策的阶段。 方案抉择是决策者最后拍板阶段,对政策方案的选择一 般均追求一种最佳状态,但在教育政策制定中一般很难 达到最佳,方案选择行为只能服从满意标准而非最佳标 准。 从我国教育决策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的教育决策经历 了由传统经验型决策(照抄、套用前苏联政策)向理性 型决策再向现代的综合型决策发展。
分析模式。政策的主张来自于对方法的论证,一般对政策

解释模式。这种模式认为政策的主张是对来自于政策事 务的因果论断。这种模式企图通过社会现象各变项之间 的因果关系去进行论证。 实用模式。这种模式是根据一项教育政策对于未来是否 有足够的效益进行论证。它一般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价值批判模式。政策的论证是通过来自于社会的伦理道 德或审美价值来进行的。论证者的政策主张,是通过一 项政策的是非、好坏及可能的结果进行分析而得来的。


第二节 教育政策制定
政策范围
第二节 教育政策制定
完整的政策过程一般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问 题 界 定
政 策 议 程
政 策 形 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