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1.编制范围、依据及原则 (1)1.1.编制范围 (1)1.2.编制依据 (1)1.3.编制原则 (2)2.工程概况 (2)2.1.工程概述 (2)2.2.主要设计标准 (2)2.3.工程重点、难点 (4)3.连续梁施工方案 (5)3.1.连续梁施工方案简述 (5)3.2.施工组织机构 (7)3.3.施工资源配臵 (8)3.4.工期计划安排 (9)4.对既有设备的影响情况及相应预防措施 (10)4.1.梁体块段与既有线的平、立面关系 (11)4.1.1.**下行线 (11)4.1.2.**下行线 (11)4.1.3.**上行线 (12)4.1.4.**上行线 (14)4.2.对既有线影响及防护措施 (14)5.安全防护方案 (16)5.1.连续梁临时固结措施 (16)5.2.支架施工方案 (18)5.3.棚架施工方案 (18)5.4.挂篮构造安全防护措施 (19)5.4.1.挂篮设计 (19)5.4.2.挂篮防水、防落物措施 (20)5.4.3.挂篮防静电措施 (21)5.5.挂篮操作控制重点 (21)5.5.1.挂篮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22)5.5.2.挂篮安装及静载试验 (23)5.5.3.挂篮走行 (25)5.5.4.挂篮拆除 (26)5.6.接触网、供电线及回流线临时改移过渡 (26)5.7. 汽车吊、泵车大型机械安全防护措施 (26)5.7.1.安全防护措施 (26)5.7.2.塔吊安全防护方案 (27)5.8.施工封锁方案 (28)5.8.1.挂篮行走封锁方案 (28)5.8.2.2119号墩边跨段挂篮安装施工封锁方案 (29)5.8.3.跨**上行线棚架安装施工封锁方案 (30)6.安全保证措施 (30)6.1.安全方针、目标 (30)6.2.安全保证组织机构 (30)6.3.安全保证措施 (31)6.4.施工安全卡控表 (33)7.突发事故应急抢险预案 (34)7.1.成立安全应急小组 (34)7.2.实施程序 (35)7.3.安全应急响应措施 (35)7.4.安全应急资源准备 (36)1.编制范围、依据及原则本施工安全防护方案是在对**客运专线跨**及**铁路连续梁设计图纸、**公司批复的《十四标2011年施工组织设计》、临近既有线施工相关规范、规程进行详细阅读、仔细研究,并对施工场地周围情况进行充分、详细地调查的基础上,针对该连续梁跨越既有电气化铁路的施工特点,结合目前市场上先进的防护技术、材料及我公司施工资源情况编制而成。
1.1.编制范围本施工安全防护方案编制范围为新建铁路**至**客运专线***特大桥XX827+982.37~XX828+531.37段(51.8+2*90+51.8)及(54+2*80+48)m连续梁跨越**、**铁路施工安全防护。
1.2.编制依据1、***《***特大桥XX812+024.43~XX829+190.92段连续梁部分施工图》2、***《***特大桥(51.8+2*90+51.8)m连续梁梁部设计图》3、***《***特大桥(54+2*80+48)m连续梁梁部设计图》4、《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5、《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道部铁办[2008]190号)6、《铁路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补充办法》(铁道部铁运[2010]51号)7、《**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铁路局西铁安[2009]16号)8、《**铁路局营业线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细则补充规定》(**铁路局西铁安[2010]27号)9、《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J1148-2011)10、《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2010-12-08)1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2010-12-08)12、《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技术指南》(2010-12-08)13、《铁路电力牵引供电设计规范》(TB10009-2005)13、**公司发布或审批的施工作业指导书、相关文件资料及最新2011年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4、现场详细勘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1.3.编制原则1、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确保既有**、**铁路线路、设备和运营安全;2、坚持质量第一、信誉至上的原则,严格遵守并落实执行设计文件、技术规范及验收标准,确保质量目标的实现;3、严格遵守合同及设计文件要求,切实落实铁道部和**铁路局关于既有线施工的有关文件、规定,坚持先防护后施工的原则;4、按照狠抓施工计划,坚持节点工期不动摇的原则,采取流水施工方法,组织有节奏、均衡、连续的施工,确保工期不受影响,实现**客运专线的整体工期目标。
5、明确跨越既有线连续梁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和安全防护措施,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规范连续梁施工作业,确保施工阶段铁路营业线行车安全和施工安全。
2.工程概况2.1.工程概述**客运专线***特大桥XX812+024.43~XX829+190.92段连续梁位于直线上,孔跨布臵为(51.8+2*90+51.8)m连续梁+(54+2*80+48)m连续梁,桥墩编号为2114#~2122#。
线路于XX828+074处(2115~2116#墩间,90m主跨)跨越**货车下行线K1+954处,交角49°;于XX828+176处(2116~2117#墩间,90m主跨)跨越**下行客车联络线LXX812+170处,交角31°;于XX828+302处(2118~2119#墩间,54m边跨)跨越**上行客车联络线LDYK812+270处,交角24°;于XX828+449处(2120~2121#墩间,80m主跨)**货车上行线K812+766处,交角31°。
四条既有铁路均为单线,电力牵引,其中**上行客车联络线为单线桥梁,其余三条铁路为路堤。
连续梁桥址平面图见附图1。
2.2.主要设计标准1、线路等级:客运专线2、设计速度:设计最高行车速度350km/h;3、线路情况:双线、直线,正线线间距5.0m;4、设计使用年限:正常使用条件下梁体结构设计使用寿命100年;5、施工方法:悬臂灌注法6、桥梁下部结构采用钻孔桩基础、矩形承台、双线圆端形桥墩;下部结构的主要设计参数见表2-2-1:表2-2-1:连续梁下部结构主要设计参数表7、箱梁结构两联连续梁均采用单箱室、变高度、变截面结构,梁顶宽12.0m,梁底宽6.7m,箱梁梁底纵向线型按二次抛物线变化设计。
箱梁在支点处设臵横隔墙,横隔墙上设臵过人洞,供检查人员通过。
箱梁腹板设有通风孔,顶、底板均设有泄水孔,顶面按两侧排水设计。
桥梁支座采用DLQZ球形钢支座。
(51.8+2*90+51.8)m连续梁梁全长为285.1m,梁体混凝土采用C50,数量为4866.1m3; (54+2*80+48)m连续梁梁全长为263.5m,梁体混凝土采用C50,数量为4145.7m3; 梁体横面尺寸见图2-2-1,梁段划分设计参数见表2-2-2。
图2-2-1:连续梁横断面图表2-2-2:连续梁截面划分参数表2.3.工程重点、难点依据连续梁设计图纸,在充分理解设计意图的同时,对现场进行多次详细踏勘,并结合挂篮、防静电措施、起吊设备、支架(钢管柱、贝雷梁或工字钢)等临时设施的市场调查,综合全面考虑,本工程的施工重点、难点如下:1、设计采用两联大跨度连续梁跨越4条单线电气化铁路,既有铁路接触网等铁路设备的安全防护以及如何保障运营行车正常、安全,是本工程的最大重点和难点。
2、连续梁桥墩高度达16~25m,且大部分桥墩紧邻既有铁路,高空作业增加了对既有线安全防护和保障现场机械、设备、人员安全的难度;3、根据**铁路总体工期安排,此处连续梁架梁通过时间为2011年10月21日,工期十分紧张,任务非常艰巨。
4、**、**4条单线铁路将现场划分成多处“三角地”,施工场地狭窄,交通不变为施工又增加了难度。
5、(54+2*80+48)m连续梁,54m边跨跨**上行线,直线现浇段较长,翼缘板侵入既有平面限界上方,支架现浇施工防护难度较大。
3.连续梁施工方案3.1.连续梁施工方案简述依据设计,连续梁采用悬臂灌注方法施工,主墩0号段及边跨直线段采用支架法施工。
总体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下部结构施工→0#段支架现浇施工→挂篮安装及预压→悬臂梁段循环及边跨直线段支架现浇施工→中、边跨合拢→体系转换及桥面施工→成桥。
1、施工准备做好图纸会审工作,现场详细调查地形地貌和既有线设备的相对位臵,制定连续梁施工的总体方案,结合现场调查情况,明确现场施工对既有线设备和运营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然后编制既有线安全施工防护方案。
防护方案制定后,与各设备管理单位会商方案的可行性,按照各设备管理单位提出的意见对方案进行修改完善,之后报**铁路局相关处室审查。
方案获批后,与各设备管理单位签订安全施工配合协议。
现场正式施工前,邀请设备管理单位到场共同对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既有设备进行详细的调查,确定哪些设备需要改移,哪些设备需要防护,并依据已审批的施工防护方案做好施工安全防护。
对临近营业线的任何施工,按路局相关规定向设备管理单位报施工计划,设备管理单位监护人员到场方可进行施工作业。
2、下部结构施工按照2011年1月份报铁路局审批的既有路基防护方案做好物理隔离、管线迁改防护、既有路基挖孔桩防护、场地平整等工作。
钻孔桩基础采用对既有路基或桥梁影响较小,震动小、高度低的循环钻机施工;钢筋笼接长根据现场距离既有铁路设备的远近和高度,采用6~14m分节段焊接,即使以外倾覆也不会损坏既有线设备,确保既有铁路运营安全。
承台开挖采用挖掘机为主、人工配合的方法,开挖过程中做好既有线路的观测;承台开挖后,2天之内完成桩头凿除(采用环切及空压机人工凿除),4天完成承台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1天之内完成模板拆除和基坑回填,回填采用人工打夯机分层夯实。
承台从开挖至回填完毕,限制在1周之内。
墩身施工采用定做的大型钢模板,限于墩身过高,分节浇筑施工,墩身模板外侧搭设双排钢管脚手架作为辅助施工平台,脚手架基础利用承台,每排脚手架均设臵剪刀撑,脚手架随墩身浇筑高度加高,并于下部已完成的墩身相连接,确保脚手架整体稳定安全。
脚手架上部施工平台范围外侧采用密目网封闭,下部用安全网封闭,防止人员、机具、杂物坠落。
3、0号段及边跨现浇段施工0号段及边跨现浇段均采用支架法施工,支架采用钢管柱及墩身作为主要竖向支撑,钢管柱相互之间设臵连接支撑,并与墩身之间设立连接支撑,使钢管柱、墩身形成一个整体,确保受力的稳定性。
钢管顶面采用工字钢横向、纵向搭设底模平台,侧模外侧在留出施工人员作业空间之后采用安全网和密目网封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