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③ 植物群落的命名
b)群丛的命名方法
如果某一层具共优种,这时用“+”相连。
如:铁杉+锐齿栎-巴山木竹-大披针苔草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ss.Tsuga chinensis+Quercus aliena
var.accuteserrata-Bashania fargesii-
Carex lanceolata)
( 1)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1. 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演替系列群丛 (associes) 演替系列单优势群丛 (consoeies) 演替系列群丛相 (faeies) 演替系列组合 (socies) 集群 (colony) 季相 (aspect) 层 (layer)
第一节
群落的分类
3. 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 a)群系 : 在一定的气候区内,植被由两极向 中生性的生境发展,最后达到中生性的单 元顶极,即区域性的植被单位-群系 b)群丛 : 凡外貌、生态结构和种类成分均相似 的植物群落,即称为一个群丛(以优势种确 定群丛 )。
第一节
群落的分类
3. 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
即群丛的地理变形,它具有群丛中 c)群丛相 : 的多个优势种,但不具有群丛中的一切优 势种。
第一节
群落的分类
英美学派和中国群落分类的比较 英美学派分类系统 群系 群系型 群丛 群丛相 中国分类系统 植被型 植被型组 群系、植被亚型 群丛、亚群丛。
第一节
更为敏感,它是最有效的群落分类和环境指标
者,这些识别种包括特征种、区别种、恒有种。 c)区别种用以构建群落的等级分类系统,其基本 单位是群丛。
第一节
群落的分类
2. 法瑞学派的群落分类 ③ 分类原则: 植物区系。
④分类单位: 以植物区系为基础,从基本分类
单位到最高级单位,都是以群落种类组成为 依据。 ⑤分类方法:植物区系-结构分类系统(归并法)。
群丛组(association group)
群丛(association )
亚群丛(subassociation )
1. 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系统 植被型组: 凡建群种生活型相近且群落外 貌相似的植物群落联合。如针叶林、阔叶林、
草地等。
植被型:在植被型组内,把建群种生活型 (一级或二级)相同或相似,同时对水热条 件要求一致的植物群落联合为植被型。如寒 温性针叶林、夏绿阔叶林等。
由于群落之间边界的模糊性、结构的松散性, 使其既有连续性的一面,又有间断性的一面。 排序适于揭示群落的连续性,分类适于揭示群
落的间断性,二者各有侧重。因此,如能结合
使用,也许效果更好。
第一节
群落的分类
一.群落分类的概念 群落分类: 就是在研究群落结构、分布、
动态演替和生态特征的基础上,把多种多样的 植物群落,根据一定的标准和特征,给予分类、 归纳,由低级到高级,形成若干等级,就是群 落分类。
第一节 群落的分类
二. 基本方法 植物群落的分类工作开始的很早,一般可区 分为人为的和自然的分类 ①人为分类方法:依据一种或几种事物的特性而 进行的,或依据事物对人类的实用价值进行分 类。在应用科学上使用普遍,如:将森林分为 用材林、防护林、薪碳林、水土保持林等。
二.群落的分类
二. 基本方法
即:以植物区系为基础,所有分类单位都以种类 组成为依据,具体分类时以特征种和区别种为 标准.
⑥ Braun-Blanquet分类系统等级和命名
分类等级 群丛门(division) 群丛纲(class) 群丛目(order) 群丛属(alliance)
字 尾
-ea -etea -etalia
例子
Querco-Fagea Quetrco-Fagetea Fagetalia Fagion Galio-Fagenion Fagetum Allietosum Athyrium-Var Bromus-Subvar Mercurialis-Facies

英美学派的分类系统
演 替 系 列 系 统
顶 极 群 落 系 统 群系型 (formation type) 群系 (formation) 群丛 (association) 单优势群丛 (consociation) 群丛相 (faciation) 组合 (society) 集团 (clan) 季相 (aspect) 层 (layer)
1. 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系统
f)亚群丛: 在群丛基础上,由于生态条件, 发育年龄的细微差异出现的细微变化 划分出的类型。
1. 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例—中国植被分类
根据上述系统,中国植被分为10个植被型组、 29个植被型、560多个群系,群丛则不计其数。 10个植被型组 针叶林、阔叶林、灌草和灌草丛、草原和稀 树干草原、荒漠(包括肉质刺灌丛)、冻原、 高山稀树植被、草甸、沼泽、水生植被。
内积系数、信息系数和概率系数。
4. 群落的数量分类
② 数量分类的方法 常用的相似系数的计算方法 欧氏距离(Euclidean Distance,ED)
d jk
(x
i 1
p
ij
xik )
2
djk的取值
范围[0,U]。
djk样方j和k之间的欧氏距离;xij种i在j样方中的测 量值, xik种i在k样方中的测量值,如:多度、生 物量等;p物种数。
( 1)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1. 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③ 植物群落的命名
c) 群系的命名方法
群系的命名,主要依据其建群种命名,如:油
松群系(Form.Pinus tabulaeformis) 如果群落具共建种,这时用“+”相连。如: 铁橡树+锐齿栎林(Form. Quercus spinosa +
(三)群落分类方法
1.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②主要分类单位(分三级别) 植被型:高级单位 群系:中级单位 群丛:基本单位
植被型侧重外貌和结构、地理分布;群系、群
丛侧重于种类组成。其分类系统如下:
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系统 植被型组(vegetation type group) 植被型(vegetation type) 植被亚型(vegetation subtype) 群系组( formation group ) 群系( formation ) 亚群系( subformation )
1. 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系统 在生态幅度比较广的群系内,根据次 c)亚群系: 优势层片及其反映的生境条件的差异而划分亚 群系。 如羊草草原群系可划出:羊草+中生杂类草草 原(也叫羊草草甸草原);羊草+旱生丛生禾 草草原(也叫羊草典型草原);羊草+盐中生 杂类草草原(也叫羊草盐湿草原)。 对于大多数群系来讲,不需要划分亚群系。
-ion 亚群丛属(suballiance) -enion(-esion) 群丛(association) -etum
亚群丛(subassociation) -etosum 群丛变型(variant) 亚群丛变型(subvariant) 群丛相(facies)
第一节
群落的分类
3. 英美学派的群落分类 ①代表人物: Clements和Tansley。 ②分类原则:群落动态发生和演替系列原则 ③分类方法: 采用双轨制分类系统。即:把成 熟(顶极群落)与未成熟群落(演替系列群落) 分开,建立两个平行的分类系统。 ④分类单位: 群系和群丛。 ⑤分类依据: 高级单位以动态特征为依据,群丛 及其以下以优势种为依据。
③ 植物群落的命名
b)群丛的命名方法 当最上层的植物不是群落的建群种,而是伴生
种或景观植物,这时用“<”来表示层间关系
(或用“‖”或“()”)。 如:小叶锦鸡儿<大针茅-糙隐子草-冷蒿群丛 (Ass.Caragana microphylla < (或‖)Stipa grandis-Cleistogenes squarrasa)
1. 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③ 植物群落的命名
a)植物群落的命名: 就是给表征每个群落分类 单位的群落定以名称。 b)群丛的命名方法: 我国习惯于采用联名法, 即将各个层中的建群种或优势种和生态指示种 的学名按顺序排列。在前面冠以Ass. (Association的缩写),不同层之间的优势 种以“-”相联。
1. 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例----群丛的命名方法 rix gmelini-Rhododendron dahurica-Phyrola incarnata(即兴安落 叶松-杜鹃-红花鹿蹄草群丛)。
该群丛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的优势种 分别是兴安落叶松、杜鹃和红花鹿蹄草。
1. 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a) 原则
b) 群丛
c) 分类系 统不同 d) 命名方法
第一节
群落的分类
4. 群落的数量分类
① 数量分类的概念
数量分类: 按照一定的分类策略(聚合 的或分化的)依照群落样地间相似性的大 小来对植被类型进行类群区分
4. 群落的数量分类
② 数量分类的方法 计算相似度 进行群落聚类
a)群落相似度的计算-相似系数 相似系数类型: 关联系数、距离系数、
②自然分类法: 依据亲缘关系,反映事物 内部关系的分类。
生态学研究所追求的是自然分类。现已问世的 各家自然分类系统中,分类依据侧重点各不相 同,以植物区系组成或生态外貌或动态特征为 分类基础。
(三)群落分类方法
三. 不同的群落分类系统
1.中国的植物群落分类
①分类的原则、依据、方法
a)分类原则:采用“群落生态”原则。 b)分类依据: 种类组成、外貌和结构、地理 分布、动态特征、生态地理特征。 c)分类方法: 不重叠的等级分类法。
第八章 群落的分类与排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