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节能规范国标

节能规范国标

36
3.2
材料与设备
3.2.3 建筑节能工程所使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 和阻燃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国家现行标准 《 高 层 民 用 建 筑 设 计 防 火 规 范 》GB50045 、 《 建 筑 内 部 装 修 设 计 防 火 规 范 》GB50222 和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的规定。
1


1.0.3 建筑节能工程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 包合同文件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 的规定。 1.0.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和竣工质量验收除 应遵守本规范外,尚应遵守《建筑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各专业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和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1.0.5 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应在建筑节能分部工程 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
除了强制性标准之外的其他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由采用者自愿选择,可以采用, 也可 以不采用。
6
标准的 4 个等级


国家标准(国标 行业标准(行标 地方标准(地标 企业标准(企标
GB JGJ DB QB
) ) ) )
(协会标准是推荐性标准的一种:CECS)
7
各级标准之间的关系
20
2


2.0.1 围护结构 建筑物各面的围挡物,如墙体、屋面、 地面和门窗等。
2.0.2 导热系数 稳态条件下,1m厚物体,两侧表面温差 为1K,1h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
21
2


2.0.3 传热系数 稳态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 1h内通过1m2面积传递的热量。 2.0.4 热桥 围护结构两侧在温差作用下,形成热流密 集的传热部位。 2.0.5 保温浆料 由胶粉料与聚苯颗粒或其他保温轻骨料组 配,使用时按比例加水搅拌混合而成的浆料。 22
3
基本规定
3.1 技术与管理 3.2 材料与设备 3.3 施工 3.4 验收的划分
31
3.1
技术与管理
3.1.1 承担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企业应具备相应 的资质,施工现场应建立相应的质量管理体系、 施工质量控制和检验制度,具有相应的施工技 术标准。 3.1.2 参与工程建设各方不得任意变更建筑节能 施工图设计。当确实需要变更时,该项设计变 更不应降低节能效果,并应在实施前办理设计 变更手续。改变节能设计的洽商或设计变更应 获得原审查机构的审查同意;并应获得监理或 建设单位的确认。
下级标准必须遵守上级标准,只能在上级标准允 许的范围内作出规定。 下级标准的规定不得宽于上级标准,但可以严于 上级标准。 例如:国家标准规定某项工程的允许偏差为5mm, 地方或企业标准不得放宽为6mm。但是可以规定 为4mm或更小。 标准的这一特点,与行政法规不同。
8
企业标准是最严格的标准
按照国际惯例,以及我国标准化法的规定,企业标 准的水平和严格程度应当高于它的上级标准。
一种产品如果执行企业标准,意味着其质量要求严 于国家标准的要求。所以国际上通常认为,企业标 准是最严格的标准,这与我国目前许多人按照传统 思维方式形成的认识刚好相反。 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并不象我国目前这样拥有4级标 准。他们多数只有两级标准,即国家标准和企业标 准。
35
3.2
材料与设备
2 应对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进行
核查,并应经监理工程师(建设单位代表)确
认,纳入工程技术档案。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用
于节能工程的材料和设备均应具有出厂合格证、
中文说明书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进口材料和设
备应按规定进行出入境商品检验。
3 应对部分材料和设备按照本规范附录A及各 章的规定进行抽样复验。复验项目中应有30%的 试验次数为见证取样送检。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
(报批稿)
17
规范主要内容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则 术语 基本规定 墙体节能分项 建筑幕墙节能分项 门窗节能分项 屋面节能分项 地面节能分项 采暖节能分项 通风与空调节能分项 11 空调与采暖系统的冷热 源和辅助设备及其管 网节能分项 12 配电与照明节能分项 13 监测与控制节能分项 14 建筑节能工程现场检验 15 建筑节能分部工程质量 验收 附录 A B C D
我国建筑节能的复杂性: 5类地区11个子区……
14
• 我国建筑能耗巨大,约占我国总能耗的25%至 30%;约是西方发达国家同类地区的2至5倍。 建筑节能是世界各国十分重视的大问题,是我国 的基本国策。 • 据统计,我国的建筑能耗属于世界上建筑浪费能 源最严重、建筑节能最落后的国家之一。 • 住宅墙体不保温甚至开裂,外窗透风透气,内墙 结露、潮湿发霉,屋面无保温隔热层或虽有但厚 度不够,公共建筑大面积采用缺少保温措施的玻 璃幕墙等现象,在我国的建筑中是常见的事。 • 我国在能源十分短缺,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情况 下,建筑物却在日夜浪费着大量能源。 15
• 我国已经有了基本的建筑节能法律、 规章:
《节约能源法》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 我国已经有了主要的建筑节能设计规范, 部分设计规范正在制订中。 • 但是,目前我国尚且没有建筑节能施工质 量验收的国家标准。 • 由此可见,国家颁布强制性标准《建筑节 能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16
讲座内容之三
24
2


2.0.15 热水采暖系统耗电输热比(EHR) 在采暖室内外计算温度条件下,集中热水 采暖系统热水循环泵在设计工况点的轴功率 (kW)跟建筑物的供热负荷(kW)与水泵在设计工 况点的效率乘积的比值。 2.0.16 室外管网热输送效率(ηm,t) 供热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检测持续时间 内的各热力入口处的总热量(MJ)(管网输入 总热量减去管网各段热损失)与在锅炉房或热 力站总管处测得的总热量(MJ)之比。
9
标准用词的特点
标准用词有严格的规定。 标准用词,必须简单、明了,容易理解。
标准的词义应该准确,不易产生歧义和理解上 的误会。 每本标准,都附有本标准用词的说明。 学习和执行标准时,除了应该注意标准的用词, 还应注意用词的顺序。
例如:“国家现行标准”和“现行国家标 准” 10 顺序不同,两者的含义不同。
33
3.1
技术与管理
3.1.5 建筑节能工程的质量见证检测应由具 备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承担。
34
3.2
材料与设备
3.2.1 建筑节能工程使用的材料、设备等必须符 合施工图设计要求及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3.2.2 材料和设备的进场验收应遵守下列规定: 1 应对材料和设备的品种、规格、包装、外观 和尺寸等进行检查验收,并应经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代表)核准,形成相应的验收记录。
18
1
总的施工质量管理, 统一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提高建筑工 程节能效果,依据现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和建 筑节能的法律、法规、管理要求和相关技术标 准,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 筑工程中墙体、建筑幕墙、门窗、屋面、地面、 采暖、通风与空调、采暖与空调系统的冷热源 和附属设备及其管网、配电与照明、监测与控 制等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 19
我国标准的基本知识 标 准 的 两 种 属 性
(1)强制性标准 GB (2)推荐性标准 GB/T
5
强制性标准的定义
强制性标准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以及 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强制执行的标准。
(摘自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 第 7 条)
由于强制性标准直接影响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所 以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强制执行。
标准的 3 级用词
(一)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面词采用“严禁”。 (二)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三)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 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宜”或“可”, 反面词采用“不宜”。


2.0.19 进场复验 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等在进场验收合 格的基础上,依据相关规定在施工现场抽样送 至试验室进行部分或全部性能参数的检验活动。 2.0.20 见证取样送检 施工单位在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见 证下,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抽取试样,送 至有见证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的活动。
25
2


2.0.17 供热系统补水率(Rmu) 供热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检测持续时间 内系统的总补水量(kg)与设计循环水量累计值 (kg)之比。 2.0.18 进场验收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设备等进行外观质 量检查和规格、型号、技术参数及质量证明文 件核查并形成相应验收记录的活动。
26
2
29
2


2.0.23 核查 通常指对技术资料的检查及资料与实物的核 对。包括对技术资料的完整性、技术内容的正确 性、与其他相关资料的一致性及整理归档情况的 检查,以及将技术资料与相应的材料、设备等实 物进行核对,确认。 2.0.24 型式检验 由生产厂家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定型产 品或成套技术的全部性能及其适用性所作的检验。 其报告称型式检验报告。通常在工艺参数改变、 30 达到预定生产周期或产品生产数量时进行。
27
2


2.0.21 现场实体检验 在监理工程师或建设单位代表的见证下, 对已经完成施工作业的检验批或分项、分部工 程,按照有关规定在工程实体上抽取试样,在 现场或送至有见证检测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 测的活动。简称实体检验或现场检验。
28
2


2.0.22 质量证明文件 随同进场材料、设备等一同提供的能够证明 其质量状况的文件。主要包括出厂合格证、中 文说明书、型式检验报告及相关性能检测报告 等。进口产品应包括出入境商品检验合格证明。 适用时,也可包括进场验收、进场复验、见证 取样检验和现场实体检验等资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