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原汾河公园重点讲义资料

太原汾河公园重点讲义资料

太原汾河公园太原汾河公园是在汾河太原城区段内经过水利治理和绿化美化后而形成的滨水公园,绿化总面积为130万平方米,水面170万平方米,共栽植183种2.4万株乔灌木,82万平方米草坪,1万余株(丛)露地宿根花卉,形成了两岸宽百米、长6公里的绿色生态长廊。

一个个构思新颖、寓意深刻、建造精巧的景点星罗棋布,掩映在绿树花丛之中。

汾河公园一期概述太原汾河景区,即汾河太原城区段治理美化工程,建于1998年10月,2000年9月首期工程完工并对外开放,总技资5.6亿元。

景区北起胜利桥上游155米,南至南内环桥下游125米,全长6公里,宽500米,占地300公顷。

设计为人工复式河槽,由中隔墙分成东西两渠,东侧为清水渠,宽220米,由四道橡胶坝分为三级蓄水湖面:西侧浑水渠,宽80米,排泄上游洪水和水库灌溉输水。

东西两岸各布臵一条箱形排污暗涵,接纳沿线城市排污管道和边山支沟来水,送至下游污水处理厂进行净化处理。

汾河景区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建设积极贯彻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始终围绕“人〃城市〃生态〃文化”的主题,把河道治理、环境保护、市绿化有机结合起来,进行环境综合整治,保持了城市滨河区良好的自然生态,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城市发展与环境建设的协调发展。

评价太原是一座具有2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过巨大贡献,今天又紧跟时代的步伐,以水为墨、以绿为彩,绘就了一幅新的汾河画卷,建造了具有北方园林风格和汾河地域文化特色的滨水园。

今天的汾河变样了,相信明日的汾河会更加美丽宜人。

我们将传承汾河母亲博大的胸怀和勤劳的品格,为太原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汾河晚渡汾河晚渡为“古晋阳八景”之一。

此处位于西山最佳观赏点。

与对岸的小木屋和水中的鸟岛相望,入口耸立的石坊为码头标志,几何构成的景点,当夕阳斜照、红霞满天,河面浮光耀金,舟行景随,游人泛舟其间或凭栏远眺,如画胜境,可一览无余。

在全园景点设计中,一方面把握了现代文化发展方向,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另一方面紧紧把握了历史文脉,以体现厚重的汾河历史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风民俗,将历史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景观效果。

现举例予以浅析:一、生命之源景点生命之源广场用青石铺地,中心图案是一个由99块圆形汉白玉组成的双螺旋体,象征银河系生命存在的空间和生命遗传符号DNA,体现了宏观宇宙和微观生命的统一。

同时,图案又类似中国传统的太极图形,寓意深远。

广场以方和圆为构图元素,形式简洁古朴,用材厚重,寓意天圆地方的玄奥主题。

二、沙滩碧水景点沙滩碧水是一处融浓厚的现代生活气息与内涵深刻的历史典故于一体的景点。

蓄水池一侧人工铺设大面积沙滩,沙滩中的母子情雕塑突出了汾河母亲河的主题。

不规则式广场上设一处与汾河在太原流向相似的微缩水景,水景首端三块天然石与一棋盘石有机组合,寓意了“三贤论学”的历史典故,象征山西籍历史名人顾炎武、博山、闫若璩端坐在棋盘前谈论纵横。

由此延伸出去的溪水蜿蜒流淌,到达与太原市区图相似的戏水池。

溪水、卵石、水鸟雕塑与沙滩共同构筑了一个情趣盎然、生动活泼的景色空间。

每逢节假日,游人饶有兴趣地在沙滩上捡石子、嬉沙、放风筝,仿佛臵身于海滨沙滩,尽享临海戏水、回归自然的无穷乐趣。

三、雁丘与汾河晚渡雁丘是为再现金代文豪元好问赋《雁丘辞》的历史故事而建的。

据史载,元好问于泰和乙丑年(1205 年)赴试并州,适逢捕雁者捕得两雁,一死一脱网。

脱网者悲鸣不去,竞自投地而死。

诗人感慨,遂购得两雁,葬于汾河之畔,垒石为识,曰“雁丘”,并赋《雁丘辞》。

与雁丘一溪之隔的汾河晚渡是古晋阳八景之一,如今又重现于新建的汾河公园之中。

高大的石坊临河矗立,庄严凝重,是仿古码头的标志。

傍晚,站在码头上凭栏眺望,夕阳西下,红霞满天,碧水清涟,飞鸟归巢,在感受古人落日归舟情怀的同时,激起人们对未来的畅想。

四、晋汾古韵广场晋汾古韵是以纪念治汾始祖台骀为主题的纪念性广场。

汾神台骀雕像高踞于广场中心的基座上,周围喷泉和花坛环绕,庄重中不失活泼。

与主题广场毗邻处另辟一下沉式小广场,两侧各设计一个鼓形小舞台。

鼓与古谐音,又是山西鼓文化的体现,从音到形,无不体现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

五、五谷园五谷园的面积虽然不大,但是极具田园情趣。

它使用了几种简单的构图元素——几畦黍谷,几陇菜菽,一具石碾,一个石槽,一幢农家门楼,一道竹编篱笆,三只奶牛雕塑,生动勾勒出了一幅优美的田园图画。

臵身其中,令人身心放松,也圆了久居都市人们的田园梦。

汾河公园中还有多处景点未一一例举,但每个景点不管大与小,内容简与繁,都反映了设计者的不拘一格以及对山西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深刻理解。

有的景点浓墨重彩,使用多个构图元素共同构筑景观,表现主题;有的淡写轻描,使用一个代表表现主题,给人以“浓妆淡抹总相宜”的感觉。

如日台景点的日晷,乐坛景点的琴键图案,梨园余音景点的戏剧脸谱等无一不是点睛之笔,简约概括,使人触景生情。

汾河公园二期北延段湿地公园北延伸段北起森林公园西门以北,南至北延伸段北起森林公园西门以北,南至一号橡胶坝,全长2.4km 。

汾河湿地公园按照湿地的特性,追求自然,追求生态平衡,追求现代城市中的野趣,努力恢复城市局部自然生物的多样性,以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

湿地公园分为四大景点。

1 芳草渡位于滨河东路胜利桥北。

这里是汾河湿地公园的主入口。

景点占地面积4.5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0.3万平方米。

包括的小品和景点有:北涧河景观桥:是汾河景区一、二期工程的有机衔接,也是整齐规整向自然野趣的景观过渡,仿木混凝土结构建筑。

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婀娜多姿的扶风垂柳、挺拔而立的活化石银杏以及在水面自在游弋的野鸭。

迎客亭:是从汾河景区东岸进入汾河湿地公园的第一个景点。

亭前开阔、平整,结合现状柳树、国槐围合,自成一体,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怡人的休闲、运动空间。

周围柳树环绕,鸟语花香,清风拂过,使人流连忘返。

三亩塘:通过种植、保留大面积水生植物,向游人展示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的主要功能流程,通过展示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和湿地自然景观,开展湿地科普宣传和教育活动,延续汾河的自然地域文脉,表现出自然界的另一种美牞唤醒人们记忆深处对大自然的热爱。

芳草渡广场:占地7000平方米。

广场结合现状高差及高大乔木、四季鲜花,形成天然半围合的、亲近自然的休息空间,营造出一个充分亲水赏景的开敞空间;并利用保留现状树,形成视觉焦点,共同烘托一种优美自然意境。

芦苇荡:占地6000平方米,利用大片地域特色明显的水生植物芦苇作背景,以芳草渡人工湿地展示区的净化水为补水,通过铺设木栈道,对景点入口起导向作用,同时点明北段是一个以自然、生态、野趣为主题的公园。

汾河人家:通过特定的地域文脉牞来寻找汾河流域汾河人家农耕文化的足迹,以及汾河优美的原生态自然风景。

将农家的矮木墙、磨盘等变异,成为人们观景、遮风避雨的休息场所,共同组成汾河农耕文化的缩影,让市民充分体验曾经失落的汾河记忆。

金沙滩:仿火山熔岩结构建设,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充分结合现有地形和水利工程,依势造景,形式活泼自由,不拘一格,潺潺流水不规则缓缓流入河中,形成一处独特、自然的景观。

此景强调游人的亲水性、近水性,充满异域特色和韵味。

九曲阵:将地域特色植物组合到游戏中,并形成高低错落的绿色植物迷宫,通过各种小空间的变化,给儿童不同的心理感受,增加触摸自然的趣味性,通过被动的参与,强化触觉记忆,并拉近与自然的距离。

旱溪:借助地形高差,大型石块,并局部设臵浅水池,丰水时形成跌水,枯水时借助石块,形成北方特有的河滩景色,以另一种方式来欣赏自然,激发游人对大自然的渴望。

此景强调自然、生态、野趣,弱化人工景观,崇尚回归自然,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境界。

悬壶:位于芳草渡广场北侧的景点。

400公斤的黑色悬壶、飘动着的红色中国结与倾泻而下、源源不绝的流水构成一幅最美妙、最有悬念的景观,成为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赏的又一去处。

该小品既是对一代文化大师、著名的思想家、医学家和书画家傅山先生诞辰400周年的纪念牞也是黄河文化、三晋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象征。

2 轮之舞位于滨河东路小轮车场南。

景点占地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水面面积0.2万平方米。

结合小轮车赛馆及森林公园西门设臵轮之舞,紧扣奥运主题,力争将绿色、科技、奥运精神同湿地自然景观有机融合,通过水景、地景、体育活动区等加以体现。

包括的小品和景点有:杏花听雨:独树一臶的木花架古朴苍凉,与周围的微地形、乔木、湖面形成了一个小型的休憩空间,周边百草丰茂、空气宜人,传递出一种原始、古朴的意境,使游人回首北望,流连忘返,为游人创造了一个自然、放松的休息空间,为市民拥抱大自然提供了开阔的场所。

石磨幽径:作为游人休憩的小场所,两侧的小路由石磨盘点缀成景,隐喻小轮车场车轮意象与山西民俗风情,并以不同的形态分布,或横放于地,或竖埋入土,形成一组特色小品。

周边稀疏的树林体现了人文与自然野趣的结合共生。

门球场:造福周边百姓,紧扣奥运精神,为广大市民设臵了标准的门球场,这里成为广大市民节假日锻炼、健身的场所。

轮之舞广场:占地8850平方米,是汾河湿地公园占地面积最大的广场。

开阔的活动场所,细碎涌动的层层叠水,不断翻滚的水中涌泉,在视觉上给游人形成灵动、大气的景观效果。

水系设臵了小桥,采用不同的形态形式,与周围景色相映衬,使游人感觉处处有景,处处为景。

碧水涟:以联排的树干为主体,水通过长56米、高4米的树干层层叠落形成跌水,瀑布飞泻直下,最终与汾河水相融,清清碧水、层层涟漪象征着奥运精神的细水长流、绵延不断。

3 汇石园位于滨河西路胜利桥北。

景点占地面积4.7公顷。

通过“石”这一大自然最纯朴的元素设臵石滩,形成丰富的人文地景景观,并为周围居民提供一个休闲娱乐的场所。

入口广场宽阔平坦,叠石景观石屏风上刻的“汾河湿地”四个字侧媚多姿牞神清骨秀,尽显大家风范;从其背后的缓坡绿地俯视下去,是亲水平台,从这里远可望岛,近可观石,动静相宜,阴阳结合,展现原始纯朴的风貌。

河边是巨石嶙峋、水石交融、造型各异、粗犷野生的景观区域,各色的大石头、卵石,垒叠堆砌,纯朴尽在其中。

包括的小品和景点有:玲珑滩:以野生植物为主,环绕着一片片小水面,水底铺设五色卵石,岸边摆放小巧别致的堆石景观,使玲珑滩成为南北两个活动广场的过渡,同时也巧妙地呼应了南部的大石滩,自身别具一格。

索趣广场:位于玲珑滩以北,也是本景点最北端的一个景点广场。

索趣广场场地被仿木矮墙分隔,成为系列的小空间广场:针对不同的运动人群提供不同的活动场地,并赋予不同的色彩与质地。

老人健身场所地面属混凝土压花印模,特殊处理后,确保了老人散步、跳舞时的安全;儿童娱乐场所地面光滑,为小孩滑板、滑旱冰提供了活动场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