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 野晓丽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 野晓丽

浅谈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法野晓丽
【摘要】数学有一套抽象的理论,在人们的印象中,数学是一门深奥的科学。

但对于小学数学活动来说,要打破数学与生活的隔阂,就要试图从观察、寻找身边的数学入手,引导学生
发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索数学的兴趣。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能否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特点,积极开展趣味教学,努力地为每一名学生提供展示自
我的机会和平台,使每一名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觉到自身的价值,品尝到学习活动的乐趣,那么,唤起学生对学习以及对知识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全身心参与到课
堂中和学习中来,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方法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有无兴趣,或者兴趣如何,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学生对学习有了
厚的兴趣,才会有敏锐的观察和丰富想象,才会积极地去探索和创造性地用。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一堂好的教学课,它能使学生激发和产生强烈的兴趣,释放积极思维的潜能,体现出学生听起来快乐有趣、学起来轻松易懂,用起来灵活自如等特点。

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认真钻研教材外,关键要从数学学科的特性和小学生的接受
心理,年龄特点出发,挖掘数学生活素材,精心设计,把抽象的数学识用形象、生动、趣味
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让学生进入一种快乐、享受的学习境地。

1. 利用趣味的情境创设导课
利用引人入胜的开头艺术能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也就是说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课一开始让学生带着欢乐愉悦的心境迈进知识的宫殿。

利用趣味的情境导入新课,挖掘
教学知识的趣源,营造和谐宽松、情深趣浓的课堂气氛,能为学生的主动参与学习提供良好
的铺垫。

如我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精心创设了如下猜角度的游戏:课前让学生各自
准备一个任意三角形,并量出每一个内角的度数,上课时我叫学生说出三角形中的两个内角
的度数以后,我用很快的速度猜出第三个角的度数,而且我每次总能猜对。

学生都非常惊奇,急切地想探讨其中的奥秘,于是我引导学生说,我相信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后,你们就
会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这样在欢乐的气氛中,教师轻松地引出了新课,而学生很快地投入到
了新知识的学习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决定了他们“最不喜欢知识教育以赤裸裸的方式进行”,
而有趣的情境导入则是引导孩子参与其中的绝佳方式。

2. 通过创设游戏来开展教学
小学生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爱玩。

因此在数学教师在实施趣味教学法时,可以通过创设游戏来
开展教学工作。

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工作来说,如果不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进行变更,就不能
够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甚至会让学生们产生严重的厌学情绪,因此教师必
须要创设一些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游戏,使学生们能够在游戏中掌握课本上的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授“元、角、分”的内容时,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元、角、分之间的关系,强
化学生对三者的理解,教师可以在讲台上摆放一些日用品并标价,然后通过模拟购买的形式
来开展教学。

这样的方式不但能够有效的深化学生们对元、角、分知识的理解,还能够活跃
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
数学是趣味教学的源泉。

因为数学要解决数学问题,经常会出现很多带有“问号”的东西,目
的是要学生把“问号”变成“问号”。

而这个转变的过程,恰恰就是知识获得的过程。

因为这样,学生会产生满足的愉快感及成功的喜悦感。

而这种情感将会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热情,促使
学生不断地去追求新的成功。

当学生的求知欲被激发后,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他们积极地参与探索新知识的学习活动,给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

例如,对“圆锥体”这一
课的教学,可以改变以前那种“教师演示,教师推导”的教法,可以采用学生动手主动探究验
证的方法,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参与探索求知的学习活动。

例如,出示一个圆锥和一个圆柱
容器,提问:圆柱与圆锥联系密切,同学们猜一猜,这个圆锥的体积是圆柱的几分之几?让
学生进行大胆地猜测。

学生为了知道自己猜对没有,实验验证已成为迫切需要。

4. 利用教具和多媒体引趣
数学活动同其它教学活动一样,恰当地运用教学媒体有利于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高度的
抽象性和概括性是数学学科的显著特点,针对这一特点,在数学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教具和
多媒体,不仅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更有利于引发学生浓厚的学习积极性。

如我在讲角的认识时,选用了电视机上的室内天线作为教具。

两根天线的一端固定在一点上,相当于角的顶点;而两根天线的一端可以拉长,恰似角的两条边(射线)。

然后通过多媒体
用动画方式演示出来,很快就引导学生认识了角的特点。

可见,教具和多媒体的使用,能把
要解决的问题直观、形象、具体地展现给学生,架起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
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桥梁,可以达到理解掌握新知识,培养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所以说,
利用教具和多媒体直观地进行教学,也是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一种重要途径。

考文献
[1]张宏.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方法谈[J]. 中小学电教(下半月), 2010,(04)
[2]陈文忠. 创设动人的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J]. 华章(教学探索), 2011,(Z1)[3]苏建新.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的探讨[J].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2,(14) .
[4]白秀梅. 小学数学趣味教学浅谈[J]. 教师之友(小学版), 2014,(08)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