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数据图表与分析》ppt课件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数据图表与分析》ppt课件 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总想记录尽可能多的信息,已备不时之需——无人过问的数据没有价值,只能增加工作量。
数据结构经常变动,缺乏持续性;
数据结构的设计过于关注管理者的需求,忽视了作业规范。
缺乏数据填写标准的定义,或虽然定义了但标准难以把握;
满意度定义:很不满意、不满意、比较满意、满意、非常满意,比较满意和满意如何区分?
地区 兰州 平凉 定西 兰州 兰州 销售人员 林丹 苏术平 潘金 王志东 潘金 产品分类 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 技术服务 设备采购 软件开发 金额 合同日期 合同编号 10248 ¥132,000.00 2005-7-16 10249 ¥559,020.00 2005-7-10 10250 ¥465,780.00 2005-7-12 10251 ¥196,218.00 2005-7-15 10252 ¥1,079,370.00 2005-7-11
应基于同一标准、同一层级定义分类,
16Biblioteka 分类定义 特征描述类属性的分类不易过多(通常3-5个就够了)
过多的分类不易把握边界,填写困难; 过多的分类容易稀释数据,导致无法聚焦关键所在。
分类边界务必清晰,符合多数人的思维习惯。 不要过于追求数字化,文字描述同样能够达到统计要求。
例如:满意度评价,打分容易还是定性描述容易?
应基于同一标准、同一层级定义分类
典型案例:原因分类。
同一事物站在不同角度可有多个分类维度,一定要从管理 的视角进行分类。 可进行多层分类,但不宜过多。
层次越深的分类对分析能力要求越高。
17
数据记录表单模板的设计
模板尽量简单,尽量避免多项内容组合到一张工作表中。 关键地方和容易引起误解的地方添加必要的注释。
数据分析与图表展现
Excel 2010高级应用技巧培训
学习大纲
统计分析基础
获得分析需求的方法 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分析模型
了解Excel数据分析工作流程及关键操作技能
如何提高数据收集质量 数据的规格化处理 使用数据透视表进行统计分析
学会图表制作方法
打好基础 突破Excel传统局限,提高图表表现力
作业程序
从服务人员处获取服务 记录和客户信息,通过 电话回访了解每次服务 的满意度,并进行记录。
• 服务时间 • 客户满意度
• 回访时间 • 回访人 • 回访结果 • • • • • • • 工单号 受理时间 服务时间 客户名称 服务内容 执行人 服务时长
回访 记录
受理 时间
服务 时间
客户
服务 内容
拓展训练:
5月份同比出现负增长,什么原因?——挖掘、钻取
24
能用下拉选单的地方尽量不用手填。 适度使用公式——公式总是容易被破坏。
使用公式的地方要显著标注出来,防止被删除。
不要用跨工作表的公式。
不管采用什么办法,新增行并不能很好的继承上一行的公式。
尽量不要包含链接。 模板中包含分配标准和名称标准列表,并且不允许私自更改。 给日期单元格加校验。 模板发布的同时最好同时提供样例——再详细的填写指南也比不上样例的作用。
4
确定分析需求
要分析什么?
希望得到什么结果?
分析结果是用来干什么的?
解决 问题
获取 答案
提出问题
分析是为了发现问 题和解决问题,
而不是为了Excel 功能展现!
5
需求的来源
分析是为管理工作服务的——数据说话。
分析需求首先来自管理者
工作中的关注焦点 验证工作成效
发现变化
7
选择恰当的分析模型
常用的分析方法——统计图表
比较、联系、构成、分布 动态、静态
常用的数据汇总统计方法——数据透视表
汇总、计数、平均、最大最小 分类、切片、挖掘、旋转
不常用的专业分析模型——加载项
线性回归、傅里叶分析、移动平均、直方图分析、规划求解。 专业模型侧重预测,结果具有不确定性,并且涉及较多的数理统计知识。对算法理解 不透彻,或者应用场景不匹配,其结果容易引起误导。
了解并学会制作专业图表
2
需具备的基本知识
从事过数据采集、整理和分析工作。 用Excel至少成功的做出过1种统计图。
了解Excel公式的基本书写规则。
用过至少2-3个函数,并且能够理解这些函数。 基本熟悉Excel 2010版本的界面。
3
数据分析前的准备工作
数据分析的目标和分析模型
点击“插入/数据透视表”
20
统计分析利器——数据透视表
地区 兰州 平凉 定西 兰州 兰州 销售人员 林丹 苏术平 潘金 王志东 潘金 产品分类 系统集成 系统集成 技术服务 设备采购 软件开发 金额 合同日期 合同编号 10248 ¥132,000.00 2005-7-16 10249 ¥559,020.00 2005-7-10 10250 ¥465,780.00 2005-7-12 10251 ¥196,218.00 2005-7-15 10252 ¥1,079,370.00 2005-7-11
对管理需求进行分解
算法的需要——依据采用什么分析模型,以及这些模型需要什么输入。 潜在的管理需求——问题发现、原因分析、验证效果、绩效管理。
对工作流程/方法进行分析了解可获得的信息。 从数据生命周期的角度评估数据采集需求——避免无用数据。
从哪来—>干什么用—>放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可以销毁
需要做分类统计的数据必须定义清晰易掌握的分类标准;
名称要保持一致,最好定义一张标准的名称表,例如地名表、 客户清单。 数量要定义计量单位,并杜绝全角输入。 日期要定义统一的书写格式,杜绝用“.”、“,”做日期分隔 符,杜绝模糊日期(如3月份,3月底)。
特征描述类属性的分类不易过多(3-5个)。 不要过于追求数字化,文字描述同样能够达到统计要求。
执行 人
服务 用时
回访 时间
回访 人
回访 结果
一 手 数 据
服务 记录
暂时用不到的数据可以满足潜在需求,尽量保留: • 哪些客户的满意度最低? • 哪些业务满意度不高? • 响应速度是否达到要求? • 回访是否及时?有没有回访过晚而导致反馈失效? • 哪些员工的服务满意度总是很高,有什么好的经验? • 客户通常在什么时间提出申告? • …… 15
除非特别必要,并且已经与管理者达成一致, 强烈建议不要把这些专业分析模型引入日常 工作报告中。
8
开始进行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过程及关键操作技能
9
Excel数据分析基本工作流程
展示结果 统计分析 规格化
验证、 指引
收集原 始数据
管理工作
10
原始数据的关键特征
原始数据是数据分析的基础。
原始数据来源于日常工作,是日常工作执行过程中留下来
原始记录填写随意,描述方式或格式不一致;
甘肃电信、甘肃省电信、中国电信甘肃分公司、省公司,几种叫法实际上指的都是同一个公 司,但Excel会把它当成四个不同的公司,张三、张 三 Excel也会当做两个人。 3月10日、10/3、3.10、3月份,都是日期吗?Excel可不会这么想。 合同金额:78、10360,计量单位是万元还是元?
的痕迹——工作记录。 原始数据必须是随着工作的执行同步采集,很难事后补 充。 原始数据的记录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数据分析工作的 可操作性,以及结果的可用性。
客观性
完整性 一致性 二义性
11
数据采集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
采集不足或过度采集;
文字描述过多而数据不足,无法做统计分析,只能当做工作记录用——是文档不是数据表。
充分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以及采集成本。
数据结构一旦定下来,尽量不要有太大变动。
一手的原始数据在成本允许的情况下尽 可能多的采集;
可通过计算获得数据尽量不要在采集阶 段采集。
尽量避免重复采集。
14
数据结构定义示例
管理需求
服务工作的客户满意度?
统计方法
在同一时间段内,客户 满意的数量/服务总量。
过去几年各地区的销售额是多少?
如何获得按年、月进行汇总的结果 • 把“合同日期”拖放到行标签区域; • 选中合同日期列中的任意单元格,右键单击,在快捷菜单中选择“创 建组”; • 选择选择步长为“年”; • 由于年比较少,可以把行标签拖到列标签,使布局更合理。 Excel可以针对日期和数字按照一定的间隔(步长)创建分组,这对日期 敏感型的数据分析很有帮助。数字的分组则可以进行分级汇总统计,试 一试: 按100万为一个等级,统计各地区2006年各等级合同的个数。
右键选择“值 显示方式”可 以在汇总结果 基础上再做一 次计算。
23
统计分析利器——数据透视表
综合练习
2007年各月的签约额是多少,与去年同期 相比,增幅是多少?
应用到的技巧:
日期的分组 筛选 行、列布局 值显示方式的应用 修改列名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总计 签约总额 同比增幅 2006年 2007年 2006年 19,527,135 24,992,274 9,432,741 34,544,634 14,254,293 23,258,874 9,478,932 42,870,582 19,192,605 2,313,666 71,885,706 127,980,030 2007年 27.99% 266.22% 63.17% 352.27% -87.95% 78.03%
业务数据的进一步挖掘和提炼也是数据分析的主要 动力。
发现变化规律 异常捕获 挖掘数据间的潜在关系
6
获取需求的方法
数据分析相关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