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甘肃12次党代会解读(ppt)
甘肃12次党代会解读(ppt)
十二次党代会王三运书记报告精髓
二、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甘肃(2012-2016年)
甘肃省2011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969元,增长13.5%,到2016年达 到翻番 甘肃省2011年度全年实现生产总值5020亿元, 主要经济指标: 1、地区生产总值(GDP) 2、工业增加值 3、固定资产投资 4、地方财政 一般预算收入 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 6、对外贸易(海关进出口总 额) 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8、消费物价指数(CPI) 9、城镇居民人均 可支配收入 10、农牧民人均现金收入 11、外商直接投资(FDI) 12、外汇储备 13、货币存量或流通量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十个基本标准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万 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3、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8000元。4、恩 格尔系数低于40%。5、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0平方米。6、城镇化率达 到50%。7、居民家庭计算机普及率20%。8、大学入学率20%。9、每千 人医生数2.8人。10、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率95%以上。
十二次党代会王三运书记报告精髓
二、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甘肃(2012-2016年)
3、甘肃城镇居民工薪收入比重高于全国平均
全国 绝对额 总收入 工资性收入 经营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14909 10235 941 349 3385 比重 100 68.65 6032 2.34 22.7 绝对额 10859 8140 519 45 2153 甘肃 比重 100 74.96 4.78 0.42 19.83 全国-甘肃 绝对额 4051 2095 422 304 1232 比重 --6.32 1.53 1.92 2.87
一、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2006-2011年)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全 省上下在克难攻坚中勇创辉煌的五年, 是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 最大、社会建设成效最好、人民群众 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 。在自然条件严
酷、生态环境脆弱、瓶颈制约严重的情况 下,我们不仅夺取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 击、抗击特大自然灾害斗争的重大胜利, 取得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更为重 要的是,全省上下在战胜挑战中进一步砥 砺了克难奋进的意志,在加快发展中进一 步打开了思想解放的空间,在奋力赶超中 进一步增强了跨越发展的信心,为转型跨 越、富民兴陇打下了坚实基础,开拓了广 阔前景。
-----甘肃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解读
供应分公司燃料库党支部
解读的主要内容
一、十二届党代会王三运书记报告精髓 二、各界讨论报告情况 (一)省上各界发言要点 (二)金昌市讨论要点 (三)董事长的发言 三、董事长落实报告精神大会上的讲话 四、跨越发展甘肃必然选择(加个人体会)
十二次党代会王三运书记报告精髓
十二次党代会王三运书记报告精髓
二、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甘肃(2012-2016年)
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的原因 甘肃城镇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分析 一、现状 1、甘肃居民收入一直在全国后位徘徊,且排位越来越靠后 近年来,甘肃和全国经济一样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甘肃居民收入一直在全国 后位徘徊。特别是2002年以来甘肃收入在全国排位情况一路下滑,在31个省中的位 次也由2002年的第25位下降到2007年的最后一位。 2002年排在全国后6位的是:甘 肃、黑龙江、宁夏、内蒙古、安徽、贵州,甘肃排第25位,到2007年分别是陕西、 贵州、新疆、青海、黑龙江、甘肃,甘肃在全国的位次后移到最末位。 2 、甘肃与全国收入差距呈逐年扩大态势 甘肃城镇居民收入虽然取得了显著增长,但全国平均水平由于东部发达地区居 民收入快速增长的带动增势更猛,甘肃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逐年拉大。这种差距 不仅表现为绝对值的拉大,也表现在速度的差距上。
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做客中央人 民广播电台
十二次党代会王三运书记报告精髓
二、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甘肃(2012-2016年)
——坚持好中求快取向。
八必 个须 发始 展终 取坚 向持
——坚持“三化”并进取向 ——坚持基础优先取向。 ——坚持开放带动取向。 ——坚持创新驱动取向。 ——坚持绿色发展取向。 ——坚持人才支撑取向。
地区 宁夏 陕西 贵州 新疆 青海 甘肃 2002年(元) 2007年(元) 年均增速(%) 增长量(元)
6067.44 6330.84 5944.08 6898.56 6199.8 6151.44
10859.33 10763.34 10678.4 10313.44 10276.06 10012.34
十二次党代会王三运书记报告精髓
二、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甘肃(2012-2016年)
4、与西部各省区比较 2002年,甘肃城镇居民收入在西部11省区(缺西藏资料)中位第8位,比宁夏、 内蒙古、贵州分别高84元、100.2元、207.36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西部省 区居民收入变化较快,到2007年,甘肃已处于西部各省最后一位,那么我们的幸 福指数低于了十年前的2002.
一、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2006-2011年) 我们身边的变化
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工资水平有所提高 金武高速行将修通、金永高速开始运行 金昌有了飞机场 集团公司新增了三、四厂区 集团公司营业收入超过一千亿元 四号果园、二十七区、恒昌花 园、丽景苑等市区范围越来越 大 要发现 改变享 受改变 那是 杠杠 的
④激活内力同借助外力结合起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拓展发展空间,提供不竭动 力;
⑤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⑥夯实基层基础,严格责任落实,不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 ⑦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十二次党代会王三运书记报告精髓
十二次党代会王三运书记报告精髓
二、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甘肃
金昌怎么办
市 委 书 记 说
重点实施十大工程:一是实施率先实现全面小康建设工程。二是宜居现代金昌 建设工程。三是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及新材料基地建设工程。四是实施千万千 瓦级风光电基地建设工程。五是实施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工程。六是实施 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示范区建设工程。七是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工程,建设千亿 元企业一个、千亿元以上的产业两个,建设千亿元以上的园区。八是实施扶贫 开发建设工程。九是实施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工程。十是实施机 关效能建设工程。 重点打好五张特色牌。一是打好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建设 牌。。二是打好以风光电为主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建设牌。 三是打好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牌。四是打好全国城乡综合配套改革 示范区建设牌。五是打好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牌。打好这 五张特色品牌,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必将会进入快车道。
十二次党代会王三运书记报告精髓
一、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2006-2011年)
①综合实力跃上台阶
综合实力跃上台阶
项目 2006 2011 增长率
生产总值
投资规模 财政收入 粮食总量 节能目标 工业地位
2277
1024
5020
4547 2.17倍 过千万吨 完成
2.204655
4.44043
十二次党代会王三运书记报告精髓
工业化 城镇化 农业现代化
——坚持产业富民取向。
十二次党代会王三运书记报告精髓
二、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甘肃(2012-2016年)
第一,联村联户行动。 深 入 实 施 的 十 大 重 点 行 动
德政民心工程 新能源 新材料 装备制造 旅游 现代服务 农副加工
成 为 新 的 支 柱 产 业
第二,多极突破行动。 第三,项目带动行动。 第四,扶贫攻坚行动。 第五,全民创业行动。 第六,生态屏障行动。 第七,文化提升行动。 第八,效能风暴行动。 第九,和谐构建行动。 第十,先锋引领行动。
十二次党代会王三运书记报告精髓
二、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甘肃(2012-2016年) 五年具体工作
十二次党代会王三运书记报告精髓
二、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甘肃(2012-2016年)
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就是努力实现“三个翻番”、“六个提 升”、“两个接近”、“一个缩小”: “三个翻番”………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和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 “六个提升” ………经济发展质量、人民生活水平、产业发展层次、文化发 展实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 “两个接近” ………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接近西部平均水 平 “一个缩小” ………缩小与全国发展的差距
报 告 的 主 要 内 容 框 架
一、迈出坚实步伐的五年(2006-2011年) 二、科学发展,建设幸福甘肃(2012-2016年) 三、推进经济跨越,实力增强 四、社区和谐,提升人民生活质量 五、文化大省建设,文化发展繁荣 六、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建设,增强发展能力 七、党建科学化,为兴陇提供保障
十二次党代会王三运书记报告精髓
②基础设施实现突破 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扩大内需的重 大机遇,强力推进交通、水利、生态、能 源、通信及城乡公用设施等骨干项目建设, 干成了一批关系长远和全局的大事 高速通车2400公里 改扩建兰州中川、嘉 峪关、敦煌、庆阳、 天水机场;新建金昌、 夏河、陇南机场源自交通铁路新建六条铁路
航空
改新建7座机场
转移性收入就是指国家、单位、社会团体对居民家庭的各种转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间的收入转移。包括
政府对个人收入转移的离退休金、失业救济金、赔偿等 财产性收入,指通过资本、技术和管理等要素与社会生产和生活活动所产生的收入。即家庭拥有的动 产(如银行存款、有价证券)和不动产(如房屋、车辆、收藏品等)所获得的收入。包括出让财产使用权所 获得的利息、租金、专利收入;财产营运所获得的红利收入、财产增值收益等。
12.35 11.2 12.43 8.37 10.63 10.23
4791.89 4432.5 4734.32 3414.88 4076.26 38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