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油藏工程基础及动态分析12

油藏工程基础及动态分析12


204-1338
19-
183187-
40
N39
121032
17133
15N30
11-N23
13-24
无压 降
0

➢(5)试分

析哪些注水

地层可能受

到污染



状图ຫໍສະໝຸດ 1➢(6)试分析产油效果
三区各类储层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
2
➢(7)试分析 可能钻井的地 方
➢剩余油分布图
3
(8)分析层内水淹状况及剩余油分布特点
3100
3113.3psi
3055.3psi
3027.1psi
2900
[psia]
[m3/D]
2700
250 125
0 0
372.78m3/d
10
20
History plot (Pressure [psia], Liquid Rate [m3/D] vs Time [hr])
389.4m3/d
30
内边界条件 + 微分渗流方程 + 外边界条件
解析解
3
试井解释基本微分方程
单相弱可压缩且压缩系数为常数的液 体在水平、等厚、各向同性的均质弹性孔 隙介质中渗流,其压力变化服从如下偏微 分方程(扩散方程):
4
试井解释模型
试井井解释模型由下面三部分组成:
基本模型:油气藏的基本特性 边界条件:内边界条件--井筒及其附近的情况
3
➢(13)涠四段注气分析
WZ12-1-A12b井生产曲线
涠四段注气开发层位生产曲线
A12b井产油量比关井保护前升高 整个油藏产量重新上新台阶
4
➢(14)提液分析
文昌15-1油田新增产措施
5
A1h井生产情况
2010.01.18提液
A1h
2010年1月提液后效果较好,目前生产稳定
6
A4h井生产情况
15
6
➢二、油气田动态分 析
➢ 1.动态分析概念
➢ 2.动态分析方法
➢ 3.实例分析
7
基本方法
17
8
基本方法
18
9
2.1 资料搜集与常规分析 2.2 试井解释方法及其应用 2.3 数值模拟分析及其应用 2.4 产量预测方法
0
2.1资料搜集与常规分析
单井产油量、产液量、含水率、井底流压等数据
7
(9)分析油层能量特点
WZ11-4N-6 压力史曲线
8
(9)分析油层能量特点
9
(10)分析措施效果
2。生产过程中产能变化分析 单井井产量递减曲线分析
q
➢作 业
t
0
(11)分析油层是否损害
邻井动态对比 分析具有相同地层条件的邻井产量递减规律,以确定油层是 否损害
q
t
1
(12)注水分析
尽管B16长时间处于关井保护状态, 但是地层压力仍然持续降低,说明与 5井区主体部分是连通的。
数产 值量

模预
料 搜
油田日产油、年产油量、综合含水率、采出程度等数据
拟测


单井测试:一般包括拉井下压力梯度及压力恢复测试,

需要获取压力、温度数据及日产量数据等等


1
2.1资料搜集与常规分析






某油田:
开 发 井:4口水平井
动用探明储量:**×104m3
目前累积采油:**×104m3
油藏工程基础及动态分析12
2
➢黑箱一个,没有任何信息, 猜想箱里有什么 ?
➢黑色系统:没有任何信息,去预测
3
➢箱里有部分信息, 猜想箱里有什么 ?
➢灰色系统:有部分信息,去预测
4
➢箱子全透明, 猜想箱里有什么 ?
➢白色系统:有全部信息,去预测
5
一、动态分析的基本常识
(一)什么是动态分析
油田开发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认识和调整的过程。 油藏投入开发后,油藏内部诸因素都在发生变化: 油气储量变化、地层压力变化、驱油能力变化、油 气水分布变化等。
推进过快易出现水淹区块,故不
建议采取措施加速开采。
9
ZJ1-4油组A2H井数模分析
A2H井数模研究:
➢ 经数值模拟认识到A2H井因水平井
A2H
末端距离油水界面较近,且数值模拟表
现为水平井末端较早见水,故建议先对
水平井末端实施堵水后再考虑增油措施

0
数模法产量预测
A1H
A2H
1
数值模拟法2011年产量预测
5
1.2 产量构成法
➢调整井工作量多的油田
➢递减断难选择 ➢油田产能受调整井工作量影响大
6
1.2 产量构成法
➢1、完成产量构成
图 XJ24-3产量构成图
7
1.3 综合递减法
8
二、水驱曲线法
➢HZ32-3
9
➢4 类比法
➢已投产未递减油田 ➢含水与采出程度类比法
➢类比递减率法
0
➢4 类比法
➢分批投产油田产量估算 ➢BZ25-1/S油田产量估算
0 残余油饱和度 可动油饱和度
3-15-更30井多功能测井解释结果(55层,复合韵律层)
6
(8)分析层内水淹状况及剩余油分布特点 3)相对均质油层水淹程度较均匀
微电极
0
105
50
100
0
渗透率(10-3μm2)
——含水饱和度 ------束缚水饱和度
0
残余油饱和度 可动油饱和度
2-19-40井多功能测井解释结果(51层,均质层)
➢考虑A平台投产后产量增加8万方,产量累计达到173万方
1
➢4 类比法
➢钻后储量变化较大的油田
➢LD10-1/4-2/5-2油田产量估算
2
综合递减法产量预测实例
启泵提液
拟合时间段:
200908至201008

预测时间段:
201101至201112

拟合类型:指数递减;
递减率:0.0452
3
产量风险及潜力分析
17-N39
258
19-351
19-39
537
12-1032
241
183 180 659 17-133
689
763
167 82195-N30
411
444
180
835
297
13-24
11-N23
液面在井口
三区压降分布柱状图
9
➢(4)试分 析注水效果 及各井受效 情况
0--3.9MPa
GD1311
19-
2010.01提液
A4h
2010年1月提液后效果较好
7
➢提 液
A5井提液
8
A6井生产情况
提液
A6
·
2010年1月已经提液,提液效果较好
9
➢(15)动态分析Wen13-2-A20H1井情况
0
➢A 1 ➢A 2 ➢A 7 ➢A
8
1
➢Wen13-2-A20H1井ZJ2-1U油组压力恢复解释结果(2011年1月)
11
2
平面矛盾
30%
90%
B05
12
3
层内矛盾
层内矛盾:指同一油 层内部纵向的物性差 异,造成注入水在油 层内垂向上的不均匀 分布和推进,影响油 层水洗厚度和驱油效 率提高。
13
4
油井措施
14
5
注水井措施
注水井措施大至分为以下类型: 改善注水:调剖/调驱、细分注水 增加注水:增压注水、酸化、压裂等
采出程度:13.54%
综合含水:26.82%
2
2.2 试井解释方法及其应用
常规试井分析包括压力降落测试、压力恢复试井、双 重介质油藏试井等等;现代试井分析包括DST测试、干扰 试井、脉冲试井、数值试井等等。在生产油气田主要用到 压力恢复试井及钢丝作业中的井筒压力梯度测试。
➢基本理论:
质量守恒定律 达西定律 状态方程
A3H
ZH1-1L油组
ZJ1-4油组
5
➢二、油气田动态分 析
➢ 1.动态分析概念
➢ 2.动态分析方法
➢ 3.实例分析
小层渗透率等值图
6
➢(1)说明哪区生产井可能产量较高 ?
K>1000 500<K<1000 200<K<500 0<K<200 K=0
7
➢(2)说明哪区生产井可能产量较高 ?
三区油井油量柱状图
7
8
层间矛盾
涠洲12-1油田中块油藏剖面示意图
88
9 A4井
层间矛盾
D
E
上层系
F
G
I
中层系
99
0
层间矛盾
10 10
1
平面矛盾
由于油层性质在平面上的差异,引起注 水开发后同一个油层的各井之间地层压力有 高有低、见水时间早晚、含水上升速度有快 有慢,因而相互制约、干扰、影响油井生产 能力的发挥。
而B15实施增压注水后,B16产量仍 然很低,又说明受效很慢,连通性不 是很好。
➢B16与主体连通性差,处于低水 平稳产
➢关井保护
➢关井 保护
2
(12)注水分析
➢B9、B10生产气油比与B15井注水响应情况
➢B9、B10生产气油比与B15注水量响应情 况表明其连通性好。 ➢B10井暴性水淹,含水突升,日产量低 ➢B9井有见水前兆,压力、产量、气油比 下降较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