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培训课件讲述
3、云瑞8号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2)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以
每亩3800-4000株左右为宜;(3)合理施肥,适时追肥; (4)及时防治病、虫、鼠害,尤其应注意防治苗期地下 害虫及后期病虫害;(5)适期收获,妥善保存。
4、云瑞21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2)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以
每亩3800-4000株左右为宜;(3)合理施肥,适时追肥; (4)及时防治病、虫、鼠害,尤其应注意防治苗期地下 害虫及后期病虫害; (5)适期收获,妥善保存。
5、云优47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2)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以
每亩3800-4000株左右为宜;(3)合理施肥,适时追肥; (4)及时防治病、虫、鼠害,尤其应注意防治苗期地下 害虫及后期病虫害; (5)适期收获,妥善保存。
(15)蛴螬
生活习性 发生规律 防治办法
(16)地老虎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危害特点 防治措施
(17)玉米红蜘蛛
发生特点 防治技术
(18)玉米蓟马
危害症状 生活习性 防治方法
(19)玉米蚜
为害特点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防治方法
(20)玉米象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危害 防治方法
(二)主推技术
1、因地制宜选用良种 2、精细整地 3、合理施肥:(1)施足底肥;(2)配方施肥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1)适时播种;(2)合理密
植
5、加强田间管理,确保增产增收: (1)苗期管理:①查苗补苗;②间苗定苗;③追肥中耕;
④防治虫害。
(2)穗期管理:①重施攻穗肥;②科学排灌;③防治虫 害。
1、主要种植品种:会单4号、兴黄单892、海禾1号、路单 8号、宣黄单8号、宣黄单4号、长城799、海禾2号、云瑞 8号。
2、主要栽培技术:净种玉米以直播为主,多采用等行距 种植或宽窄行种植,种植密度一般在3500-5000株。部 分地区采用地腊直播或育苗移栽技术
四、云南省的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
(9)小翅雏蝗
分布与危害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防治方法
(10)宽须蚁蝗
分布与危害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防治方法
(11)亚洲飞蝗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防治方法
(12)大垫尖翅蝗
形态特征 分布与危害 防治方法
(13)蝼蛄 防治方法
(14)金针虫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防治措施
(3)花粒其管理:①巧施粒肥;②灌水与排涝;③防虫 防鼠。
6、适时收获
五、主要病虫害和防治技术
(一)玉米灰斑病 1、症状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3、防治办法
(二)玉米小斑病 1、症状
2、发病规律 3、防治办法
(三)玉米大斑病 1、症状
2、发病规律 3、防治办法
(四)玉米纹枯病 1、症状
2、发病规律 3、防治方法
(五)玉米丝黑穗病 1、症状
2、发病规律 3、防治方法
(六)玉米青枯病 1、症状
2、发病规律 3、防治方法
(七)玉米螟 1、卵
2、雌虫
六、其他补充说明 (一)我国玉米分布情况
(二)病虫害 1、病害与防治 (1)玉米干腐病 症状
发病规律 防治方法
(一)主推品种 1、云瑞88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2)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以
每亩4500株左右为宜;(3)合理施肥,适时追肥;(4) 及时防治病、虫、鼠害;(5)适期收获,妥善保存。
2、云瑞6号 栽培要点:(1)适时播种;(2)合理密植:种植密度以
每亩4000株左右为宜;(3)合理施肥,适时追肥;(4) 及时防治病、虫、鼠害;(5)适期收获,妥善保存。
防治方法
(8)玉米茎腐病 症状
分类 防治依据及方法
(9)玉米黑粉病 症状
防治依据及方法
2、虫害与防治 (1)甜菜夜蛾
发生规律、危害特点 防治要点
(2)粟灰螟
为害特点 生活习性 防治方法
(3)粟茎跳甲
分布与危害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防治方法
(4)叶蝉
形态特征 发生规律 防治方法
(5)赤须盲蝽
形态特征 为害特点 生物学特性及发生消长规律 防治方法
(6)苜蓿夜蛾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分布为害 防治方法
(7)西伯利亚蝗
分布与危害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防治方法
(8)狭翅雏蝗
分布与危害 形态特征 生活习性 防治方法
6、路单8号 栽培要点:亩种植密度3800-4200株,应使用包衣种,
防治虫害,增施农家肥,亩施普钙40kg,亩施钾肥510kg,追亩施氮肥40-50kg 。
7、宣黄单4号 栽培要点:一般净种最佳密度300-3500株/亩,玉米马
铃薯双行套种适宜密度为2800-3000株/亩;施肥管理方 面须施足底肥(一般亩施1500kg以上农家肥,20-30k 普钙),可见7-8叶亩追20公斤碳铵作苗肥,大喇叭口期 亩施40kg尿素作穗肥 。
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 建设示范县农技人员培训
第二章 玉米产业
一、云南省的玉米种植区
二、云南省各地的优势和特色品种
滇中、滇东北玉米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是高产优质饲料 玉米生产的重要区域。
滇南常年种植鲜食甜、糯玉米,反季种植鲜食甜、糯玉米 是这一区域的最大优势。
三、云南省的主要种植品种和主要栽培技术
(2)玉米粗缩病 症状
发病原因 综合防治
(3)玉米条纹矮缩病 症状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发病因素 防治方法
(4)玉米矮花叶病 症状
防治措施
(5)玉米炭疽病 症状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防治方法
(6)玉米பைடு நூலகம்斑病 症状
发病特点 防治方法
(7)玉米锈病 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