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的当代中国家庭变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我国的传统社会正处于巨大的变迁之中,而作为人类社会基本细胞的家庭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变。
与此同时,我国亦由一个传统的以农业为主的社会加速向城市社会转型。
城市,作为先进生产方式的代表,经济、政治、文化的集中点,必将在整个社会中发挥出更为重要的主导作用。
在这社会发生巨大变迁之际,我国社会的婚姻与家庭,尤其是城市中的婚姻与家庭所存在的变化及其引发的问题,以引人瞩目的态势日益凸显出来。
把家庭变革置于社会转型的历史大背景下进行研究,依据社会变迁来分析家庭变革,再透过家庭变革揭示出社会变迁的深度和广度,这不仅对解决人们的实际生活问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会转型和家庭变革1.什么是社会转型?就当代中国而言,它是指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由以农业经营为主向以非农经营为主、以农村人口为主的社会向以城市工商业人口为主的社会的转化。
西欧国家的这一转变始于18世纪末期的工业革命,至19世纪末、20世纪初,多数国家已经完成这一转变。
中国社会的真正转型则是在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下,20世纪80年代中期显露端倪,现在尚处于转型的初期。
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
一个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社会结构变动,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三是社会形态的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
2.什么是家庭变革?家庭变革可从多个角度认识。
但若将其与社会转型结合起来,在我看来,最能体现家庭变革的内容是家庭成员的生存方式、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结构等。
家庭成员的生存方式是家庭存在和维系的核心问题;家庭成员关系主要指具有血缘表现的亲子关系、兄弟关系,具有姻缘形式的夫妇关系,以及婆媳关系等扩展表现;家庭结构指同一时期、同一地区各种家庭的类型特征和构成比例。
3.是什么推动了家庭变革?自英国工业革命以来,由科技发展带来的工业化,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同步变迁的现代化浪潮,讲人类社会一步步从农业文明推向工业文明,又从工业文明推向后工业的信息文明。
中国在这股现代化浪潮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
二十多年来的“改革”与“开放”就像两个历史巨轮,把中国迅速从农业社会推向工业社会,从计划经济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而引起社会生活的各个阶层无不发生转型性变革。
人类社会发生着今天大变革,作为社会基础细胞的家庭不可能原地不动。
美国学者摩尔根有一句名言:“家庭是个能动的要素,它从不停止在一个地方,而是随着社会有低级阶段发展到高级阶段,而从低级形态发展到高级形态。
”在当今现代化浪潮席卷全球的时代,家庭变革已不是某一个国家和民族的事情。
它最先起于西方发达国家,然后由西方向东方蔓延,60年代之后波及到一切从事现代化建设的国家和民族之中,演变成了全球性的家庭巨变。
中国的家庭变革,就是在这场全球性家庭巨变的高潮中发生的,并成为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中国的家庭变革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是现代化过程中的社会转型,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经济制度、政治体制,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等各个方面的变化,则是它的根本原因。
二、当代中国家庭的全面变化1.家庭观念的迅速更新与择偶观的改变所谓“家庭观念”,就是人们对家庭整体及其各个方面的评价观念,也就是人们的价值观念在家庭方面的具体表现。
人们的价值观念,是文化的核心内容。
人类漫长的历史足迹告诉我们,家庭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文化的产物。
任何国家、任何历史时期的家庭,都具有时代的与民族的文化特点,家庭的文化特色与其他社会群体相比,表现得十分鲜明,从而构成独特的家庭文化圈。
家庭观念既是社会文化的产物,又是家庭文化圈的集体体现。
因此,家庭观念的变化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社会现象,它同社会转型期的变迁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人的家庭观念发生了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大变化。
自从工业经济把社会生产从家庭中分离出来,家庭逐渐丧失了社会的中心地位。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每个人都能凭借自己的知识、才能,求得职位的升迁和生活的富裕,不再依赖家庭。
而且商品的自由竞争和等价交换,不断培植着人们的独立自主。
人们开始以鲜明的主体精神出现在家庭中,追求个人在家庭中的独立地位和自主发展,注重个人权利和人格尊严,要求家庭重视其每个成员的需求和利益。
由此,形成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家庭观念。
现代家庭观念有两个突出特点:第一,它把人的需要看得至高无上,把满足每个成员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视为家庭活动的根本目的。
第二,它把个人在家庭中的独立地位、自主权利和个性的自由发展,看得十分重要。
家庭观念从“以家为本”向“以人为本”的转化,体现着家庭观念变革的时代性,也是家庭观念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家庭观念中,择偶观与我辈息息相关,所以我想谈一下择偶观的改变。
传统的择偶观的特点十分鲜明,就是注重对方的家庭条件。
无论是数千年的中国农业社会,还是建国初期的三十年间,人们择偶一般都是把家庭出身、政治面貌、经济条件、社会关系等作为主要标准,这是“以家为本”的传统家庭观在择偶方面的反映。
相反,现代择偶观则是注重本人条件,把对方的个人素质摆在主要位置,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现代家庭观的特点。
80年代以来,伴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家庭的改革,人们的择偶观迅速由注重家庭条件向注重个人条件转化。
2.家庭关系的日趋平等这一变化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夫妻关系的平等化,另一个则是亲子关系出现了时代新特点。
首先说一下夫妻的日趋平等化关系。
夫妻平等的真实涵义,是权利、义务的平等,人身、人格的平等。
中国传统家庭中夫权的强大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可是,随着妇女的广泛就业和夫妻经济地位的日趋平等,丈夫的收入已不是家庭经济开支的唯一来源,这就从根本上动摇了丈夫在家庭中的统治地位。
妻子争取到了与丈夫平等的家庭财产权并获得了与丈夫平等的家庭事务决策权,同时妻子获得了人身、人格、家务劳动等与丈夫平等的权利。
其次,我们来讲一下亲子关系的变化。
在传统的家长制家庭中,亲子关系的典型模式是“父尊子卑”,其中蕴含着强大的夫权,在这种传统的家庭模式中,子辈对长辈是绝对服从的关系。
而现如今,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已到了应该彻底反思和重新认识亲子交往方式的时候了。
往昔父母靠血缘、亲情、辈分等自然权威与子女相处的方式已遭到了无情的挑战,如今许多家庭中出现了亲子之间难以沟通的,甚至出现矛盾冲突,多半归结于对这种挑战的难以应付。
现在,有些家庭,尤其是城市中的知识分子阶层,正在努力建立一种亲情加友情的新型亲子关系。
从我个人经验来看,这样做,父母不但没有丧失权威,反而能与子女更加顺畅地沟通,从而与下一代达成良好的共识,在我自己的家庭中,当我的父母与我意见不同时,他们会像朋友一般与我交流,这并没有使我感觉到来自长辈或者说来自父权的压力,与父母也能很好地沟通,同时,他们也会参考我的意见,这一点能让我在家庭中的价值得到发挥。
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一种姿态,更主要的是社会进步使人不得不做出的一种选择,也是社会发展的一种趋势。
3.家庭结构的变化当社会结构从农业文明跨入工业文明之际,家庭变革最集中,最深刻的表现,是家庭结构的大变化。
那么,什么是家庭结构?家庭结构,就是家庭内部关系的排列组合方式。
家庭内部关系包括本质关系和人际关系两部分。
家庭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的大变革,首先是从婚姻性质的变化开始的。
家庭来源于婚姻,由婚姻而形成,并以婚姻为直接依据。
因此,婚姻的变化,会直接导致家庭的变化。
当今家庭变革中,婚姻的变化最为突出,也最为剧烈。
它正从“以经济条件为基础”的传统婚姻,向“以爱情为基础”的现代婚姻转化。
从前,婚姻多以“包办婚姻”、“一夫多妻”等传统婚姻方式进行的。
到了建国初期,在社会解放思潮的鼓励下,人们掀起来一股反对封建包办婚姻,男女自由恋爱的热潮。
两性之间的爱情,是在社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越是在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大城市,人们越看重爱情;越是文化层次较高的人群,越追求爱情。
其次,除了婚姻性质的改变以外,血亲关系也在日益变化。
改革开放后,中国家庭的深层次变革,即由家庭本质关系的性质变化,进而发展为组合方式的变化。
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频繁流动不断冲击着家庭的血亲纽带,人们的血亲关系日趋削弱,开始在家庭的核心结构中从主要地位降到次要地位。
4.家庭生活方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的科学概念,是人们在一定生产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态和行为特征的总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要换一种活法”,就是要改换或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人们感受最深的是中国人的家庭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
变化的总体趋势是从保守、落后、封闭的传统生活方式,走向科学、文明、健康、开放的现代生活方式。
中国人确实在家庭生活中“换了一种活法”。
我认为,家庭生活方式的变化,归根到底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家庭经济收入明显提高,因此家庭生活方式也得以改变,大幅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新时代,人们消费观念在日益跟新,消费水平在提高,消费结构在优化,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的各个方面大变样,这表现在饮食营养化、穿着时装化、住宅舒适化、家用电器高档化等等,这一切都在说明人们的生活正朝着健康、文明、科学的方向发展着。
当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基本满足之后,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迫切了。
相比以往,现代社会的闲暇时间日益增多,这为人们的精神文化需要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也使得家庭文化活动空前活跃起来,并提高了人的素质,改善人们个性方面的发展。
三、变革中的家庭遭遇危机重重1.现代婚姻裂变当今的家庭变革,意味着一夫一妻制,家庭经过了数千年的男性统治的历史发展之后,正向着两性平等演变。
它每前进一步,就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两性的激烈冲突。
其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夫妻冲突。
那何以造成夫妻的矛盾冲突呢?有以下几个原因:其一,是男女本质上的差异造成的,比如不同的家庭环境而形成的生活习惯和个性差异、文化素养、个人经历、社会地位的不同等,其二,是人们对婚姻的期望过高,而现实的婚姻质量较低。
在婚前,现代社会的人们较重视“以爱情为主位”的婚姻,在爱情不能成为婚姻的唯一基础,物质也是婚姻生活中占据重要位置的部分,当物质条件不能支撑“以爱情为本位”的婚姻时,实际生活中的婚姻的质量也不会太高,这也是造成夫妻矛盾的原因之一。
在生活中,这些原因都是能够导致夫妻矛盾紧张化、尖锐化,从而使夫妻冲突成为最普遍的社会现象。
夫妻冲突与离婚有着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