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超声波驱虫器实验论文
一:【论文摘要】
在日常生活中,尤其是夏季,人们总会遭遇蚊虫叮咬,主要是蚊子,由此产生了各式各样的驱虫设备,其中超声波驱蚊器不但环保节能而且对人体无害。
根据生物学基本原理,设计了此电子变频线路,模拟各种雄蚊翅膀抖动的声波(雄蚊所发21-23KHZ超声波),吸血的雌蚊听到上述声波,便会立即逃走,从而达到驱除蚊虫的目的。
此电子驱虫器电路,主要由NE555和CD4017构成时钟振荡器、计数器和多谐振荡器,由扬声器和三极管构成发生设备,从而可以产生频率范围为23~64KHz的超声波(分为10个频段),能有效驱除蚊子、蟑螂、苍蝇、跳蚤、老鼠等害虫。
【关键词】电子变频线路模拟声波驱除蚊虫。
二:【工作原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超声波驱蚊器已成了人类不可缺少的小家电,它不但环保节能而且对人体无害。
经本小组实验期间查阅资料得知超声波驱蚊器有以下特点:超声波驱蚊器的工作方式可分为点频式(固定频率)、扫频式:(频率是变动的有变频式之称)和合成式:(把几种频率合成在一起有调频式之称)。
工作机理均为雄蚊式:(叮人的一般是怀孕期的雌蚊,听到雄蚊所发21-23KHZ超声波就会避开)蝙蝠式:(蚊子对天敌蝙蝠所发26-28KHZ超声波也异常恐惧)蜻蜓式:(蚊子对天敌蜻蜓所发出的5K-10KHZ的声波十分恐惧)噪音式等,电路如图所示∶该电路能发射超声波,其频率范围为23kHZ~64kHZ,NE555双时基电路中,第一个时基电路接成频率可调的(1~3Hz)无稳态多谐振荡器,第二个时基电路接成无稳态多谐振荡器,但它具有大约45kHz
的固定振荡频率,23kHZ~64kHZ的频率范围,是通过C2(C2为第一个时基电路的定时电容器)两端电压耦合到(经T)第二个时基电路的控制电压端(11脚)来实现的,辐射超声波的元件是压电高音喇叭。
经科学研究发现昆虫对超声波有不同程度的恐惧,本小组采取超声波驱蚊器,超声波驱鼠器,超声波驱蟑器的核心技术,及昆虫害怕超声波这一特点,设计了此款超声波驱虫器。
本机发出的超声波声压远离人类的耳朵听觉范围,对于人类及家庭宠物,不会造成任何伤害。
三:【实验内容】
该电子驱虫器电路由时钟振荡器、计数器、多谐振荡器和音频输出电路组成,如下图所示。
时钟振荡器由时基集成电路IC1和有关外围元器件组成,该电路产生1Hz时钟信号从IC1的3脚输出后,直接加至IC2的14脚 (CLK)。
多谐振荡器由时基集成电路IC3和有关外围元器件组成,它用来产生23-64kHz的超声波信号。
计数器由集成电路IC2、二极管VD1-VDlO和多只阻容元件组成。
IC2是COMS十进制计数器集成电路,他具有10个解码输出端 (YO-Y9),在工作时各解码输出端轮换输出高电乎,通过外接的二极管 (VD1-VDlO)和电阻器 (R4-R13)去控制IC3,产生l0个连续的频率信号 (其中R9决定64kHz 频率,R7决定23kHz频率,其余各电阻器决定23-64kHz范围内的其他频率)。
音频输出电路由晶体管V和扬声器BL等组成。
IC3的3脚输出的超声波信号,经V放大后,通过BL发出超声波。
(1)元器件选择:
电阻器全部选用1/4W碳膜电阻器。
Cl-C3选用耐压值为16V的铝电解电容器;C4选用瓷介电容器。
VD1-VDll均选用1N4148型开关二极管;VDl2选用lN4007型整流二极管。
V选用S805O或C8050型中功率硅NPN型晶体管IC1和IC3均选用NE555型时基集成电路;IC2选用CD4017型数字集成电路。
(2)调试方法:
整个电路安装完毕后,可在电容器C4两端并接一只0.047μF涤纶电容器,使多谐振荡器的工作频率降低至人耳能听到的音频信号频率 (2OHz-2OkHz)。
若接通电源后,扬声器中能输出频率每秒钟均变化的音频信号,则说明该电路工作正常,将0·047μF电容器焊下即可。
四:【结论】
经过本次对超声波驱虫器的实验研究,从实际上,我们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和严谨性。
经过了几次的失败,我们最终得到了“特殊的变频电路可以模拟蚊虫翅膀抖动的声波驱除蚊虫”的结论,在实验研究中,我们得知蚊虫对频率在26-28KHZ声波具有很强的反感性,但对于人耳是不可能听到这么高频率的声波的,所以,经过我们上网查阅资料了解到在C3两端并上一0.047µf的涤纶电容器,即可使多谐振荡器的工作频率降低至人耳能听到的音频信号频率 (20Hz-20kHz)。
再将这种音频信号通过导线送入扬声器,进而可听到此驱虫器发出的声音。
虽然,这次的实验研究
经历了很多次的失败,也只是仅仅利用在教学上,但是,我们从中学到了很多,了解了很多,不只是理论知识,更多的是那种永不放弃的精神,我想,这种教学式的实验研究对我们当代大学生还是很有必要的,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类似实验!五:【参考资料】
《数字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