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与检测实验指导
实验一薄层色谱法测定食品中山梨酸
1原理
样品酸化后,用乙醚提取山梨酸。
将样品提取液浓缩,点于聚酰胺薄层板上,展开。
显色后,根据薄层板上山梨酸的比移值,与标准比较定性,并可进行概略定量。
2试剂
1)异丙醇。
2)石油醚:沸程:30~60℃。
3)乙醚: 不含过氧化物。
4)氨水。
5)6N盐酸: 取100mL盐酸,加水稀释至200mL。
6)无水乙醇。
7)聚酰胺粉:200目。
8)可溶性淀粉
9)山梨酸标准溶液:精密称取0.2000g山梨酸,用少量乙醇溶解后移入100ml容量瓶中
并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2mg山梨酸。
10)展开剂:异丙醇-氨水-无水乙醇(7:1:2)。
11)显色剂:0.04%溴甲酚紫的50%乙醇溶液,用0.1N氢氧化钠溶液调至pH=8。
12)4%氯化钠酸性溶液:于4%氯化钠溶液中加少量6N盐酸酸化。
3 仪器
喷雾器,层析缸,玻璃板:5×18cm。
4操作方法
4.1样品提取:
称取5ml事先混合均匀的样品,置于带塞量筒中,加1ml 6N盐酸酸化,用10ml乙醚提取,振摇1min,将上层醚提取液吸入另一个烧杯中。
用6ml 4%氯化钠酸性溶液洗涤两次,静止15min,用滴管取乙醚层1.5ml置于1ml EP管中, 在约40℃的水浴上挥干,加入0.10ml乙醇溶解残渣,备用。
4.2测定
4.2.1聚酰胺粉板的制备:称取1.6g聚酰胺粉,加0.4g可溶性淀粉,加约15ml水,研磨3~5min,立即倒入涂布器内制成10×18cm、厚度0.3mm的薄层板两块,于室温干燥后,于80℃干燥1h,取出,置于干燥器中保存。
4.2.2点样:在薄层板下端2cm的基线上,点样,同时点山梨酸标准溶液。
4.2.3展开与显色:将点样后的薄层板放入预先盛有展开剂的展开槽内,展开槽周围贴有滤纸,待溶剂前沿上展至10cm,取出挥干,喷显色剂,斑点成黄色,背景为蓝色。
样品中所含山梨酸的量与标准斑点比较定量。
实验二食品中甲醛的定性检测
1 原理
甲醛与盐酸苯肼在酸性情况下经氧化生成红色化合物,与标准系列比较定量。
2 试剂
1)样品蒸馏液
2)4%盐酸苯肼溶液:称取固体盐酸苯肼0.2g溶于水中,稀释至5mL(现用现配)。
3)5%亚硝基亚铁氰化钠溶液:称取固体亚硝基亚铁氰化钠0.25g溶于水中,稀释至5mL
(现用现配)。
4)10%氢氧化钾溶液:称取固体氢氧化钾10g溶于水中,稀释至100mL。
5)5%三氯化铁溶液:称取固体三氯化铁0.25g溶于水中,稀释至5mL。
(现用现配)。
6)磷酸溶液(10%):移取磷酸10mL,用水稀释至100mL。
3操作方法
3.1 样品处理
3.2 亚硝基亚铁氰化钠法
移取蒸馏液5mL,置于试管中,加入固体盐酸苯肼1~2小粒,振荡溶解,加入新配的5%亚硝基亚铁氰化钠溶液3滴~5滴,再加入10%氢氧化钾溶液3滴~5滴,溶液如果呈蓝色或灰蓝色,表示有甲醛。
3.3 三氯化铁法
移取蒸馏液5mL,加入新配的4%盐酸苯肼溶液1mL及5%三氯化铁溶液3滴~5滴,加入盐酸使呈酸性,溶液如果呈红色,表示有甲醛。
实验三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格里斯试剂比色法)
1 原理
样品经沉淀蛋白质、除去脂肪后,在弱酸性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重氮化后,在与N-1-萘基乙二胺偶合形成紫红色染料后,与标准比较定量。
2 试剂
实验用水为蒸馏水,试剂不加说明者,均为分析纯试剂。
1)氯化胺缓冲液lL容量瓶中加入500ml水,准确加人20.0ml盐酸,振荡
混匀,准确加入50ml氢氧化铵,用水稀释至刻度。
必要时用稀盐酸和稀氢氧
化铵调试至pH9.6~9.7。
2)20g/L氢氧化钠溶液称取20g氢氧化钠用水溶解,稀释至1L。
3)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称取10g对氨基苯磺酸,溶于700ml水和300ml冰乙酸
中,置棕色瓶中混匀,室温保存。
4)0.1%N-1-萘基乙二胺溶液称取0.lg N-1-荼基乙二胺,加60%乙酸溶解
并稀释至100ml,混匀后,置棕色瓶中,在冰箱中保存,一周内稳定。
5)显色剂临用前将0.1%N-1-萘基乙二胺溶液和对氨基苯磺酸溶液等体积混
合。
6)亚硝酸钠标准溶液准确称取250.0mg于硅胶干燥器中干燥24h的亚硝酸钠,
加水溶解移入500ml容量瓶中,加100ml氯化胺缓冲液,加水稀释至刻度,混
匀,在4℃避光保存。
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500ug的亚硝酸钠。
7)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临用前,吸取亚硝酸钠标淮溶液0.5ml,置于50ml容量
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5.0ug亚硝酸钠。
3仪器
分光光度计
4操作方法
1.样品处理
2. 亚硝酸盐标准曲线的制备吸取0,1.0,2.0,4.0,6.0,8.0,10.0ml亚硝酸钠标准使用液(相当于0,5,10,20,30,40,50ug亚硝酸钠),分别置于50ml容量瓶中。
于标准管中分别加入9ml 氯化胺缓冲液,加5m1 60%乙酸后立即加入10ml显色剂,加水至刻度,混匀,在暗处静置25min,用1cm比色杯(灵敏度低时可换2cm比色杯),以零管调零点,于波长550nm处测吸光度,绘制标准曲线。
3. 样品测定:吸取10.0ml样品处理于25ml带容量瓶中,其它操作同上。
(六)结果计算
实验四碱性乙醚提取法测定食品中脂肪
食品中的脂类主要包括脂肪(甘油三酯)和一些类脂质,如脂肪酸、脂、糖脂和固醇类食物中的脂类95%是甘油三酯,5%是其他脂类。
人体贮存的脂类中,甘油三酯高达99%。
脂类的共同特点是具有脂溶性,不仅易溶解于有机溶剂,还可溶解其他脂溶
性物质如脂溶性维生素等。
人类膳食脂肪主要来源于动物的脂肪组织和肉类以及植物的种子。
动物脂肪相对饱和脂肪酸和单个不饱和脂肪酸多,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少。
植物油主要不饱和脂肪酸。
本法适用于各种液壮乳(生乳、加工乳、部分脱脂乳、脱脂乳等),各种炼乳、奶粉、奶油及冰淇淋等能在碱性溶液中溶解的乳制品.也适用于豆乳或加水呈乳状的食品本法为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FAO/WHO)等采用,为乳及乳制品脂类定量的国际标准法。
1.原理:利用氨-乙醇溶液破坏乳的胶体性状及脂肪球膜,使非脂成分溶解于氨一乙醇溶液中,而脂肪游离出来,再用乙醚一石油醚提取出脂肪,蒸馏去除溶剂后.残留物即为乳脂肪。
2.试剂:25%氨水(相对密度0。
91);96 %乙醇;乙醚(不含过氧化物);石油醚(沸程30~60℃)。
3.仪器:抽脂瓶:内径2.0~2.5 cm,容积100 ml。
4.测定方法:取一定量样品(牛奶吸取10.00ml;乳粉精密称取约1g用60℃10 ml水,分数次溶解)于抽脂瓶中,加人回.25 ml氨水,充分混匀置60℃水浴中加热5 min,再振摇 2 min,加人10 ml乙醇,充分摇匀,于冷水
中冷却后,加人25 ml乙醚,振摇半分钟,加人25 ml石油醚,再振摇半分钟,静置30 min,待上层液澄清时;读取醚层体积,放出一定体积醚层于一已恒重的烧瓶中,蒸馏回收乙醚和石油醚,挥干残余醚后,放人100~105℃烘箱中干燥回1.5h,取出放人十燥器中冷却后称重,重复操作直至恒重。
6、说明:
(1)操作时加人乙醇,使乙醇溶解物留在溶液内。
(2)加人石油醚可使乙醚不与水混溶,而只抽提出脂肪。
石油醚还可使分层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