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新课标
4.课程评价上 从单一的针对语言知识掌握程度的知识性测试 向关注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多样化评价方法 的转变。评价的内涵、标准和方式都发生了重大 变革。从一次性的终结性考试向终结性与形成性 相结合的评价方式的转变,更注重学生在学习过 程中的进步,采用更加全面公平的评价方式,使 评价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和教师改进教学。
Howard Gardner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
1. 智力是在单元或多元文化环境中解决问题并 创造一 定价值的能力;
2. 智力是一整套使人们能够在生活中解决各种 问题的能力;
3. 智力是人们在发现难题或寻求解决难题的方 法时不断积累新知识的能力。
Howard Gardner 认为,我们的智力是多元的。 智力不是单一能力,而是一组能力。每个学生都在 不同程度上拥有上述九种基本智力。教育的起点不 在于一个人有多么聪明,而在于怎样变得聪明, 在 哪些方面变得聪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拥有不同的 九种多元智力,这九种智力代表了每个人不同的潜 能,这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的发展 出来。而要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坚持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以教学为主线, 以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为主旨。
detailed and operational statements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elements)。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涵盖了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两层内 容:理念、性质、功能、目标(总体与分级)、内容、方法、 实施建议等。比以往的“大纲”理论基础更深,结构更全面, 内容更广泛,指导性更强。
2)语言目标与非语言目标的结合。《课程标准》将 课程目标从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 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综合描述。这说明 《课程标准》既设置了语言目标,也设置了非语 言目标,即语言学习过程产生的非语言结果。二 者的结合,对学生进行全人的教育。坚持“面向 全体学生,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 础”的核心思想,使学生通过外语学习和其它各 学科共同构建健康完整的人格和优秀的品质,还 要使每个学生具有终生学习英语或其它外语的能 力。
2)外语学习对个人与社会的意义 ·外语学习有利于促进个人发展,有利于心智 发展,特别是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为不同的语言能够促进不同思维的发展,使 学生的思维发展得更加成熟; · 用外语进行交流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社会中公 民必备的技能之一。
2. 英语学习观
如何使外语学习更有效。要鼓励学生在教师的 指导下,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 方式,发现语言的规律,逐步掌握语言知识和技 能,不断调整情感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 自主学习能力。英语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在教 师的指导下构建知识、发展技能、活跃思维、展 现个性和拓宽视野的过程。培养三个方面的能力:
6.原有的课程评价过于强调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的评价,忽视对语言能力的评价;过于强调 评价的甄别作用,而忽视评价的其他功能, 特别是对教学的促进作用。
7.2001年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 未能充分体现高中课程改革的最新要求。
二.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
1. 语言观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工具性---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动机。 ·人文性---语言本身的人文内涵、语言与人 的思维以及人的发展之间的关系。
5.教育技术上 从简单的黑板粉笔向多媒体教育技术的转变。
特别是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开发与有效利 用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
6.研究焦点上 从教什么向如何教的转变,从学什么向如何
学的转变。学习方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 学习策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已经成为外语 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不少国家和地区的 外语课程中已经渗透了学习策略的培训。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I. 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与《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II.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I. 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与《高中 英语课程标准》
一. 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二. 《英语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比较
一. 国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 1.课程总体目标上 2. 教学观念上 3. 教学模式与方法上 4. 课程评价上 5. 教育技术上 6. 研究焦点上
三.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1.《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确定以学 生的素质发展为基本出发,对学生进行全人的
教育。
学生在这五个方面综合行为是以多元智力 理论为依据的。多元智力理论由美国哈佛大学发 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在 《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这一全新的智力理 论对于学校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多元智力理论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 引起了教师角色和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 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课标准与教学大纲
课程标准(curriculum) 广义上:反映教育管理部门或具体教育单位的所有教育功能 的整体课程设置模式以及体现这些功能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狭义上:与“教学大纲”大致相同,至少包含三个方面的内 容:1)规定教学目标(defining objectives),2)决定教学内 容(determining contents),3)体现实施内容和目标的次序和 进程(indicating some sort of sequence or progression)。 教学大纲(syllabus) 某一课程在某个/些阶段中的教学内容清单以及选材和排序 的原则等,是更具体的、操作性更强的指导性文字(a more
用英语得体地进行交流的能力; 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
3. 语言教学观
1)知识与技能相结合。语言教学观指的是教师对教 学要达到什么样目标以及如何教学的认识,受语 言学习观的影响。现代外语教学理论认为,语言 知识和语言技能是同步发展的。学生从学第一个 词、第一句话开始,就开始学习语言知识,发展 语言技能了。英语学习既是学习知识的过程,也 是发展技能的过程。知识和技能都是语言教学的 内容,也是英语教学的目标。
附录: 语音项目表,语法项目表,功能意念项目表,
话题项目表,词汇表
II.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解读
一.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研制背景 二.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 三.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主要特点
一.《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研制背景
1.国际国内基础教育改革。 ·许多国家进行大范围的基础教育改革。 ·我国社会发展对高中毕业生的英语素质更高、 更多样化的要求:升学、就业、改革开放带来 的多元文化等的要求。
多元智力理论 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
by H. Gardner, Harvard University psychologist 言语/语言智力(verbal/ linguistic intelligence) 逻辑/数理智力(logical/mathematical intelligence) 视觉/空间关系智力(visual/spatial intelligence) 音乐/节奏智力(musical/rhythmic intelligence) 身体/运动智力(bodily/ kinesthetic intelligence) 人际交往智力(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 自我反省智力(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 自然观察者智力(naturalist intelligence) 存在智力(existential intelligence)
3)过程与结果相结合。《课程标准》列出了不同阶 段的语言知识项目和语言技能目标以及非语言目 标,说明《课程标准》是重视结果的。 《课程 标准》倡导采用任务型语言教学等强调学习过程 的语言教学途径,并设置了一些过程性目标,如 分析、反思、讨论、决策、解释、合作等方面的 能力,说明《课程标准》是强调学习过程的。
4)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评价是英语课 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 目标的重要保障。英语课程的评价根据课程标准 的目标和要求,实施对教学全过程和结果的有效 监控。这既可以使学生不断体验学习的进步与成 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 用能力的全面发展,又能使教师获得英语教学的 反馈信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和调整,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形成性评价不仅可以克服一 次考试定终身的弊端,而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 性有利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两种评价方式有 机结合,互相补充,相得益彰。
2.原有的高中英语课程不能满足社会需求,不能 满足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3.原有的高中英语教育理念落后,受应试教育影 响太深;教学内容陈旧、单一,不能激发学生 的学习积极性
4.原有的高中英语教学方式过于强调语言知识的 教学、忽视了实际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
5.原有的高中英语教学过多地采用接受式学习 方式,不利于学生优化学习方式,不利于学 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
2.教学观念上
从重语言知识的传授向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并 重的转变。特别强调交际能力的形成和培养,强 调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做事情。同时重视语言知 识的学习,强调通过语言知识的学习,提高对语 言功能和结构的理解和对语言差异的敏感性,以 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功能,为有效地开展交 际而服务。
3.教学模式与方法上 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的
《高中英语课程标准》的组成
第一部分: 前言: 课程性质、基本理念、 课程设计思路,确定了分级目标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语言技能、语言知识、 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标准的主体): 对五个方面的 内容目标进行了全面地阐述
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 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开发 与利用、教材的编写和使用
二. 《英语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比较
恢复高考以来我国中小学英语课程发展的三个阶 段:1977--1990:先后4个大纲,建国以后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