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装配式优缺点装配式存在的问题国内的发展
第一章装配式优缺点装配式存在的问题国内的发展
国内发展装配式建筑面临的问题
1. 技术体系仍不完备 目前行业发展热点主要集中在装配式混凝土剪
力墙住宅,框架结构及其他房屋类型的装配 式结构发展并不均衡,无法支撑整个预制混 凝土行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国内装配式剪力 墙住宅大多采用底部竖向钢筋套筒灌浆或浆 锚搭接连接,边缘构件现浇的技术处理,其 他技术体系研究尚少,应进一步加强研究。
地方政策 4.1 政策支持
国家政策
政策小结
2010年以来,住建部共发布19 项政策文件,12 部工程建设国 家标准引导建筑工业化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 27 省级行政单位 发布了 113 项地方政策文件 30 项地方标准
11
政策小结
强制推广:商品房挂钩土地出让,政府投资强制 鼓励推广:奖励(资金补贴,容积率3%,保障房政府承担增量成本,提前 预售,税费优惠,信贷优先,分段验收,评优等) 装配式建筑产业用地优惠政策 全装修:鼓励全装修 一体化:设计、生产、施工、运维一体化,建筑 结构装修机电一体化 信息化:BIM全过程 EPC:总包管理模式
国内发展装配式建筑面临的问题
2. 装配式结构基础性研究不足
国内装配式剪力墙,钢筋竖向连接、夹心墙板连接件两 个核心应用技术仍不完善。作为主流的装配剪力墙 竖向钢筋连接方式,套筒灌浆连接相当长一段时间 内作为一种机械连接形式应用,但在接头受力机理 与性能指标要求、施工控制、质量验收等方面对三 种材料(钢筋、灌浆套筒、灌浆料)共同作用考虑 不周全。夹心墙板连接件是保证“三明治”夹心保 温墙板内外层共同受力的关键配件。连接件产品设 计不仅要考虑单向抗拉力,还要承受夹心墙板在重 力、风力、地震力、温度等作用下传来的复杂受力, 且长期老化、热涨收缩等性能要求很高,还需进一 步加强研究。
水耗大、用电多、材料浪费严重 产生的垃圾多,大量脚手架、支撑架
施工现场有扬尘、废水、垃圾、噪音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装配式?
装配式工艺是绿色建筑的重要措施之一
19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装配式?
➢ 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装配式构件是在工厂里预制的,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墙体开裂、渗 漏等质量通病,并提高住宅整体安全等级、防火性和耐久性。
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
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
预制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
增量成本
设计费用 预制构件费
运输费 现场装配费
节省成本
脚手架及模板等措施费 人工费 材料损耗 装饰费用 管理费用
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
预制装配式住宅与传统住宅造价发展趋势
装配式住宅设计流程
国内发展状况
根据政策的普遍要求,未来十年内装配式建筑 将占新建建筑面积 30%的比例,新增房地产需求 较多的地区也是装配式建筑推进力度较多的地区, 预测新增住宅面积每年提高 3%,以 10 年为周期, 以现有的装配式建筑平均价格计算,2025 年的市 场规模将达到 47000 亿元。
国内发展状况
6
行业政策
《建筑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建市〔2011〕90号)中提出“积极推 动建筑工业化”、“提高建筑构配件的工业化制造水平;鼓励建设工程制 造、装配技术发展” ➢《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建市〔2014〕92号),明 确提出了深化建筑业改革,要把“加快促进建筑产业现代化”作为转变行 业发展方式的首要目标 ➢《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方案》(建市[2014]130号)中提出从加强政策 引导、实施技术推动、强化监管保障三个方面大力推动建筑产业现代化发 展
国内发展装配式建筑面临的问题
3. 标准规范支撑不够 标准规范在建筑预制装配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其
重要性已被全行业所认同。但由于建筑预制 装配化技术标准缺乏基础性研究与足够的工 程实践,使得很多技术标准仍处于空白,亟 需补充完善。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
1、学习本门课程的重要性
1)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市场人才需求大; 2)专业知识在毕业后的工作中直接用到; 3)课程学习好坏直接影响求职。
装配式建筑成本Βιβλιοθήκη 析装配式建筑成本因素 装配式住宅装配率15%的情况下成本 增量200~300元,装配率30%的情况下 成本增量400~500元。
框架剪力墙结构预制率达50%~70%时, 增加成本700元/m2~1000元/m2左右。
预制夹心保温外墙,预制率15%左 右,成本增加500元/m2
施工节水60%、节材20%、节能20% 垃圾减少80%、脚手架、支撑架减少70%
施工现场无扬尘、无废水、无噪音
现浇混凝土结构
现场工序多,生产效率低,人力投入大 需6-7天一层,靠人海战术和低价劳动力
误差控制厘米级,空间尺寸变形较大 部品安装难以实现标准化,基层质量差
难以实现装修部品的标准化、精细化 难以实现设计、施工一体化、信息化
➢ 有利于加快工程进度
效率即回报,装配式建筑比传统方式的进度快30%左右。
➢ 有利于产业升级,实现建筑工业化
装配式建筑有效减小现场人工需求,解决现场作业民工荒现象。
装配式建筑的优点
➢ 有利于调节供给关系
提高楼盘上市速度,减缓市场供给不足的现状。行业普及以后, 可以降低建造成本,同时有效地抑制房价。
2、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
1)绪论;
2)结构体系和构件;
3)装配式结构设计; 4) 装配式结构施工;
5)装配式构件的制作;6)装配式结构的验收
3、课程考查与成绩
1)作业:30%; 2)考勤:10%; 3)考试:60%;
Part2.装配式建筑 成本分析
本节说明 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有多大,主要因素是什么
国外发展状况
国外发展状况
国外发展状况
国内发展状况
我国的装配式建筑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 期突然停滞并很快走向消亡,PC技术沉寂 了三十多年之后又重新在中国兴起;
如今装配式建筑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 注,尤其是在国家最高决策层明确要发展装 配式建筑,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的号召下, 随着国家和行业陆续出台相关发展目标和方 针政策的指导下,全国各地20多个省市陆续 出台扶持相关建筑产业发展政策,推进产业 化基地和试点示范工程建设。
施工中的装配式建筑
装配式建筑简介
前言
THE FIRST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优势和特点
内容 生产效率 工程质量 技术集成 资源节约 环境保护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现场装配,生产效率高,减少人力成本 5-6天一层楼,人工减少50%以上
误差控制毫米级,墙体无渗漏、无裂缝 室内可实现100%无抹灰工程
可实现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精细化 通过标准化、装配化形成集成技术
3.产品种类限制户型产品须尽量统一; 产品造型限制造型少变化,多重复; 立面效果影响装配式立面拼缝明显;
远大住工第五代标准化户型 装配式建筑外立面
万科新里程装配式住宅 预制构件立面拼缝
装配式建筑简介
装配式建筑根本特征是生 产方式的工业化
1.在设计角度,体现为标准化、模式化的 设计方法。 2.生产环节强调构件在工厂中制作完成的 生产工业化。 3.现场施工机械化,施工现场的主要工作 是对预制构件进行拼装。 4.强调结构主体与建筑装饰装修、机电管 线预埋一体化,实现了高完成度的设计及 各专业集成化的设计。 5.建造过程信息化,需要在设计建造过程 中引入信息化手段,采用BIM技术,进行 设计、施工、生产、运营与项目管理全产 业链整合。
整体
装配式建筑简介
装配式建筑简介
由预制混凝土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方 式装配而成的混凝土结构。
上个世纪80年代以预制空心板为主要 预制构件的装配式建筑造型单一、功能不 全、抗震性能不佳、易渗漏。
新的装配式建筑吸收国外先进技术 (连接技术),充分考虑结构整体抗震性 能,形成了以装配整体式建筑为主流的装 配式建造技术。
根据相关研究资料,成本增加程度
与预制率大致呈正相关性,初步估
算,预制率每提高10%,成本增加为 170 元/m2左右。
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
装配式建筑成本增加的原因:市场因素
装配式建筑成本分析
装配式建筑成本增加的原因:技术因素
混凝土量与含钢量增加因素
1.荷载的加大 2.现浇结构计算参数的放大 3.PC构件工况的增加 4.PC构件连接钢筋增加 5.PC构件构造钢筋增加 6.PC外墙墙厚的增加 7.PC外挂墙板取代外砖墙
4
国家政策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已明确提出“强力推进建筑工 业化” ➢《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国办发〔2013〕1号)也将“推动建筑工业化” 作为重点任务 ➢《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国办发〔2014〕23号), 明确提出要“以住宅为重点,以建筑工业化为核心,加大对建筑部品生产 的扶持力度,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
12
装配式建筑是什么? 装配式建筑的优点与缺点? 我国发展装配式建筑的面临的主要问题
是?
13
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什么是装配式建筑?
https:///x/page/u0537e0unrk.html?
1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概念
装配式结构的概念
工厂:预制混凝土构件 运输:至工地 现场:可靠的连接方式 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
➢ 有利于文明施工、安全管理。
传统作业现场有大量的工人,现在把大量工地作业移到工厂,现 场只需留小部分工人就可以,从而大大减少了现场安全事故 发生率。
➢ 有利于环境保护、节约资源。
现场原始现浇作业极少,健康不扰民,从此告别工地“灰朦朦”。 此外,钢模板等重复利用率提高,垃圾、损耗、节能都能减 少一半以上。
装配式建筑简介
装配式建筑的缺点
1.我国还处于建筑产业化的初期阶段,由 于产业链配套、技术、人工等各方面的原
因,导致了目前的建造成本高于传统 现浇施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