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与中国饮食文化
二、盛吃之物:器皿
器皿同样也是中国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中国古代的器 皿在一定程度上反应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器皿的发展由原 始的石器到陶制,掌握冶炼技术之后开始使用铜器,最后发展到使用 铁器。
就从汉字来看, 皿:碗、碟、杯、盘一类用器的统称,以皿为部 首,衍生出了很多词语。比如用来盛放东西或洗涤的盆,这个字声旁 是分,分这个声旁有大的意思,比如颁这个字,在古代是大头的意思。 在粤菜里有一种著名的盆菜,至今依然流行,它的缘起据说和文天祥 有关。
汉字与中国饮食文化
黄瑨垚 汉文二班 201001044039
中国饮食文化
烹饪王国:6万多种传统菜点、2万多种工业食品、五光十色的
筵宴、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
饮食文化:素食文化、茶文化、酱醋、面食、药膳、陶瓷餐具
中国汉字
历史悠久: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拥有源
远流长的历史,其特色文字——汉字,同它的 母体一样,亦拥有灿烂辉煌的历史。基于现存 的古代文献记载和现已得到确认的考古发现, 中国汉字至少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汉字起源的 历史就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
(三)“食”及其边旁 “飠” “饣”
与吃有关的另一个字就是“食”,“ 食”,包括 偏旁“飠”“饣”,均读shí。原来的图示,像人 张口冲着古代的食具吃饭状,是从古代食具 “豆”,一种可用来盛装食物的高脚碗演进过来 的一个字根;也有把上面的字形,看作是“合” 字,意思是包括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与食物有关的字形;后来篆 体写成似人头顶食具状;用它做偏旁创造了大量 与饮食有关的字。
三、总结
汉字与中国饮食文化紧密相联,“民以食为天”,但 对中华民族,饮食不只是为了生存,而是一种文化。我们 的老祖宗因饮因食而形成发展了一套独特而又丰富多彩的 饮食文化。所以要观察中国的汉字文化是离不开饮食对他 的影响的。正如我们所知道的汉字文化圈,又称筷子文化 圈,这便集中反映了两者之间的联系。汉字中有关饮食文 化的信息,是我们古老民族饮食文化的系统反映。
二者的关系
一、要研究汉字文化与饮食首先就要从这最基本的汉 字说起。
(一)以“年”与“禾”为例 古人每年丰收之后都将禾谷插在头上以表示庆祝, 这个庆祝丰收的节日就是我们现在说的“年”。 “年”的确定,正是农业社会先民的一种文化心理 的显现。 禾是古代谷物的总称,许多与吃有关的字都以禾为 偏旁,禾字还派生出许多与粮食有关的字,如年、 秀、季、秋、香。
(二)以“秀”字为例
秀丽的秀字,会意。石鼓文,上为“禾”,下象禾穗摇曳。 荣而实者谓之秀。——《尔雅》本义是谷物抽穗扬花。多 指庄稼长相很好,如秀穗。后秀字引申意为好,优异。不 再仅仅是用于形容庄稼。
“秀”字是带“禾”的边旁,同样跟禾谷脱不开干系,庄 稼长的好,收成也就好。因此,古代先民看到长相“秀茂” 的庄稼,心中便掩饰不住的高兴。将一切美好的事物都用 以“秀”字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