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参考答案

石油工业概论题库加参考答案

1.石油:石油是储蓄在地下岩石空隙内不可再生的天然资源,主要是气相,并含有少量的非烃类物质,具有可燃性。

2.天然气:是以气态存在的石油。

3.石油的凝固点:指在规定条件下,油品遇冷而失去流动能力的最高温度。

4.天然气水合物:甲烷和水在低温和高压的条件下,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冰样水合物。

5.石油工业:指的是从事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储存和运输的生产部门。

6.岩浆岩:岩浆岩是岩浆遇冷而变成的岩石。

7.变质岩:是原来的岩石在外界条件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新岩石(大理岩,石英岩)。

8.沉积岩:沉积岩就是原来的母岩(岩浆岩,变质岩和沉积岩)遭受风化剥蚀,经搬运,沉积和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9.生,储,盖组合:是指生油岩(烃源岩)储集岩和盖层在空间上的搭配而形成。

10. 有效圈闭:地质圈闭是指储集层中能够阻止油气运移并使油气聚集的一种场所,有效圈闭的“有效“是指形成时间和分布位置能够有利于捕获有气。

11. 石油勘探:就是根据石油地质学介绍的有关油气田分布的知识规律,才有各种合适的先进的勘探技术和方法寻找油气的全部过程。

12. 地质储量:地下原始条件下,油气层中所有存在的原油和天然气总量。

13. 预测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取了油气流或综合解释有油气层存在时,对有进一步勘探价值的可能存在的油气藏,估算求的的确定性很低的地质储量。

14. 控制储量:是指在圈闭预探阶段,预探井获得的工业油气流,并经过初步钻探认为可供开采后,估算求得的,确定性较大的地质储量。

15. 探明储量:是指在油气藏评估阶段,经评价钻探证实油气藏可供开采,并且能获得经济效益后,估算求的,确定性很大的地质储量。

16. 油气苗:是指地下已经生成的天然气,或在运移过程中,或已经储机后又遭破坏,沿一定通道跑到了地面的产物。

17. 地震勘探技术:就是人工激发地震波,利用弹性震动研究地层中不同岩石的弹性差异,以认识地层的分布情况和地质构造的一种有效的地质探方法。

18. 物探:利用地震,重力,磁力,等物理办法勘探油气的方法。

19. 化探:就是利用化学手段,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手段来研究与油气相关的气体生成,烃类含量,稀有金属,细菌种属的异常方法。

20. 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就是根据电磁波理论,应用现代技术,不直接与研究对象接触,从高空或远距离,通过遥感器对研究对象的特殊处理方法。

21. 含油气盆地:具有生储盖的组合的很有工业开发价值的油气藏盆地。

22. 坳陷:坳陷就是盆地内在发展史上的以相对下降的优势的构造单元,是一定地质时期的沉降中心。

23. 隆起:隆起是盆地内在发展史上的以相对上升的优势的构造单元,沉积厚度较薄。

24. 断层:断层就是发生了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

25. 沉积盆地:含有沉积物的盆地。

26. 生油门限:当温度升高到一定的数值,有机质才能大量的向石油转化,这个温度就叫做生油门限。

27. 构造:地质学上岩石的构造,为专用名词,指组成岩石的矿物集合体的大小、形状、排列和空间分布等,所反映出来的岩石构成的特征。

28. 地质年代:表明地质历史时期的先后顺序及其相互关系的地质时间系统。

包括相对地质年代和绝对地质年龄。

是研究地壳地质发展历史的基础,也是研究区域地质构造和编制地质图的基础。

29. 油气初次运移:从生油岩转移到储集岩的过程叫做初次运移。

30. 油气的二次运移:进入储集岩后的运移。

31. 油气藏:单一圈闭中具有同一压力系统的统一油气,水界面的油气聚集叫做油气藏。

32. 生物化学气:沉积有机质在生物催化阶段没有细菌的厌氧发酵使纤维素降解形成甲烷和二氧化碳,这种以甲烷为主的气体称为生物化学气。

33. 油型气:主要由来自低等生物的沉积有机质生成,或者由石油在高温下裂解而成。

34. 煤型气:在形成煤的过程中,来自高等生物的沉积有机质形成的气体。

35. 预探井:在地震详查和地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所确定的有利圈闭范围内,为发现油气藏所钻的井。

36. 干气:在地层中呈气态,采出后一般地面设备中和管线中不析出液态烃的天然气。

37. 湿气:在地层中呈气态,采出后一般地面设备中和管线中有析出液态烃的天然气。

38. 酸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含量超过有关质量要求,需要托脱除后才能达到输送标准或成为商品的天然气。

39. 净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含量低或者不含,不需要托脱除后才能达到输送标准或成为商品的天然气。

40. 钻机:钻机是全套钻井设备的总称,应用最广的转盘旋转钻机,一般有柴油机、传动轴、泥浆泵、绞车、井架、天车、游动滑车、大钩、水龙头和转盘组成。

41. 司钻:是操作钻机,实施钻井作业的最关键的人员之一。

42. 水平井:井斜角达到或接近90°,井身沿着水平方向钻进一定长度的井。

井眼在油层中水平延伸相当长一段长度。

有时为了某种特殊的需要,井斜角可以超过90°,“向上翅”。

一般来说,水平井适用于薄的油气层或裂缝性油气藏,目的在于增大油气层的裸露面积。

43. 定向井:井身轴向偏离铅垂线,则井口位置也底座位不在一个铅垂线上的井。

44. 丛式井:丛式井是在一个井场或一个钻井平台上,有计划的钻出两口或以上的定向井。

45. 分支井:指在一个主井眼(直井、定向井、水平井)中钻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井眼(定向井、水平井、波浪式分支井)的井;也指在一个垂直井(新井、老井)中侧钻出两个或两个以上井底的井。

46. 防喷器:封住井内的钻杆、钻铤、套管、油管等使防止井喷的一套装置。

47. 接单根:在钻井过程中,随着井的不断加深,钻柱也要及时接长,接一根钻杆就叫做接单根。

48. 起下钻:为了更换磨损的钻头,需要将全部的钻柱从地下取出,更换上新的钻头以后,在重新下到井下继续作业,这就是叫做起下钻。

49. 钻头:直接破岩,造就井眼的工具。

50. 完井:指油气井的完成,即根据油气层的地址特性和开采技术要求,在井底建立油气层与油气井井筒之间的合理联通的渠道或联通方式。

51. 直井:井身轴线按铅垂方向设计,井口位置和井底位置在同一直线上。

52. 钻压:钻头作用于与其直接接触的另一物上的力。

53. 套管:为了加固井壁,隔离钻开的油气,水层而下入井下的无缝钢管。

54. 钻杆:钢质厚壁管,是钻井延伸,传递扭矩和输送钻井液的工具。

55. 孔隙度:孔隙体积占该岩石总体积的百分数。

56. 渗透率:在一定压差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性质称为渗透性;在一定压差下,岩石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叫渗透率。

57. 含油饱和度:储集岩石空隙内就有气又有水,含油饱和度表示储层空隙中的油气体积占储层有效体积的百分数。

58. 石油可采储量:在现有经济和技术条件下,可从油气藏中能采出的那一部分油气量。

59. 原油采收率:是指在某一经济极限内,在现代工程技术条件下,从油藏原始地质储量中可以采出的石油储量的百分数。

60. 开发方式:指油气田开发时采用的驱动方式。

61. 采油速度:采油速度就是指年产量与油气可采地质储量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

62. 经济采收率:指在经济指标范围允许内的油田原油采收率。

63. 机械采油:借助外界补充能量,将由采到地面的方法。

64. 自喷采油:依靠油层本身的能量,使油喷到地面的方法。

65. LNG:液化天然气。

66. LPG:液化石油气。

67. 原油脱水:即将原油破乳沉降分离,使原油的含水率符合标准。

68. 原油稳定:即将原油的C1-C4等轻组分脱去,使原油的饱和蒸汽压符合标准。

69. 原油储存:将合格的原油储存在油罐中,维持原油生产和销售的平衡。

70. 天然气脱水:脱去天然气中得水分,使其在输送和储存的安全。

71. 天然气轻烯烃回收:根据需要脱去天然气的C2-C5,即液化石油气。

72. 液烃储存:将LNG,LPG分别装在压力罐中,维持液烃生产与销售的平衡。

73. 油库:储存,输转和供应原油及其产品的专业性仓库。

74. 长输管道:长距离输送油气的管道。

75. 成品油管道:输送成品油的长输管道。

76. 多级分离:指气液两相在保持接触的情况下,压力降到某一数值时,停止降压,把析出的气体排出,液相部分继续降压,重复上述过程,直至系统压力降为常压。

77. 天然气净化:脱去天然气中得水蒸气,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等过程。

78. 石油炼制:将原油经初次加工和深加工到石油化工产品的过程。

79. 石油化学工业:用石油或石油气做原料生产化工产品的工业。

80. 馏程:石油的沸点表现为一定宽度的温度范围,叫做馏程。

81. 馏分: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蒸馏出的油品叫做馏分。

82. 直馏产品:从蒸馏过程直接的到的产物通常称作是直馏产品。

83. 汽油的辛烷值:汽油的牌号值,表现为汽油的抗爆性能。

84. 炼厂气:石油炼制过程中,特别是二次加工进行重质油轻化工程中,产生的主要含有C1-C4的气态烃以及少量杂质的复杂气体。

85. 润滑油:润滑油是用在各种类型机械上以减少摩擦,保护机械及加工件的液体润滑剂,主要起润滑、冷却、防锈、清洁、密封和缓冲等作用。

第二部问答题1.工业油气藏形成的条件是什么形成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油气藏需要4大基本条件1.充足的油气来源;2.良好的生,储,盖组合;3.有效地圈闭;4.良好的保存条件。

2.根据石油的成因说,石油是如何形成的石油是由古代有机物(主要是动物)变来的。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海洋里繁殖了大量的海洋生物,它们死亡后的遗体随着泥沙一起沉到海底,长年累月地一层层堆积起来,跟外界空气隔绝着,经过细菌的分解,以及地层内的高温、高压作用,生物遗体逐渐分解、转化成石油和天然气. 3.为什么说石油的形成是生、储、盖、圈、保等多种地质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油气在生油岩中生成后,由于生油岩很致密,没有储集能力,那么生成的油气就要向相邻的空隙和渗透性较好的储集岩中运移,在储集岩的空隙,洞穴,缝隙中储集和流动,再由储集岩上面一套致密的、不渗透的底层把储集层中得油气保护起来,阻止油气向上渗透和扩散,在地质圈闭作用下阻止油气的运移,并使油气聚集。

4.油气藏有哪些基本类型按圈闭成因,油气藏可分为1.构造油气藏 2.非构造油气藏 3.综合油气藏5.油气勘探过程主要顺序和基本思路是什么主要顺序:定盆地、插坳陷、找圈闭、探油气。

6.石油勘探包括是钻前间接手段和钻探直接手段,具体包括了那些方法这两类方法有什么不同的特点1.钻前间接手段包括地质调查方法,物探方法和化探方法;2.钻探直接手段就是用钻井的方法钻穿可能存在油气的底层,直接研究底层及其中得流体。

7.石油主要存在于地下那类型的岩石中主要存在于沉积岩中.8.沉积岩主要包括那些类型的岩石碎屑岩,粘土岩,化学岩.9.油气测试技术主要得到油气藏的哪些信息了解地下地质状况,认识生油、储油、油气运移、聚集、保存条件,确定油气的有利地区,找到储集油气的圈闭,探明油气田面积,搞清油气层情况和产出能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