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顾客消费心理教案

顾客消费心理教案

顾客消费心理
培训目的:通过对顾客消费心理历程的分析,掌握消费者购买心理,从而采取适当的方法促进销售,赢取更大利润。

实施方法:案例讲解法,直接讲授法
案例导入:
案例一:美佳西服店
日本东京银座美佳西服店为了销售商品采用这样一种方法:先发一公告,介绍某商品品质性能等一般情况,再宣布打折扣的销售天数及具体日期,最后说明打折方法:第一天打九折,第二天打八折,第三、四天打七折,第五、六天打六折,以此类推,到第十五、十六天打一折,这个销售方法的实践结果是,第一、二天顾客不多,来者多半是来探听虚实和看热闹的。

第三、四天人渐渐多起来,第五、六天打六折时,顾客象洪水般地拥向柜台争购。

以后连日爆满,没到一折售货日期,商品早已售缺。

【思考】企业这样做妙处在哪儿?
【为您揭秘】这是一则成功的折扣定价策略。

妙在准确地抓住消费者的购买心理,有效地运用折扣售货方法销售。

人们当然希望买质量好又便宜的货,最好能买到二折、一折价格出售的货,但是有谁能保证到你想买时还有货呢?于是出现了头几天顾客犹豫,中间几天抢购,最后几天买不着者惋惜的情景。

案例二:运用心理学淡化危机
某楼房自出租后,房主不断地接到房客的投诉。

房客说,电梯上下速度太慢,等待时间太长,要求房主迅速更换电梯,否则他们将搬走。

已经装修一新的楼房,如果再更换电梯,成本显然太高;如果不换,万一房子租不出去,更是损失惨重。

房主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几天后,房主并没有更换电梯,可有关电梯的投诉再也没有接到过,剩下的空房子也很快租出去了。

【思考】如果你是房主,你会怎么做呢?
【为您揭秘】原来,房主在每一层的电梯间外的墙上都安装了很大的穿衣镜,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自己的仪表上,自然感觉不出电梯的上下速度是快还是慢了。

当然这是一种相对“消极”的危机营销方法。

企业如果碰到确实不能或不利直接经营的危机产品时,应运用心理学去主动淡化危机。

【案例点评】通过上述两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出,企业运用各种方法去巧妙抓住顾客心理,从而促进购买,为企业创造效益。

所以,在我们日常销售过程中,一定要抓住顾客心理,有针对性地推销我们的产品,也就是要了解顾客消费心理。

顾客是我们经济的来源,是我们的衣食父母,顾客与我们是“鱼与水”的关系,我们开商场、办企业的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而这些是与顾客息息相关的。

企业是服务于顾客的,我们只有了解顾客的心理,体恤他们的需求,才能为他们提供满意的服务。

那么,到底该怎么做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顾客”,什么是“消费”。

新课讲授:
一、概念
1、顾客
顾客即“消费者”,是那些登门购买的有消费能力或潜在消费能力的人。

2、消费
消费是人们为满足自身精神或物质需要而产生的一种行为活动。

3、消费者行为特点
(1)复杂性/多样性(2)可诱导性(3)伸缩性
二、顾客消费心理历程
需要——动机——搜集信息——购买决策——购买行为
第一阶段:需要的产生
1、需要
2、需要的分类
按需要对象:精神需要、物质需要
从低到高依次为:
【注意】同一个消费主体,因年龄阶段和生活范畴不同,表现出来的需要都会有所不同。

消费需要是消费者的行为动力源泉。

第二阶段:购买动机
人们为满足某种需要而引起进行某种活动的欲望和意念,是促使一个人去付助于行动的内部动力。

生理动机
购买动机的分类
心理动机
1、生理动机:消费者为保持和延续生存的需要所产生的购买心理动机。

生理动机的具体表现:1)维护生命动机
2)保护生命动机
3)延续生命动机
4)发展生命动机
(如:饥、渴、寒、暖)
生理动机是引起消费者购买动机的最基本的因素,是引起心理动机的基础。

Eg、蛋糕是用来充饥的,但是消费者希望蛋糕色香味俱佳——心理动机。

2、心理动机:由消费者的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引起的行为动机。

【理论阐释】“啤酒尿布”理论
【观念】客户的购买动机来自内心满足感的获得
案例:心理学家帮助烟鬼戒烟
社会性心理动机
心理动机类型
个体性心理动机
.求实心理.求新心理.求情心理.求廉心理.求名心理.求美心理.从众心理
下面我们来分析几个图表:
消费者选择饮料的类型:
消费者在购买饮料时的考虑因素:
购买饮品的信息收集途径:
第三阶段:搜集信息
市场来源eg、广告、介绍、展览、说明书
(1)资料来源社会来源eg、人、宣传
经验来源eg、自己
(2)市场营销者的工作:宣传工作、介绍商品
eg、“小小神童”的小
eg、农夫山泉有点甜
eg、哇哈哈:二十七层净化
第四阶段:购买决策
消费者为了实现满足需求这一特定的目标,作为决策主题在购买过程中进行的评价、比较、选择、判断、决定购买等一系列活动。

消费者决策的内容:
购买原因、目标、方式、地点、时间、频率
第五阶段:购买行为
是消费者个人或家庭为满足自己物质和精神需要,在某种动机的驱使和支配下而发生的购买商品的实际活动。

认知过程:顾客通过感觉、知觉、记忆、联想等心理机能实现的对
商品的认识过程,是顾客购买活动的先导。

购买行为的心理过程情绪过程:消费者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殊反映形式,是客观现实是否
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意志过程:对顾客的购买行为过程起着发动、调节或制止的作用。

两个阶段:作出购买决定,实施购买决定
意志过程对购买行为的成败起着关键的作
下面我们进行简单阐述:
首先请各位观察我们最后一页的图形,之后做出判断:
(1)在图形一中,几个人物身高的关系
(2)在图形二中,几扇门高低关系
【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我们视觉的误差?
答案是:知觉的恒常性,即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现象。

因此,我们要会正确引导消费者的感知,即感觉和知觉。

在日常生活中,常存在以下几种心理定势与知觉偏见:
(1)第一印象与首应效应
(2)光环(晕轮)效应
(3)刻板印象
(4)近因效应
(5)投射效应
【注意】消费者的价格知觉
商品价格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最重要、最敏感的因素。

在商品推销中,价格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因素,合理的价格能够让顾客顺利地接受你所推销的产品。

当然,在现阶段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将价格固定不变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因此应当在销售过程当中预留出适当的价位变化的空间,以便销售人员和客户谈判。

心理定价策略
(1)非整数定价策略“尾数定价”
1)单数比双数少eg、我国内地,一般以3,5,7,9等奇数结尾
2)零数比整数准确一般适用于中低档消费品,尤其是日用小商品
eg、比利时某商店,一台吸尘器标价4999比利时郎,一套西装3995发廊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eg、安肤浴液2.86元雪地靴99.5元男士皮鞋99元等3)低一位比高一位便宜4999 ——5000元
(2)整数定价策略一般以“0”结尾
适用于两种情况:一事对名牌商品或高级消费品,整数定价消费者觉得好话有名望;
二是消费者往往把价格作为商品质量、性能的指示器来比较、评价和
衡量同类产品的好坏优劣。

eg、奔驰宝马瑞士手表
(3)声望定价
(4)折价心理“诱导定价策略”
(5)习惯定价策略
eg、美国富乐奶粉冰激凌进军台湾3元VS2元/ 盒的较量
(6)招徕定价策略
eg、三折起售等
eg、日本地铁商场1元起拍,报价每次增加5元。

(7)价格分割法
1)用较小的单位报价
eg、每公斤茶叶50元,报成50g0.5元
eg、大米每吨2000元报价1元/ 斤
2)用较小的单位商品的价格进行比较
eg、每天少抽一支烟,每天就可以多订一份报纸
eg、使用这种冰箱每天电费0.2元,只相当于一支冰棍的价钱。

【注意】便宜≠占便宜
价值50元的东西,50元买回来,那叫便宜;价值100元的东西,50元买回来,那叫占便宜。

中国人经常讲“物美价廉”,其实,真正的物美价廉几乎是不存在的,都是心理感觉的物美价廉。

【案例链接】小伙计出售珍贵貂皮大衣
当然,在日常销售活动中,需要的不仅仅是上述条件,还有很多要素是需要大家去把握的,如产品本身、提供的服务(人人都想享有VIP待遇)、消费者购买类型、家庭所处生命周期、个人经济状况等,这些都需要大家灵活把握。

我们的财源是顾客,我们与对手竞争的也是顾客,谁最后占据了顾客的心理谁就是最终的赢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