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月茅盾研究试卷及答案解析浙江自考

1月茅盾研究试卷及答案解析浙江自考

浙江省201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茅盾研究试题
课程代码:07317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虹》通过知识青年梅行素的生活经历,反映了“五四”到“_______”这一历史时期的社
会风貌。

2.《腐蚀》通过女特务赵惠明从受骗、犯罪到醒悟、自新的曲折经历,展现了“_______”前
后“陪都”重庆的现实图景。

3.黑格尔认为,“史诗就是按照本来的客观形状去描述客观事物”,因而他把反映社会历史生
活的_______视为史诗的一个基本特征。

这个特征在茅盾的中长篇小说中表现得非常突出。

4.《子夜》中那本破旧的《少年维特之烦恼》以及夹在书里的枯萎的白玫瑰,并非与人物无
关的“死”道具,而是_______与雷参谋昔日罗曼史的活见证。

5.茅盾的中长篇小说甚至对“物”的描写也常常是史诗式的,体现着_______特点。

6.茅盾的短篇《大泽乡》是根据《_______》秦末农民陈胜、吴广起义的史实写成的。

7.茅盾根据《圣经》故事创作的短篇除了《耶稣之死》还有《_______》。

8.茅盾在《我走过的道路》里说,“散文《严霜下的梦》用_______的手法,表达了革命的遭
遇和我的心情,并对那时的_______表示了‘迷乱’、‘不明白’和不赞成”。

9.茅盾的散文《风景谈》谈的是风景,但着眼的却是_______。

10.郁达夫描写知识分子文朴的三篇小说是《烟影》、《_______》和《_______》。

11.郁达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是《_______》。

12.《采石矶》的主人公是清代诗人_______。

13.郁达夫小说中,带有神怪色彩的作品是《_______》。

14.郁达夫说:“《迟桂花》的内容,写出来怕将与《_______》有点气味相通,我也想在这篇
小说里写出一个病肺者的性格来。


15.郁达夫说:“_______和死,是人生的两大根本问题,所以以这两者为材料的作品,其偏爱
价值比一般其他的作品更大。


16.夏衍的《上海廿四小时》围绕着_______的事件,展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境遇。

17.夏衍改编的《春蚕》中,阿多最后将长了许多叶瓣的大蒜头捏作一团,用力投入溪中,激
起溪水上一圈圈波纹,这一细节含蓄地表现了_______,令人回味和深思。

18.夏衍说过:“戏的主题,我喜欢‘_______’,即一个问题,一服药治一种病”。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有一个正确的答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题干
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围绕“国华机器制造厂”的搬迁事件构成主要情节的小说是( )
A.《多角关系》
B.《子夜》
C.《劫后拾遗》
D.《锻炼》
2.茅盾描写上海流浪儿童生活的小说是( )
A.《大鼻子的故事》
B.《少年印刷工》
C.《儿子开会去了》
D.《手的故事》
3.“脊柱的灵魂是脊髓,脊柱只不过是一所房子,脊髓方是其中的主人。

根本的治疗法在于
换过房子里的主人,并不在于拆造房子。

”这段文字出自茅盾的( )
A.《上海》
B.《香市》
C.《“现代化”的话》
D.《疲倦》
4.夏衍解放后改编的电影中,对原著增加的东西较多的是( )
A.《林家铺子》
B.《祝福》
C.《革命家庭》
D.《烈火中永生》
5.下列夏衍改编的电影中,解放前改编的是( )
A.《祝福》
B.《春蚕》
C.《林家铺子》
D.《革命家庭》
6.下列小说中,以大革命为背景的是( )
A.《唯命论者》
B.《出奔》
C.《在寒风里》
D.《迷羊》
7.被人们视为郁达夫小说创作风格转变标志的作品是( )
A.《薄奠》
B.《迷羊》
C.《过去》
D.《出奔》
8.下列小说中,以于质夫为主人公的作品是( )
A.《南迁》
B.《秋柳》
C.《落日》
D.《青烟》
9.郁达夫初次用第一人称描写手法创作的作品是( )
A.《沉沦》
B.《南迁》
C.《银灰色的死》
D.《胃病》
10.郁达夫的处女作是( )
A.《沉沦》
B.《南迁》
C.《相思树》
D.《银灰色的死》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1.追求强烈的时代性、社会性,是茅盾中长篇小说的突出优点,但也酿成了某些明显的缺欠,试作简要说明。

2.试简要比较分析老通宝和多多头的思想性格。

3.简谈郁达夫《出奔》的思想意义。

四、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述茅盾三十年代散文创作的主要内容。

2.试述夏衍话剧中刻划知识者形象的主要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