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化学实验课件

高中化学实验课件


3、准确量取25.00毫升高锰酸钾溶液,可选用的仪 器有(C)
A、50mL量筒 B、10mL量筒 C、50mL酸式滴定管 D、50mL碱式滴定管 4、给150mL某液体加热的操作中,所需的仪器是 : ①试管;②烧杯;③酒精灯;④试管夹;⑤石棉网; ⑥泥三角;⑦坩埚;⑧铁三角架 A.③⑥⑦⑧ B.②③⑤⑧ C.①③④⑤ D.②③⑤⑥
高中化学实验
化 学 实 验
常用实验仪器和装置
可直接加热型 反应器和容器 可间接加热型 不可加热型
量器
质量量器 体积量器 其他量器
粗量器 精量器
加热用仪器
漏斗
夹持类仪器
反应器和容器
1、可直接加热型
坩 埚 试管 蒸发皿
燃 烧 匙
硬质玻璃管
反应器和容器
2、可间接加热型
烧杯
圆底 锥形瓶
平底
烧瓶
反应器和容器
夹 持 类
铁架台
泥三角
铁夹
三角架
铁圈
坩埚钳
球 形U 形冷凝水流向: 下进上出干燥管
球形干燥管: 气流要大进小出 细口处要塞棉花
冷凝管
其它仪器:
1、下列仪器可用于加热的一组是( C ) A.蒸发皿、集气瓶、水槽 B.坩埚、量筒、容量瓶 C.烧杯、烧瓶、锥形瓶 D.试管、干燥管、冷凝管 2、用加热的方法除去硫酸铜晶体中的结晶水,需用 下列仪器中的( BD ) A、试管 B、坩埚 C、蒸发皿 D、泥三角
用前调零
左物右码
m真实=m读数 - 2m游码
称量物不直接上盘
漏 斗
分 液 时 上 上 下 下
长 颈 漏 斗
放 液 时 上 口 打 开
普通漏斗 分液漏斗
热 源
使用时灯帽正立 酒精量不少于1/4,不超过3/5 不用另一盏酒精灯引燃 不吹灭,而用灯帽盖灭
酒精喷灯
加热温度: 1000℃
酒精灯
加热温度: 400--500℃
练习四:
已知某液态一氯代烷烃的密度是
a g/mL。为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请 你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原理简述实验 操作步骤。 (不要求回答使用的仪器)
课后练习:
长期存放的亚硫酸钠可能会被部分 氧化,现通过实验来测定某无水亚硫酸 钠试剂的纯度。请设计实验,简述实验 原理和操作步骤。
评价 评价程序
1.原理是否正确;
①用蒸馏水完全溶解CaCl2后,加 碳酸钠溶液; ②将反应后的混合物过滤,并用适 量蒸馏水洗涤沉淀至无Cl-. ③加入稀硝酸 ,使沉淀完全溶解。 ④蒸发、结晶 ,得到纯净的硝酸 钙晶体.
1.量取一定体积的液态一氯代烷烃; 2.加入足量稀烧碱溶液,加热使之 反应完全; 3.冷却溶液,加稀硝酸酸化,滴入 足量的硝酸银溶液,使之沉淀完全; 4.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氯化银 沉淀质量; 5.根据氯化银沉淀的质量,液态一 氯代烷烃的体积、密度计算一氯代烷烃 的相对分子质量。
3、不可加热型
试 剂 瓶 滴 瓶
集 气 瓶
反应器和容器
3、不可加热型
启 普 发 生 器
球形漏斗
导管、活塞
葫芦形容器
量 器
滴 定 管
移 液 管 洗 耳 球
量 筒
量 器
容量瓶
25 。 C 1000mL
温度、容积 刻度线
量 器
思考:
1、违反左物右码的 规范是否一定会 产生错误结果?
2、左物右码的结果 和正确读数间有 什么关系?
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回顾: 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中 应该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科学性——实验原理、实验操作程 序和方法应该正确; 2、安全性——尽量避免使用有毒药品 和进行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实验操作; 3、可行性——所选化学药品、仪器、 设备和方法等在中学现有的条件下 能够得到满足; 4、简约性——实验装置简单,步骤少, 药品少,时间短。
练习一:
在进行沉淀反应的实验时, 如何认定沉淀已完全?
练习二:
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
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 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 试 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练习三:
某同学拟用氯化钙固体、碳酸 钠溶液和稀硝酸等试剂,先制得 碳酸钙,最终制得纯净的硝酸钙 晶体。请帮助该同学完成实验操 作步骤 ( 不要求回答使用的仪器 ) 。
①称量a g样品,置于烧杯中。 ②加入适量蒸馏水,使样品溶解。 ③加入稀盐酸,使溶液呈强酸性, 再加过量的BaCl2溶液。 ④过滤,用蒸馏水洗涤沉淀。 ⑤加热干燥沉淀物。 ⑥将沉淀物冷却至室温后,称量。 ⑦重复⑤、⑥操作直到合格,最后 得到b g固体。
讨论:
已知某纯碱试样中含有NaCl杂质,
需测定样品中Na2CO3 的质量分数。请 你根据自己设计的实验原理简述实验 操作步骤。 (不要求回答使用的仪器)
归纳:
沉淀分析法
气体分析法
滴定分析法
反思: 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中, 同学们应该避免那些常见问题的 出现?
1.避免用生活用语代替化学用语;
2.避免化学用语使用的不规范、准确;
3.避免审题不够仔细,答非所问等。
高考实验能力要求
(1)用正确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完成规定的“学生实验”的能力。 (2)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处理 实验数据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相应 结论的能力。 (3)初步处理实验过程中的有关 安全问题的能力。 (4)能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 器装置图的能力。 (5)根据实验试题的要求,设计 或评价简单实验方案的能力。
2.实验是否安全;
3.实验是否可行; 4.叙述是否规范、准确。
在上层清液中(或取少量上层清液 置于小试管中),滴加沉淀剂,如果不
再产生沉淀,说明沉淀完全。
取一支小试管,打开分液漏斗的
活塞,慢慢放出少量液体,往其中加入 少量水,如果加水后,试管中的液体不
分层,说明分液漏斗中,下层是“水 层”,反之,则上层是水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