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 区域地理 第1章 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课件 新人教版
山西省2012届高考地理复习 区域地理 第1章 第1节世界地理概况课件 新人教版
(2)气温的水平分布规律 ①在南北半球上,世界年平均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递 减。 ②南半球等温线比北半球平直。 ③北半球l月份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 洋上则向北(高纬)凸出;7月份正好相反。 ④7月份世界上最热的地方是20°N~30°N大陆上 的沙漠地区;1月份,西伯利亚形成北半球的寒冷 中心。世界极端最低气温出现在冰雪覆盖的南极大 陆上。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大洋 三大地形区: 东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深入, 洲 西部高原, 东侧降水较多,气候狭长分布; 中部平原, 西侧为背风坡,降水少,是小 东部山地 麦—牧羊带发展的限制因素
【例1】读甲、乙两图,回答下面(1)~(3)题。
(1)某两洲面积之和与某大洋面积十分接近,它们是 ( ) A.亚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B.亚洲、非洲与印度洋 C.欧洲、北美洲与大西洋 D.欧洲、非洲与印度洋 (2)从B大洲最大港口至G大洲最大港口,沿最短海上 航线所经过的海峡依次是下图中的(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面积 广大,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 著,季风环流典型;青藏高 原隆起使大陆性气候增强
纬度的对称分布和起伏和缓 的地形,使非洲气候南北对 称分布;东非高原地势较高, 虽在赤道附近,却为热带草 原气候
大洲 地形特征 欧洲 海拔最低, 以平原、山 地为主,冰 川地形广布 南极 冰雪大陆, 洲 海拔最高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中部平原贯通南北,大陆性显 著;西部山地阻挡太平洋气流 深入,使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 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西部山脉阻挡太平洋水汽深入, 西岸气候狭长分布;高原地势 较低,平原向东开口,利于大 西洋气流深入;山脉西侧为迎 风坡,降水多,东侧的巴塔哥 尼亚高原为背风坡,降水少
大洲 地形特征
等温线变 示意图 化
等温线平 直与纬线 平行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或纬度)
等温线大 致与海岸 线平行
海洋影响 程度不同
等温线变化
与等高线平 行(与山脉 走向、高原 边缘平行)
示意图
影响因素
地形(山 地垂直)
盆地闭合曲 线:夏季炎 热中心,冬 季温暖中心
地形闭塞, 四周山岭 屏障
等温线变化 山地闭合曲 线:冬夏均 为低温
(3)根据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定位。有些地理 事物可能一时辨认不出,但其周围事物可以 成为判断、推理的依据,通过对相对位置进 行综合分析往往能够心明眼亮。 (4)根据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定位。很多地理 事物都有自己的分布规律及特征。如:气候 类型的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 变化的分布规律等等。
降水少 (500mm以下)
成因 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 地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 制,气流下沉;或受 信风带控制,风从陆 地吹向海洋
位置 中纬度内 陆 中纬度 大陆东岸
年降水量 降水少 (500mm以下)
成因 距海远,海风难 以到达
中纬度 大陆西岸
降水多 冬季:风由陆地 (500~1000mm) 吹向海洋 夏季:风由海洋 吹向陆地 降水多 终年受西风带控 (500~1000mm) 制
海陆 变迁
板块 运动
原因: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 降,人类活动 六大板块,板块内部地壳稳 定,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碰撞:海沟、造山带、岛弧 链 张裂:裂谷、海岭、海洋 2.陆地地形和海底地形
特别提示:世界上七大洲的地形特征及 对气候的影响:
大洲 地形特征 亚洲 地形复杂,起伏 大;中间高,四 周低;高原、山 地面积广大 非洲 “高原大陆”, 以高原、盆地为 主,地势起伏较 小
【规律技巧总结】地理位置和地理事物的分 布是高考考查的重要内容,特别是依据区域 经纬度位置和世界重要地区海陆或区域轮廓 特征进行空间定位和区域辨识则更是近几年 高考的热点之一。区域定位的一般方法有: (1)根据地理事物的经纬度定位。如澳大利 亚介于10°S~40°S和120°E~150°E 之间,马六甲海峡附近的0°纬线和100°E 等。复习过程中要特别留意一些比较特殊的 经纬线
2.降水的分布规律及其成因 (1)降水的空间分布
年降水量 成因 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上升气流为主 受极地高气压带控制, 下沉气流为主
位置
赤道附 降水多 近 (2000mm以上) 两极附 降水少 近 (200mm以下)
位置 南北 回归 线附 近 大陆 东岸
大陆 西岸
年降水量 降水多 (500mm以上)
(3)春分日重庆太阳高度角最大时,H大洋某岛屿正好 日出。此时,两架飞机从该岛同时起飞,甲沿经线向 南飞行至南极点,乙沿纬线飞行一圈,则甲比乙穿越 六大板块的数目( ) A.多1个 B.多2个 C.少1个 D.少2个
【解析】该题侧重对读图分析能力、计算能力的考查。 (1)根据甲图可知字母代表的大洲分别是:A—大洋洲, B—欧洲,C—南极洲,D—南美洲,E—北美洲,F— 非洲,G—亚洲,据乙图可知字母代表的大洋分别是: H—北冰洋,I—大西洋,J—印度洋,K—太平洋。(2) 欧洲的最大港口是鹿特丹,亚洲的最大港口是上海, 四个海峡从左到右依次为:直布罗陀海峡、英吉利海 峡、台湾海峡和马六甲海峡。
(3)春分日重庆(107°E附近)太阳高度角最大时地方 时为12时,H大洋(北冰洋)某岛正值日出,地方时为6 时,则该岛位于17°E附近的北冰洋上。甲沿17°E向 南飞至南极点要穿越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 块,乙沿纬线飞行一圈要穿越亚欧板块、美洲板块。 答案:(1)B (2)D (3)A
掌握了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再依据试题中的 材料(文字、数据或图表)就不难分析出地理事 物所在的空间位置。 (5)根据特殊地理现象定位。如驯鹿冬季生活 在北半球亚寒带针叶林地区,夏季生活在苔原 带等。 (6)根据地理原理,掌握地理的整体性规律来 定位。地理学科的原理之一是整体性,即各地 理要素之间都不孤立存在,而是相互影响、制 约、作用的,因此在地理事物的分布上更表现 为紧密的内在联系,并具有一定的规律。例如: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南北高中间低、平原东西贯通 和曲折的海岸线等,使欧洲气 候海洋性特征显著,并由西向 东大陆性不断增强 平均海拔高,冰雪陆面对阳光 反射强烈,是气候酷寒的原因 之一
大洲 地形特征 北美 三大地形区, 洲 纵列分布:西 部高山,中部 平原,东部高 原和山地 南美 三大地形区: 洲 西部山地,东 部平原、高原 相间分布
(3)B点是北半球水稻种植纬度最高的地区, 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这里种植水稻的有利条 件。 答:这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夏季气温较 高,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与同纬度地区相 比,有利于水稻的种植。
该题以世界气温年较差分布图为载体,考查 气温年较差分布规律、成因及其影响,同时考 查学生信息提取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描述能 力。准确读出气温年较差数值及对应的经纬度 是解题的关键。第(1)题,首先要找到30°W经 线,然后观察气温年较差变化规律,从图中看 出,沿该经线气温年较差由赤道向两极递增。
答案:(1)从低纬(赤道)向高纬(极地) 逐渐降低 气温的分布与纬线并不完全一 致,在海陆交汇处多弯曲(2分布地 势起伏较大 (5)20℃ 0℃ 20℃ 【规律技巧总结】等温线的延伸方向,反 映了影响等温线变化的主导因素。如下表 所示:
(2)降水的季节变化
分布 赤道附近
类型 全年多雨区
全年少雨区
夏季多雨区 冬季多雨区 常年湿润区
干旱地区、两极地区
南北纬10°~55°之间的大 陆东岸 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 陆西岸 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 陆西岸
例2
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回答下列问 题。
(1)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有: ① 从低纬(赤道)向高纬(极地)逐渐降低 ; ② 气温的分布与纬线并不完全一致, . 在海陆 交汇处多弯曲 。 (2)世界最热的大洲是 非 洲,最冷的地方位于 洲。 (3)亚洲中部 青藏高原 地区,平均气温在0℃ 以下,比同纬度地区低10℃多,这是因 为 。
变式训练1
(2009· 银川一中月考)下图为赤道 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 于经度10°~60°之间。读图回答(1)~ (3)题。
(1)⑥板块是( D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块 C.南极洲板块 D.美洲板块 (2)根据板块构造理论,因②、③两大板块碰 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 A.喜马拉雅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落基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位于亚欧大陆中部的青藏高原,地势高,平 均海拔4000米以上,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高 原。地势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据此估 算,青藏高原的年平均气温比同纬度的地区低 20℃多。读图还可发现,在等温线的走向上,南 半球的等温线要比北半球平直得多,其原因是, 南半球同纬度地区,性质比较单一的海洋面积广 大,而北半球陆地表面情况则复杂得多,除了海 陆交错分布外,北半球陆地表面地形起伏也较大, 从而导致了北半球等温线不如南半球平直。
地势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4)由于北半球① ; ② 势起伏较大 ,等温线不如南 半球的平直。 20℃ (5)热带地区年平均气温一般在 以上, 20℃ 0℃ 温带的年平均气温介于 到 之间。
海陆交错分布地
解题的关键是读图、析图,从图中寻求解决 问题的思路。由低纬度往两极方向,等温线的分 布依次由20℃降低为10℃、0℃、-10℃……所 以,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基本规律是从低纬度 向极地逐渐降低,这是受纬度因素影响的缘故。 但又由于海陆因素的影响,气温的分布与纬线并 不完全一致,在海陆交汇处多弯曲。通过读图还 可以看出,非洲年平均气温最高,而世界最低气 温则出现在冰雪大陆——南极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