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钻孔法检测残余应力技术中有关参数的数值计算分析
钻孔法检测残余应力技术中有关参数的数值计算分析
中图分类号 : 5 . 1 : 5 . U 6 61 3 U 67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 8 4 (0 10 一 l2 0 10 — 4 3 2 1 )2 O 2 — 6
高 桩码 头预应 力 构件 的残 余 预应力 检测 是人 们关 注 的重 点 。 长期 以来 国 内外学 者 一直 在 寻求 一种 方法 能 够简单 、 快捷 、 确地测 出在 役构件 的残 余预 应力 。 国学者 J ta 在 13 准 德 . hr 9 4年提 出 了使用 钻孔 法测 量构 Ma 件 残余预 应 力 , 由于其 具有 操作 简单 、 构件 损伤 小 的特 点 , 对 目前 已得 到广泛 应 用 [_ I 该方 法采 用机 械切 割 , 。
第3 2卷第 2期
21 年 4月 01
水
道 港 口
Vo .2 No2 1 3 .
Ap .2 1 r 01
J u n l f a e wa n r o o r a o W t r y a d Ha b r
钻 L检 残 应 技 中 关 数 数 计 分 孑 测 余 力 术 有参 的值 算 析 法
A  ̄r=f O , , (r 2 1 )
() 2
() 3
根 据式 ( )只需 要 在 薄板 上 测 量 出与 钻 孔 中心 夹 角相 同 的 3点 0bC的径 向应 变 △ , 占 , , 出 3, ,, △ △ 列 3个方 程 , 即可 以求得 主应 力 , 与 主方 向 。 是 问题 就归 结 为径 向应变 的 测量 。 常 预应 力钢 筋 混凝 土 于 通 梁 的上 下 表 面处 于 单 向应 力 状 态 ( 只有 压 应 力 或 拉应 力 , 即 假设 梁 的轴 线 方 向 为 轴 )则 , , = , , =
2 1 年 4月 01
赵 冲久 , 等
钻 孑 法检 测残 余应 力技 术 中有关 参 数 的数值 计算 分 析 L
13 2
A = ( o- A G ÷ A , o) r  ̄ r 将 式 ( ) 入式 ( )即可 以建立 点 A的径 向应 变 △ 主应 力 o ,-与 主方 向 之 间的关 系式 1代 2, s与 rO
在具有残余应力的构件上钻一个小孔 , 使其邻域 内的应力得到释放而产生相应的应变 , 通过测量应变换算 出
构 件原 有 的应 力 。 根据 钻 孔 的深 度可 分 为通 孑法 和盲 孑 法 _ 。 L L 2 由于码 头 的预 应力 构件 通 常较 大 , 用通 孔 ] 采 法施 工难 度大 、 对构 件 的损 伤 大 , 而盲 孔法 只在 构件表 面钻 到一 定深度 , 穿透构 件 , 不 大大 降低 了对 构件 的损 伤 程度 。 本文 以天津港 某码 头 在役 预应 力轨 道梁 的残 余预 应力 检测 为 例 , 述 了有关 参 数 的计算 方 法 。 描 为减 少 现场 工作 量和施 工 的盲 目性 , 高检 测工 作 的安全 性 和可靠 性 , 提 检测 前需 要通 过有 限 元法 , 定 检测 工作 确 中的最佳 孑径 、 L 孔深 和粘贴 应变 片 的位置 等重要 参数 。
l 理 论依 据
钻孔 法 的基 本 理 论来 源 于 弹性 力 学 , 设 一个 承 受 双 向均 布 拉 力 假 - 0 ( 。 的矩形 薄板 或 长 柱 ( 1 , 平板 ( 长柱 ) 意点 处 , 0、 20> ) - - 图 )在 或 任 采
用 机械 切 割 的方 式 开挖 一 个半 径 为 r 的小 孔 后 , 内应 力就 会 发 生 扰 板 动。 根据 圣 维南 原理 , 口邻域 内( 般为 距孔 边 1 孔 一 . 孔 口尺 寸 ) 应 5倍 的
出钻孔后 的梁底混凝土表 面轴线上各节点的轴 向应变 , 并结合相关理论 , 计算 出钻孔前梁底中心节点应 力 的理论值 , 从而找出与梁底 中心节点实际施加 应力的吻合点 。 根据节点理论值与实际施加应力的吻合
情况 , 结合应变测量机理 , 最终确定最佳孔径 、 孔深和最佳粘贴应变片位置 等参数。 关键词 : L ; 钻孑 法 残余预应力 ; 参数分析
收稿 日期 :0 0 0 — 1 修 回 日期 :00 0 — 8 21—6 1; 2 1— 7 0
作 者 简 介 : 冲 久 (9 5 )男 , 宁省 人 , 士 , 究 员 , 要 从 事河 口 、 岸及 近海 工 程 的研 究 工作 。 赵 16 一 , 辽 博 研 主 海
B o r p y Z A h n - u 1 6 一 , ae p o so. ig a h : H O C o g i ( 9 5 )m l , r es r j f
{ ' A0 t 0 t 0 t " 1 0 2 "= _ 0 " " =0 ""
_
() 1
图 1 钻孔法示意图
F g 1 k t h o oe d i ig meh d i. S ec fh l— r l to ln
p2
’
c s o2
2
A r 0 为点 A因钻孑 而产 生 的应 力差 , 么在点 A处将 相应地 产 生应变 , " A 0, " L 那 并且 有
赵 冲 久 邓 运工 程科 学研 究所 水工构 造 物检 测 、 断与加 固技 术交通行 业重 诊 点实验 室, 津 3 0 5 ;. 沙理 工大 学 水利 工程 学 院 , 沙 4 0 7 ) 天 0 4 6 2长 长 10 6
摘 要: 通过建立有限元数值模型 , 分别模拟 了钻孔前后两种不 同状态下应力应变分布情况 。 比较计算 经
力分 布将 会有 显著 改 变 , 而距 孔 口较 远处 的应 力 分布 则基 本不 受影 响 。
根据 钻孔 前 后 应力 的分 布状 况 不 同 , 出孔 口附 近 由于 钻孔 引起 的应 得 力改变 量 为
一 一+‘+ ( 一 c TO )2 O "/ '2. 1 2 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