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富兰克林的决策办法

富兰克林的决策办法

富兰克林的决策方法
为了解决思维上的两难局面,富兰克林有着自己的方法:“在一张纸上画一条线,分成两大列,一边写上…正‟,一边写上…反‟。

然后,在三四天的考虑过程中,我再简短地罗列出我在不同时间想到的各种不同的动机,不论是支持还是反对的意见。

待我用这种方法将所有这些意见列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努力…掂量‟各自的重要性;如果我发现,正反两列各有一条意见,看起来…势均力敌‟,就将这两条都删除。

如果我发现有一条正面意见与两条反面意见…均衡‟,我就将这三条都删除,如果我判断有两条正面意见抵消了三条反面意见,我就将五条意见都删除。

如此循环反复之后,我最后能发现权衡的结果是什么。

如果经过一两天进一步的思考之后,发现在任何一列都增加不了什么重要的新内容,我就相应地做出决定。


最有名的案例是在1787年,当时富兰克林作为设在费城的美国国家立宪大会的代表,研究了最终成为美国宪法的文件。

在会议召开的几个星期里,大州和小州的代表们之间产生了很深的裂痕。

人口数量较少的州(比如康涅狄格和特拉华州)担心,如果按照人口比例确定议会中的代表席位的话,那些大一些的州就会对他们不利。

而一些较大的州,例如人口数量达到42万的弗吉尼亚州,认为如果将相同的选票数量分配给类似特拉华那样只有3.7万人口的州,就不公平了。

代表们越讨论分歧越大,似乎整个大会可能因为这一个问题而夭折。

在这个关键时刻,富兰克林站了出来。

直截了当地指出了正在分裂大会的关键性政治问题。

他说:“意见的分歧表现为两点,如果实行按比例代表制,小州认为他们的自由就有可能无法保证。

如果将选票平均分配,大州觉得他们的钱就有危险。


在富兰克林的强烈要求下,大会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由每州派一个代表参加,讨论这个看来极其棘手的问题。

本杰明•富兰克林作为宾夕法尼亚州的代表参加了该委员会。

经过了几天的激烈争论后,富兰克林向委员会提出一项议案,打破了僵局。

后来,委员会建议将富兰克林的议案提交给大会全体审议,而大会通过了这项议案。

这项议案巧妙地解决了此前存在的矛盾,解决方法就是,美国权力机关将设立两个立法机构:参议院和众议院,其中参议院是由各州平均派代表参加,而众议院是按人口比例选出代表。

只有众议院有权提出筹措或调度资金的议案,参议院将投票决定资金议案,但不是修改议案。

这就好比两个人来分蛋糕,怎么能公平呢,方法就是让一个人来切,而另一个人呢,
则优先挑选。

这样的话,切蛋糕的人就会努力把蛋糕切得一样大,以免另一个人把较大的那份拿走,而优先选蛋糕的人则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1787年9月17日,富兰克林在大会上做了一场最激动人心的演讲,要求每一个代表签署已经完稿的宪法。

他说,在这部宪法中,有几个部分是他自己也不同意的,但是,他愿意为了公众的利益而放弃个人对它的意见。

在全面地权衡了正反两方面之后,富兰克林说,他相信这部新宪法提供的是代表们都能够认可的最好的政府。

后来,所有人都签了字。

历史证明,富兰克林的平衡推理是高明的,美国宪法至今仍然是最受推崇的纲领性文件。

正如富兰克林总结的那样,其利大于弊。

如今,我们回顾这段历史,品味富兰克林的智慧,仍然能感到其中有值得我们回味的东西。

决策的过程要求人们用头脑中的天平来做出判断,人们要找出所有因素的正确联系。

然而,找到所有正确的联系并不总是能引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因为各种联系的重要性并不相同。

我们必须评估每一个因素本身,还有这些因素作为一个整体的一部分时的价值,当这些价值明确的时候,我们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