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华南家电行业概况(镀锌)

华南家电行业概况(镀锌)

华南地区家电行业概况(镀锌)(侯惪夫)南方公司镀锌产品组现服务的客户主要分布在家电行业(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热水器及各类小家电等),还有消费电子类等其它行业(如电脑机箱等)。

及时了解与掌握客户及其所在行业的市场动态,对稳定、扩大宝钢镀锌产品的销售具有重要意义。

本人作为钢铁战线上的一名新兵,以下所作概述,不足之处,请不吝指正。

一、区域范围华南地区指南方公司所负责的业务区域,包含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省(自治区)。

二、渠道总体特征1、本区域渠道主要特征是强手云集,钢材需求大户较为集中。

区域内知名家电厂商有格力、美的、科龙、格兰仕、万和、志高、华帝、灿坤等,还有一些“隐形冠军”企业,以出口为主,知道的人还不多,如长青集团是亚洲最大的燃气具生产企业,品牌为“创尔特”,在收购万家乐事件中才浮出水面,为大众所知。

这些知名企业大部分与我公司建立了直接业务关系,其钢材需求量占我公司较大比重,但也有少部分知名企业因某种原因,尚未使用宝钢产品,如志高、华帝、长青等。

这显示我公司贸易量仍有一定增长潜力。

2、另一方面,中小企业众多,需求多样化,钢材市场发达。

由于珠三角地区已形成中国三个最大的家电产业群之一(另两个是长三角和环渤海的家电产业群),华南市场尚有大量中小家电企业及配套企业,尤其小家电生产更是星罗棋布,其中有些以OEM出口为主,整体对钢铁的需求量巨大,但较为分散,需求也不太稳定。

在顺德、南海等地形成了国内知名的钢材市场服务于此类客户。

对这部分客户,我公司与一些钢材贸易商建立了业务联系,通过其分销渠道进入终端用户手中,对提高宝钢市场占有率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分行业市场概况1、空调行业市场整体情况:①产能严重过剩,在国际空调市场成为主角。

截至2005年上半年,排名前十位的空调企业产能已经突破7500万套,整体突破8000万台。

而目前国内的需求量不过2000万套左右,全球销量也只有6000到7000万台的规模。

据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及相关空调行业权威调研机构公布的资料,2004年,中国空调出口2300万台,内销生产2400万台,工厂库存达到近1000万台。

但因压缩机短缺,空调销售有时也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短暂现象。

②变频空调增长迅速。

与中国国情相近的日本,变频空调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90%,欧洲变频空调市场占有率也达到50%。

目前中国在大中城市空调市场,变频空调仅占16.7%。

但消费者对变频空调的认知度达到88.6%。

变频空调未来发展空间还很大。

目前,变频空调市场主要竞争品牌有海信、海尔、大金、三菱电机、美的,其中海信占据了领导者的地位,其市场占有率达到68.7%。

格力、科龙等则走的是另一技术发展路线。

③市场进一步向强势品牌集中。

2004冷冻年度,国内空调销量2650万台(数据虚高),其中格力、美的、海尔就占了超过40%的份额,它们内销的总量超过1100万台。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这三家企业今年的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到50%。

排名前10位的品牌,已经占据了空调总销量的70.5%。

而排行前25位之外的71个品牌只能在不足3%的份额中厮杀。

志高空调则雄心勃勃,其董事长李兴浩表示,“在行业格局趋于稳定时,志高空调应是前三名的位置。

”④服务提升,品质要求更高,加剧了中小品牌淘汰进程。

格力率先承诺,其产品自2005年1月1日起,整机包修6年。

而国标规定整机保修1年、一般最长不超过3年。

格力此举将空调厂家售后成本大大提高,美的、海尔、科龙、长虹、TCL等品牌迅速跟进。

售后服务成为拉动市场销售的利器,在今年的销售中,实行6年包修的品牌销售相对增长较大。

●主要企业动态①格力空调格力是国内、国际上最专注、最专业的空调企业,提出今年冲击世界空调冠军的口号。

目前LG空调销量全球第一,但其价格较低,已引起美国反倾销,论销售额,格力已经是世界第一。

2004年其单一空调产品销售额达138.32亿元,自1995年已连续10年全国第一。

其定位与战略相当清晰、稳定、连续,未来看好。

按产能,随着其珠海总部第五期、第六期工程投入使用,重庆基地扩张(达到200万套),巴西基地增产,四大基地(另一为江苏丹阳)格力年产能超过1000万台(套),超过LG,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专业空调生产基地。

格力全球化经营是中国企业的榜样。

与国内大多数家电企业以OEM出口不同,格力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自己的销售网络,以打自有GREE品牌为主(好名字),在巴西市场占有率超过30%,成为当地第二大品牌;在意大利甚至超过60%(欧洲几乎不制造家用空调)。

其全球用户超过3500万。

由此可见,格力将长期保持其竞争力。

与国内一般家电企业相比,愈是全球化,格力的优势愈明显。

格力的“专业经销商渠道专卖模式”颇为特别。

首先是重视与经销商关系,与各地强势空调经销商合作成立区域销售公司,且合作良好,而科龙曾模仿,却遭失败。

其二,是建立遍布全国的专卖店,与经销商合力自己做零售终端,这需要强势的品牌基础与稳固的消费群体。

敢于撤出国美这样的强势流通渠道的也唯有格力一家。

其在全国一共拥有专卖店1000家,销售比重达80%。

可见其定位的强大。

虽然受今年多雨天气影响,但格力仍表示能够完成今年的销售目标。

今年,格力将投资4.6亿,新增240万台空调压缩机产能,使其控股子公司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产能达到440万台。

此举将加强格力掌握产业链核心技术的能力。

②美的空调美的也号称要进入世界空调前三强。

2004年,美的集团整体实现销售收入达到了330亿元,其中美的空调销量是650万台(其中内销380万台,出口270万台)。

2005年空调国内销售目标是550万台,内外销目标合计为1000万台。

(海尔空调也提出冲击千万台大关的目标)美的宣传其顺德、芜湖、武汉三大基地空调产能达1100万台。

其中武汉工业园产能为350万台,顺德与芜湖合计650万台,顺德林港工厂100万台。

2004年美的空调出口256万台,出口量全国第一(但格兰仕揭发美的为虚假宣传),2005年则截止6月中旬,出口已超过350万台。

美的于2004年10月收购广州华凌集团股份,成为华凌第一大控股股东(42.4%)。

华凌为国内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其空调为华南知名品牌,全套引进日本三菱电机技术、设备及管理方法,年生产能力120万套,2003年空调销量69.1万台。

有了坚强后盾,华凌将实行内外销并重战略,用经营国内市场的方法经营国外市场,以加快实现进入行业五强的目标。

美的效仿格力加强了渠道建设,特别是三四级市场。

2005年4月在井冈山宣布“星火燎原”计划,要花1亿元在全国发展1万个乡镇经销商,发动“乡镇空调普及革命”,把三四级市场作为增长的战略重点。

③科龙空调科龙实行多品牌策略,旗下空调品牌有科龙、华宝,还有一个品牌权属于格林柯尔的康拜恩。

有顺德、南昌、商丘三大基地,产能达到了700万。

2004年主营业务收入(包括冰箱)为84.4亿元。

出口尤其取得较大增长。

但由于近期证监会对顾雏军调查造成的问题,科龙空调已几乎全面停产。

已有十几家企业正与格林柯尔洽谈收购顾雏军持有的科龙、美菱股份,科龙在等待下一个买主。

但科龙产品竞争力相当强,产品设计尤为出色,外观漂亮,做工精细,技术创新力也在国内白电企业中数一数二。

其品牌知名度也很高,世界品牌实验室在公布的“2004年中国最具价值品牌”中,将科龙品牌估价达346.66亿元,列家电业第二位,总排名第12位。

④志高空调2004年志高空调全球销售280万台,以6%的份额进入国内行业四强,与LG并列;其中出口120万台。

截止到2005年6月1日,志高空调今年内销160万台,出口143万台。

李兴浩踌躇满志,“我们不敢说今年就马上冲刺前三,给志高两年时间,我们一定能进入行业前三。

”(另一空调“黑马”宁波奥克斯空调2004年度销量380万台,跃居全国第三。

)实际上,比格力更早,志高空调从1999年即提出“整机保修三年,压缩机保修6年”,在2002年9月1日起推行除压缩机保修6年外,“零配件终身免费更换”,真正实现“终身无忧”。

其过硬的质量和强大的售后服务能力,得益于志高建立了50多家配套工厂,具备了除压缩机外的全部零配件的自主生产能力。

李兴浩志向远大,“志高空调在国际市场多年征战,事实证明我们完全有能力与全球任何一家空调企业相抗衡。

”“我们要做全球最好的空调,这是我的第一个目标。

第二个目标,我们要打造全球最大的制冷基地。

第三个目标,要造就全球最强最大的企业。

第四个目标是使志高人成为全中国最富有的人,然后是使志高人成为全世界最富裕的人,最后是使志高成为全世界最伟大的企业。

”现志高全球制冷基地已达4500亩,家用空调年生产能力达800万套,商用空调年生产能力达60万套。

李兴浩计划用3-5年时间将志高打造成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基地。

目前,志高总部拥有两大工业园,四大组装分厂和50余个零配件生产车间,并在越南、泰国、博茨瓦纳、尼日利亚等国家设有多家海外工厂,员工人数达18000余名,整个公司产能也将突破1000万台,直逼格力。

⑤格兰仕空调格兰仕在空调上同样野心勃勃,其中山黄圃基地占地3000亩(200万平方米),据说将建成全球最大的空调生产制造中心,最大产能预计达1200万套。

目前一期工程有20条生产线,产能设计为650万套,今年5月已竣工投产。

格兰仕于2004年12月宣布全面停产普通空调,全力主攻光波空调,在空调市场建立了鲜明的区隔。

据格兰仕副总裁俞尧昌介绍,光波空调是格兰仕美国科研中心历时6年,斥资数亿元人民币,才获得成功。

其杀菌率达99.43%,有可能成为新的技术标准,已引起同行重视。

格兰仕空调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位同其微波炉一样,是专注于制造,不涉足流通,由国外客户自打品牌。

其外贸比例高于内销,与海尔、格力、美的并为出口四强。

2004年其内销58万台,出口则达200万台。

由于中国市场占全球空调容量的1/3,所以格兰仕将2005、06、07三个冷冻年度定义为“中国年”,集中资源主攻中国市场。

2006年将启动“龙腾中国”市场战略,年度内销目标为300万台。

⑥ TCL空调TCL空调2004年内外销达150万台,成为国内空调增长最快的品牌。

2005年冷冻年度其销售目标是内外销各达150万台,并同样宣称要在几年内进军国内三强。

其开发的钛金空调有独到之处。

TCL空调武汉基地于2005年6月竣工,占地500亩,产能300万台,加上其中山基地产能200万台,其产能突破500万台。

5月,在中山,其与意大利德龙公司合资的移动空调生产基地动工,预计2008年产能达到150万台。

合资公司为TCL-德龙家用电器(中山)有限公司,生产移动空调和抽湿机,双方各占50%股份。

德龙公司于1986年发明了世界首台移动空调,2004年销量30万台,全球移动空调第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