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聚酰胺(PA)类材料性能要求

聚酰胺(PA)类材料性能要求

试时室温条件与此一致。 4.2 成型条件和样条要求
样条为注塑成型,应完整,外观良好,无气泡,缩痕和熔合纹。 4.3 密度
按GB/T 1033-1986规定的方法B进行。 4.4 燃烧灰份
按GB/T 9345-1988规定的方法A进行, 灼烧温度(600±25)℃。 4.5 拉伸强度
按 GB/T 1040.2-2006 规定的方法进行,测试速度:50mm/min。
共4页 第3页
GEELY
聚酰胺(PA)类材料性能要求
Q/JLY J711139-2009
4.6 弯曲强度 按 GB/T 9341-2000 规定的方法进行,样条尺寸:80mm×10mm×4mm,测试速度:10mm/min。
4.7 缺口冲击强度 按 GB/T 1843-1996 规定的方法进行,缺口冲击强度,样条尺寸:80mm×10mm×4mm,缺口类型:A 型。
共 4页 第 1页
GEELY
聚酰胺(PA)类材料性能要求
Q/JLY J711139-2009
试验项目
未增强
表 1 PA6 类材料性能要求
PA6
15%增强
20%增强
25%增强
30%增强
45%增强
密度(g/cm3) 1.14±0.03 1.20±0.03 1.28±0.03 1.33±0.03 1.38±0.03 1.46±0.03
球压硬度
≥120
——
≥150
——
≥180
——
耐热性能
不变脆,形状、颜色和外表面没有明显的改变,无变形,粘附等现象
耐寒性能
无裂纹及其他异常现象
燃烧性能
≤100
试验方法
4.3 4.4 4.5 4.6 4.7 4.8 4.9 4.10 4.11 4.12
试验项目
未增强
表 2 PA66 类材料性能要求
PA66
燃烧灰分%
——
15±2
20±2
25±2
30±2
45±2
拉伸强度(Mpa)
≥60
≥80
≥100
≥110
≥120
≥180
弯曲强度(Mpa) 缺口冲击强度
(KJ/m2) 吸水率(%)
≥90 ≥5 ≤1.8
≥120 ≥6 ≤1.4
≥160 ≥8 ≤1.2
≥170 ≥9 ≤1.1
≥190 ≥10 ≤1.0
≥240 ≥14 ≤1.0
Q/JLY J711139-2009
聚酰胺(PA)类材料性能要求
编 制: 校 对: 审 核: 审 定: 标准化: 批 准: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〇〇九年五月
GEELY
聚酰胺(PA)类材料性能要求
Q/JLY J711139-2009
前言
本标准修订了 JLYY-JT53-08《聚酰胺类(PA)材料性能要求》,与 JLYY-JT53-08 相比主要差异 如下:
≥4
≥4
4.7
吸水率(%)
≤1.5
≤1.0
——
——
4.8
பைடு நூலகம்
球压硬度
——
——
——
——
4.9
耐热性能
不变脆,形状、颜色和外表面没有明显的改变,无变形,粘附等现象 4.10
耐寒性能
无裂纹及其他异常现象
4.11
燃烧性能
≤100
4.12
4 试验方法
4.1 试验标准环境 在标准大气压条件下,样条在23℃±2℃温度、50%±5%湿度环境下至少存放24小时,并要求测
PA1010
未增强
30%增强
PA11
PA12
1.04±0.03
1.24±0.03
1.04±0.01
1.02±0.01
试验方法 4.3
燃烧灰分%
——
30±2
——
——
4.4
拉伸强度(Mpa)
≥50
≥100
≥55
≥55
4.5
弯曲强度(Mpa)
≥70
≥170
≥70
≥90
4.6
缺口冲击强度(KJ/m2)
≥5
≥10

GEELY
聚酰胺(PA)类材料性能要求
Q/JLY J711139-2009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聚酰胺类材料(以下简称PA材料)的分类及材料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车用聚酰胺类材料的性能检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 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4.8 吸水率 按GB/T 1034-1998规定的方法1进行,常温下吸水24小时。
4.9 球压硬度 按GB/T 3398-1982进行,试样尺寸:50mm×50mm×4mm。
4.10 耐热性能 4.10.1 试验条件:未增强 PA (80±2)℃/24 小时;增强 PA (100±3)℃/24 小时。 4.10.2 试验步骤:三个制品放入恒温箱中,按规定条件放置 24 小时后取出,并在室温条件下放置 30min, 然后目测观察制品表面是否有变化。 4.11 耐寒性能
GB/T 1033-1986 塑料密度和相对密度试验方法 GB/T 1034-1998 塑料吸水性试验方法 GB/T 1040.2-200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 2 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 1843-1996 塑料悬臂梁冲击试验方法 GB/T 3398-1982 塑料球压痕硬度试验方法 GB 8410 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 GB/T 9341-2000 塑料弯曲性能试验方法 GB/T 9345-1988 塑料灰分通用测定方法 3 材料性能要求 3.1 原料外观 塑料原材料外观应为均匀颗粒,无机械杂质。 3.2 材料性能 PA材料分为:PA6、PA6、PA1010、PA11和PA12类,材料性能要求分别如表1,2,3所示。
15%增强
20%增强
25%增强
30%增强
45%增强
密度(g/cm3)
1.14±0.03 1.22±0.03 1.29±0.03 1.32±0.03 1.36±0.03 1.49±0.03
燃烧灰分%
——
15±2
20±2
25±2
30±2
35±2
拉伸强度(Mpa)
≥65
≥90
≥110
≥120
≥140
≥190
三个制品放入恒温箱中,贮存温度(-40±2)℃,按规定条件放置24小时后取出,并在室温条件下放 置30min,然后目测观察制品表面是否有变化。 4.12 燃烧特性
按GB 8410规定的进行。
共4页 第4页
耐寒性能
无裂纹及其他异常现象
燃烧性能
≤100
试验方法
4.3 4.4 4.5 4.6 4.7 4.8 4.9 4.10 4.11 4.12
共 4页 第 2页
GEELY
聚酰胺(PA)类材料性能要求
Q/JLY J711139-2009
试验项目 密度(g/cm3)
表 3 PA1010,PA11 和 PA12 类材料性能要求
——增加了 PA6 类材料 15%,25%,45%玻纤增强的性能要求; ——增加了 PA66 类材料 15%,25%,45%玻纤增强的性能要求。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综合技术部材料科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杨豪,王剑峰。 本标准于 2009 年 5 月 25 日发布实施,于 2008 年 5 月 25 日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弯曲强度(Mpa)
缺口冲击强度 (KJ/m2)
吸水率(%)
≥100 ≥6 ≤2.0
≥140 ≥7 ≤1.4
≥160 ≥8 ≤1.2
≥170 ≥9 ≤1.0
≥190 ≥10 ≤0.8
≥240 ≥13 ≤0.6
球压硬度
≥120
——
≥150
——
≥180
——
耐热性能
不变脆,形状、颜色和外表面没有明显的改变,无变形,粘附等现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