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教案第五学习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我国在国防建设和国际交往中的重大事件、发展状况及辉煌成就。
在国防建设中,人民军队实施质量建军、科技强军的战略,在短短50多年间,实现了由单军种向多军种多兵种的转变,实现了单兵种军队向合成化军队的转变。
同时,实现了全方位立体防御攻击体系的建构。
在外交中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世界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处理相互关系的准则。
爱祖国在国际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第15课建设现代化的人民军队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的成功研制和现代化海军的多兵种建制;国产飞机的不断更新换代和战略导弹的威慑力量掌握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建立的历史及其发展壮大的趋势能力训练过程方法阅读资料获取信息有效利用课本图片和课外网络等资源,收集整理海、空军和导弹部队发展过程的资料,体验国威军威讨论探索钢铁长城形成的原因,认识科技强军的重要性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情感祖国民族日益强大与军力增长的相互作用,标志着新中国国际地位正在不断提高起来,成为炎黄子孙振奋精神、继续图强的强大动力国防观念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应该树立起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教学重点现代化海军、空军的建立和发展教学难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系教学思路课前指导学生查阅网站、书报,搜集资料,了解人民海军、空军和导弹部队的发展过程,从资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获得知识。
1、针对学生对军事的了解不是太多的情况,教师应补充材料,充分利用图片,让学生从对比中直观感受国防现代化的进程。
2、利用教学内容挖掘情感教育的内涵,如通过对“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等问题的探究,使学生增强民族责任感,树立国防意识,激励同学们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奋发努力,报效祖国。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讨论回答:导弹与炮弹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联系:都要经过发射操作。
区别:导弹与炮弹相比,科技含量高许多,威力也大了许多。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从“小米加步枪”的“土八路”,到炮兵部队的建立,再到导弹部队的形成,这说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我们的钢铁长城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
我们可以从这个过程中了解到哪些有趣的历史知识和军事知识呢?请大家阅读课文。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一、人民海军、人民空军的建立和发展1 人民海军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华东军区海军→北海、东海和南海舰队教师强调:1949年4月,蒋介石集团土崩瓦解时,有一部分国民党海军宣布起义,向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投诚。
于是第一支人民海军——华东军区海军就在这个基础上建立起来了。
220世纪50——70年代,人民海军有哪些发展?我国自行研制成功导弹驱逐舰、核潜艇等,陆续装备到海军部队,还多次远洋航行,圆满完成了科学考察和出访外国的任务。
3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有哪些提高?不断补充新型舰艇,已由水面舰艇部队、潜艇部队、海军航空兵、海军陆战队等多兵种组成,活动范围也逐步扩大。
指导学生观看《历史地图册》17页《中国人民海军》出访路线图,感受人民军队的军威。
4组织学生讨论回答:为什么旧中国“有海无防”,而新中国的海军能够保卫祖国的海疆?旧中国制度落后,国力很弱,海防松弛,无力抵抗外国的侵略,曾先后败于法国和日本等。
新中国制度先进,能够有效地集中国力投入国防建设,建成了强大的现代化海军。
[补充材料]我国空军最早装备的国产飞机,是南昌飞机制造厂1951年8月仿制的苏联雅克-18型活塞式教练机,后命名为初教-5。
这种飞机的研制成功,是中国航空工业从修理走向制造的转折点。
毛泽东主席为此发贺电指出:“这在建立我国飞机制造业和增强国防力量上都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1956年7月19日,我国生产的第一架歼击机由沈阳飞机厂仿制成功,后命名为歼-5,使我国成为当时世界是少数几个掌握喷气式飞机制造技术的国家之一。
1964年1月,我国又成功地仿制出米格-19型超音速歼击飞机,命名为歼19676年月,我国又仿制成功米格-21型飞机,后命名为歼-7。
强击机是在歼击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空军成立初期使用的是苏制伊尔-1型活塞式强击机。
1958年3月,空军刘亚楼司令员在航空工业局召开的企业领导干部会议上提出,空军迫切需要一种比较先进的强击机。
同年6月,沈阳飞机厂提出初步方案。
8月,航空工业局决定由南昌飞机厂研制。
这种新型喷气式强击机,后命名为强-5型。
我国在国土防空中采取积极防御的方针,在重点发展歼击机的前提下,也发展了轻型和中型轰炸机。
1958年10月,周恩来总理决定提前试制图-16型喷气式轰炸机。
1959年9月,我国用前苏联提供的组装件装配的图-16轰炸机装备到空军航空兵部队,后改称为轰-6型。
1964年,哈尔滨飞机厂对伊尔-28型飞机改进设计,定型设计,定型生产后命名为轰-5型轰炸机,并装备到空军航空兵部队。
教师小结、过渡:新中国的国防建设不但在海军方面取得长足进展,而且在空军和导弹部队方面也有重大突破。
5新中国的空军怎样建立和发展起来?A.在陆军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早期飞机主要从国外购买,后来逐步走上国产化道路,能够装备自制的歼击机、轰炸机、强击机等。
B.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自行研制和引进了一批新型飞机,提升了提升了现代化装备水平。
二、科技强军战略的实施1 什么时候开始组建战略导弹部队?(1957年)2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核反击)教师组织学生了解有关我国研制原子弹和导弹,打破帝国主义核垄断的情况,指出:坚固的国防钢铁长城是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青年学生应该向钱学森、邓稼先等老一辈科学家学习,树立起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补充材料]我国建设战略核反志力量的努力,早在五十年代末就开始了,1957年12月来自全军各部及科研单位的六百多名干部,战士组建地导弹训练大队。
1960年3月在1959年6月组建的某一战略导弹战斗营在西北某市的一所炮兵学校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导弹第一营”,也是亚洲各国中最早的一支战略导弹队。
1967年7月1日,经中共中央军委批准,一支掌握现代化尖端武器的特种部队在中国军队的序列中正式成立,它的名字由周恩来总理亲定:第二炮兵,后来它被世人称作中国战略导弹部队。
·课外拓展以小组为单位制作《军事图片集》各班进行交流。
教学后记:第16课朋友遍天下教学目标基础知识了解新中国外交走向成熟的过程和新中国对世界外交所作的贡献;中美关系改善、中国外交事业重大发展的过程及其原因和表现掌握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的风范和贡献;尼克松访华和《中美联合公报》、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日建交、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能力训练过程方法识图解图概括表达引导学生利用教材所给的四幅插图,说明新中国积极主动的外交态度,独立自主的外交思想和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对比鉴别新中国和平独立外交与旧中国屈辱外交之别讨论探索周恩来为什么能够改变万隆会议的航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爱国爱党情感升华新中国在国际上确立起独立自主形象,是中国共产党人与帝国主义的干涉破坏进行了复杂斗争的结果,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的非凡气度;上个世纪70年代,出现了许多国家争取与我国建交的热潮,证明美国原先“遏制中国”而进行外交封锁的僵局已被打破,我国外交出现新局面,值得炎黄子孙引以为荣注意修养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外交家,具有高雅的风范,所以能够为国家赢得荣誉、为世界和平作出贡献。
他的个人修养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中国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加入wTo等外交成果,直接推动了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统一大业的进展,同时也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新课标第一网教学重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形成;万隆会议;我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中美建交教学难点中美关系的演变,中国独立的、不结盟的、全方位的和平外交政策教学思路本课教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条是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最后这两条线索合二为一,两者都为我国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树立了崭新的国际形象。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具:多媒体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组织学生回顾前一学期的相关知识:中国是怎样逐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遭受外来侵略,腐朽的满清政府无力还击,被动外交,签定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不断地丧权辱国。
)承上启下,教师讲授:国民党统治时期,所面临的“弱国无外交”局面仍然十分尴尬。
新中国建立以后,如何在外交上确立独立自主的形象?请大家看书。
(安排学生先阅读全文,作读书标记;然后探索、交流、讨论、练习)[材料分析](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
(材料二)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①从这两则材料中可以看出新中国建立后我们采取了什么样的外交政策?②在这个外交政策下,我国的外交取得了哪些成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万隆会议1这些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A.新中国刚建立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独立自主)B.首先与中国建交的是哪个国家?(苏联)c.当时美国怎样在外交上对付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政策)教师指出:当时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所以对愿意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新中国采取了坚决支持的政策。
而美国却是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处于敌对状态之下,所以要孤立和封锁新中国。
为了打破这种封锁,新中国的缔造者们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外交活动,终于打开了局面。
补充资料“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曾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
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
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有里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
”“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
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
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
”——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1、周恩来与哪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缅甸、印度)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3、这些原则的意义怎么样?(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现在已经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