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析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

浅析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的发展策略

5.加强文化整合,建立人才培养机制。首先,加强旅游院校的发展规划,有计划的培养旅游开发规划、经营、管理以及服务等方面的人才。其次,利用旅游企业,加快人才的培养力度和效果,使旅游企业成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区内旅游企业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人才激励机制,在实践中培养出具有水平、高能力、经营丰富的旅游人才。再次,创新用人机制,为高素质人才提供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在选聘、任职、学习等发挥人力资本潜能的还价,要有相应的激励机制。
3.树立区域品牌,推进旅游产业集群文化品牌建设。区域旅游品牌是旅游者对区域旅游系统包括旅游吸引物、旅游产品、旅游企业、服务人员等认知的总和。区域旅游品牌与单个旅游品牌相比,更形象、直接,更具有广泛和持续的品牌效应。河南旅游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与区域旅游品牌的树立是相辅相成的。通过整合群内自然、人文、经济、社会等诸生产要素和组织优势,从整体上促进群内旅游企业形象和产品形象的设计与包装,循序渐进地整合旅游资源为旅游产品,为树立区域旅游品牌创造条件,推进河南旅游产业集群文化品牌建设。
三、发展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的策略建议
1.发挥政府在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中的支持和推动作用。政府不仅要为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硬件环境,更要为集聚区内旅游相关企业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制度环境是旅游产业集群形成、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相当重要的产业环境。有良好的产业环境作为支撑,要积极推动区域旅游产业集群体系的构建和完善。
2.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推动集群区域差异化发展。旅游产业集群最重要的特征是因地理空间上的高度密集而产生的产业互动关系。这实际上要求集群内部每个企业找准自己的定位点,做出自己的特色,并把它做专、做精、做大、做强,从而避免在旅游区集群化发展过程中出现恶意竞争、产业雷同、“大而全、小而全”及“柠檬市场”等问题。
二、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可能性分析
1.旅游产业本身的强关联性。旅游产业主要包括旅行社、旅游饭店、交通运输业、游览娱乐业、旅游用品和纪念品销售行业等基本行业,这些行业间的互补性和竞争性造成了它们之间不仅关联性强而且互动性也很强。旅游产业内部的诸多行业只有共同协作才能为旅游者提供一次完整的旅游消费过程,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导致旅游者对于整个旅游过程的否定,各个旅游企业被旅游者这一共同的服务对象和旅游资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讲,建立旅游产业集群具有天然的优势。
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目前学术界尚无定论。国内学者的界定有几种不同观点,共同之处有:一是倾向于将旅游产业集群定义为旅游相关企业围绕旅游核心吸引物集聚的一种现象;二是强调旅游相关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
一、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必要性分析
1.旅游企业间无序竞争激烈。旅游企业普遍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旅游企业无视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规模不是偏小,就是偏大,规模经济不显著。集中体现在“三多三少”的问题上,即上规模的星级酒店多,经济型的中小规模酒店少,与发达国家的高档(四、五星级)酒店﹕中档酒店(三星级)﹕低档酒店(一、二星级)1﹕4﹕5的比例有较大的差距;旅行社多,但大型旅行社少,各自为战,经济效益不明显,总体竞争力不强;旅行景点多,但规模化的景点少。
参考文献:
[1]魏江: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与技术学习【M】.辞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张梦:区域旅游产业竞争力与实证研究【M】.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通联: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联盟路1号中共洛阳市委党校马克思基础理论部陈元471003TEL:13683845277 EMAIL:dodoxiong521@163com
2.专业化分工协作产业网络不成熟。由于历史原因,加上我省旅游产业发展还处在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旅游产业的综合性与部门分割的矛盾还十分突出,特别是旅游产业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人为障碍,割裂了旅游经济的内在联系,企业间难以相互依存、相互支援,尚未形成专业化分工协作产业网络。旅游企业间的相互脱节,影响和制约了旅游业系统的健康发展。
浅析
陈元
(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在旅游产业集群一般理论的基础之上,本文分析了河南省旅游产业集群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结合实际提出了发
作者简介:陈元(1977—),男,汉,山东潍坊人。中共洛阳市委党校马克思基础理论教研部讲师。经济学学士,主要从事经济学基础理论教学、研究。
3.难以应付未来国际旅游市场的挑战。目前,少数跨国旅游集团通过横向联合、垂直联合或是旅游的全球化策略不断地发展和壮大,将旅行社、旅游交通、饭店、海上旅游等即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项目集于一身,提供“一条龙”服务,不断提升垄断世界旅游市场的能力。产业集群在优化旅游产业内部结构、提升国际竞争力将发挥重要作用。
2.丰富的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产业集群的重要保证。河南地处中华腹地,不乏优美的自然与厚重人文旅游圣地,其中以包括洛阳、开封、安阳、郑州这四大古都为代表的旅游圈为重。伏牛山沿线兼有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已被定为国家重点风景保护区。有多处国家级及省级森林公园和抵制遗产,如济源王屋山、栾川龙峪湾、南阳宝天曼森林公园等。动植物资源较多,已建有太行山、宝天曼、鸡公山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洛阳孟津的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等。人文旅游资源中以都城遗存居首要地位,洛阳的周王城遗址、汉魏遗址、隋唐城遗址以及开封的宋都文化遗址、安阳的殷商文化遗址、郑州的商都文化遗址在海内外都享有盛名。黄河中游地区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发源的地区,其繁荣的经济、灿烂的文化给河南留下了丰富的文化史迹,为发展历史文化旅游、宗教旅游等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龙门石窟、白马寺、少林寺、中岳嵩山、宋陵等。因此无论是自然旅游资源还是人文旅游资源,在其形成和开发过程中,都被深深地打上了地域的烙印,在分布上呈现明显的区域特色。
3.旅游目的地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力量。旅游产业集群会成为当地经济持续增长的源泉,实现本地区旅游相关企业的良性竞争和发展,形成1+1>2的集聚效应,为推进旅游产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注入动力;同时,集群本身就是基于地理集中性之上的竞争力的塑造,既符合旅游资源的地域分布,又为区域内部协作,以及与外部的联系创造了条件。
4.拓展分销渠道,提高认知程度。区域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广泛的分销渠道,除了传统的分销渠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以外,应该充分的利用国际互联网络的链接功能,将区域内相对零散的旅游吸引物链接为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实现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整合,以满足旅游市场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发布功能,全方位、全时段、多视角发布旅游信息,预告旅游活动,以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形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