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管理一、文件基础知识1.文件的定义:一般是指由法定机关、单位印发、用来处理公务活动,并具有特定格式的书面文字材料。
根据文件的适用范围,可分为:通用文件和专用文件。
GMP对文件的解释是指:“一切涉及生产、经营管理的书面标准和实施标准的结果。
”2.制定文件的目的:◆明确责任◆规范操作程序◆可追踪性◆利于员工的培训3.制定文件的意义:◆文件是药品生产企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件是药品生产、质量管理与作业活动中使用的书面标准,以及其管理与作业活动过程和产生结果的记录;◆建立GMP文件系统是从“人治”到“法制”的变革,其核心是确保药品的生产作业活动“有章可循、照章办事、可以追踪”。
从而避免混淆,污染和差错。
4.文件的分类:1)文件分标准及记录两部分:标准是指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预先制定的书面要求;记录是指反映实际生产经营活动中执行标准的情况及结果。
2)标准分类技术标准(TS):是以“物”为主要对象。
标准管理标准(SMP):是以“事”为主要对象。
操作标准(SOP):是以“人”的工作为对象,也叫工作标准。
技术标准:指生产技术活动中,由国家、地方、行业及企业颁布和制定的技术性规范、准则、办法、标准、规程和程序等书面要求;可分为工艺规程、质量标准、其他规程。
管理标准:指为了行使管理职能而使管理过程标准化、规范化而制订的制度、规程、规定、标准、办法等书面要求;操作标准:指对工作范围、职责、权限、工作及内容所制订的规定、规程、标准、办法和程序等书面要求。
好的SOP应具有“5W1H”:Why---什么原因(目的);Who---谁人干;When---在什么时候;What---干什么、如何干、如何监控;How---做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要求。
5.记录分类:按记载方式分类:表格式文件(台帐、编码表、定额表等),如:工作服清洗记录。
记录记录表格(过程记录),如:批生产记录、批检验记录。
标记(卡、标签、凭证、标志等),如:货位卡、清场合格证。
二、文件的编制与管理1.文件编制的原则:◆根据GMP的要求,用文件控制生产、质量管理的各项活动;◆明确全体员工的职责,使企业各项工作有人负责,责、权分明;◆严格管理,有效地防止生产过程的交叉污染与混淆;◆为每个产品建立完整、明确的技术标准,为各类管理及操作人员提供一套详细的管理、操作标准,统一全体员工的行为,减少人为差错,建立井然有序的生产秩序;◆每项工作均有完整、真实的记录,并有可追踪性;◆文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更应具有可操作性,简单、清晰、实用。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写应该做的(即GMP要求的),做你所写的,记你所做的。
2.文件编制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文件编制应具备的几个前提条件:——硬件设施基本定型;——组织机构已确定,并有划分明确的职责范围;——文件系统管理标准应首先制定,使各种文件的编制有章可循;——制订文件编制计划,将编制任务落实到人头并限期完成。
3.文件管理要求◆建立各类文件的管理程序,明确其编制、修订、撤消、印刷、颁发、保管等要求;◆新版文件颁发,旧版文件及时收回;◆各版文件应存档;◆强化文件的管理工作。
三、制定文件的程序与要求1.制定文件的程序◆命题及编码(每个文件必须有一个而且是唯一的编码);◆起草、会稿、审核及修改:选用合格的文件起草、审核及批准人员;◆文件的批准和生效。
●在文件批准后至少一个星期后才可以生效,这段时间是做文件的培训工作。
各类文件的制定情况:2.文件制定的时间1)新厂房投产前、新产品投产前、新设备安装前;2)引进新处方或新工艺前;3)处方或工艺有重大变更前;4)验证前或验证后;5)组织机构职能变动时;6)文件编写质量改进时;7)执行中发现问题时;8)接受年检、自查、质量大检查(或质量审计)、GMP认证检查前后。
3.文件制定的要求1)符合医药行业的有关法令法规及GMP要求;2)统一格式;3)文字用语规范; 4)条理清楚;5)可操作性;6)全面性;7)追踪性;8)改进性;9)不牵连性。
4.标准制定的基本要求:1)合法性;2)可操作性;3)规范性;4)统一性;5)完整性;6)不牵连性。
5.记录制定的基本要求1)一致性;2)合理性;3)负责性(每项操作均需有操作者签名及签名日期时间,关键操作还应有核对人签名及签日期)4)可追溯性:能从记录的某一数据开始追查到相关的一系列数据。
如从某批的质量投诉可追溯到整个生产过程及质量监控过程,还可追溯到原料的批号及其储存、采购的情况,甚至供应商的情况。
6.标准和记录的关系1)记录的制定依据是标准;2)记录的使用应在标准中予以规定;3)标准与记录相互追溯性;4)制定标准后,立即制定相关的记录。
★简单的说:标准是行动的准则,记录的依据;记录是行动过程及其结果的证据记录必须与标准一致。
四、文件的编码、格式1)文件编码的规定“四性”:识别性、稳定性、相关一致性、发展性。
★应有文件详细地、逐一地列出编码代号的规定,以便于文件的使用;★其代码可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用英文、拼音或汉字。
编码举例: SOP-E-IF.H-001-03解释:SOP:表示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E:表示设备;IF:注射用冻干粉针车间;H:清洁、消毒001:表示设备清洁、消毒标准操作规程文件中的第一个文件;00:表示该文件为新文件,若为01则表示为第一次修订后的文件,03则表示为第三次修订后的文件。
2) 文件格式的规定第一页---表头和正文。
表头项目至少要包括:题目、编码、页号、制订人及其日期、审核人及其日期、批准人及其日期、颁发部门、生效日期、分发部门。
⏹正文包括:目的、适用范围、职责、规程条款,然后再定文件的内容。
⏹后续页:包括:文件题目、编码、页号。
3)记录性文件填写的要求:◆内容真实、记录及时◆内容填写齐全、完整◆品名按标准规定的名称填写◆字迹清楚◆不得撕毁或任意涂改◆保持记录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操作者、复核者签名署日期◆填写日期一律横写◆按处理数据规程记录和处理数据(四舍六入五留双)。
4)文件的发放:⏹文件批准⏹下发文件(在生效日期之前)⏹做好记录⏹收回旧文件5)文件的执行与检查:◆在文件开始执行阶段,加强检查文件的执行情况;◆文件部门定期提供文件清单,避免出现过时文件;◆所有文件应定期复核。
6)文件使用者培训:⏹在生效日期前,对文件使用者进行GMP培训;⏹培训人可以是文件起草人、审核人、批准人;⏹保证文件使用者做到应知应会。
7)文件的归档:⏹所有版本的文件;⏹现场保留一份现行文件;⏹各种记录保存至规定期限。
8)文件的变更:⏹未经批准不得随意更改;⏹批准后按程序更改;⏹更改后应做记录。
9)文件管理的持续改进:◆简化工作流程,减少中间环节;◆实现计算机化,提高效力。
五、文件的具体内容1. 机构人员管理(CM)◆部门职责◆岗位的设置◆各岗位的职责◆人员的培训、使用、激励等管理活动。
人员培训工作程序◆制订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对象◆计划的实施培训形式、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的考核。
◆培训档案◆培训小结2.厂房与设施管理(FM)系指厂房及其设施的基建或技术改造的立项、设计、施工验收、移交、保养、维护等管理活动。
技术改造管理厂房设施管理日常管理3.设备管理(EM)系指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和设备寿命周期费用的经济性;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从规划、设计、制造、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报废直至更新的全过程的科学管理。
设备运行管理设备管理设备改造管理计量管理4.物料管理(MM)系指药品生产所需物料的购入、储存、发放、使用等过程的管理。
物料供应物料管理物料管理5.卫生管理(HM)◆卫生标准的建立◆卫生标准实施◆卫生标准的监控◆必要卫生措施验证◆卫生职责◆卫生培训◆健康档案管理等。
人员卫生卫生管理环境卫生工艺卫生6.生产管理(PM)系指产品各项技术标准及管理标准在生产过程中的具体实施,是药品生产制造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关键环节。
生产计划与信息管理生产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生产组织管理7. 质量管理(QM)质量保证(QA):可细分为标准制定、物料监控、制造过程控制和成品发放审核等;质量检验(QC):可细分为制定检验操作规程、实验室管理制度,取样、检验与测试,出具检验报告,留样,稳定性评价,工艺用水监测等;综合质量管理:可细分为全面质量管理、质量信息与档案和其它。
质量保证质量管理质量检验综合质量管理8. 销售管理(SM)系指经包装、检验符合内控标准,质量管理部门批准发放销售的成品,从验收入库至发出销售、售后服务全过程的管理;也包括收回产品从入库到发至有关部门处理的仓贮过程的管理。
◆销售记录内容:品名、产地、编号、批号、规格、包装规格、数量、收货单位和地址、邮编、电话、发货人、发货日期、发运方式、检验报告书号、合同单号等。
◆药品退货(或收回)记录内容:品名、产地、编号、批号、规格、包装规格、数量、退货(或收回)、单位和地址、邮编、电话、退货(或收回)原因、日期、处理意见、处理结果等。
成品管理销售管理销售管理售后管理9.操作标准(SOP):◆车间岗位SOP;◆检验SOP;◆设备及环境清洁SOP;◆公共卫生SOP;◆设备使用维护保养SOP。
10.制订检验S O P◆物料检验标准操作规程◆中间产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成品检验标准操作规程◆通用检验标准操作规程◆检验仪器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物料取样检验标准操作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