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如何培养学生体育兴趣
一、培养学生对上体育课兴趣的必要性
1、体育教师:一个称职的体育教师,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中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生理各方面都处在发展之中,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他们又非常崇拜、信任和依赖教师,总把教师看作接近者中最伟大、最信赖、最道德的人,因此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往往是父母深感不及的。

体育教师潇洒的风度、良好的教态、文雅的谈吐,特别是强烈的事业心,严肃认真的工作作风,对学生的影响是极为深刻的,这些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会影响他们上体育课的兴趣。

2、课的内容:
体育课活动内容和形式可谓多种多样,但有的学生对一些内容比较感兴趣,有的却不感兴趣,有的内容如立定跳远和垒球,多注重技术,成绩等,忽视了体育教学的文化娱乐功能;单调、枯燥的教学使学生对体育课兴趣大减。

内容难度的安排也要适中,可根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学习动机的强度有一个最佳水平,既动机水平适中时的学习效率提高,兴趣也大增,一旦难度超过了顶峰状态,动机过强,就会对活动的后果产生一定的阻碍,内容太简单,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兴趣也就大减。

3、课的组织教学和教法
体育课的组织与进行主要是在室外操场上实现的,学生活动范围大,人际交往频繁,外界环境影响大,组织教学显得非常重要。

合理组织教学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关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合理使用场地器材,保证课的严密紧凑进行,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缺乏吸引力,单纯的技能灌输,只会造成学生机械地学习,阻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兴趣的发展。

4、学生健康因素和运动水平
现在中小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知识结构,以及外界环境的影响,他所具备了一定的思维能力,更多学生认识到参加体育活动,直接原因是出自对本人健康的关心,通过体育活动,他们的身心健康状况得到了改善,而激发了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在某方面运动水平较高的同学在这方面他将得到了表现和展示,从而心理上得到了极大的满足,积发了对体育课更大兴趣。

三、对学生上体育课兴趣的方法和途径探讨
1、提高学生对体育课认识
兴趣是学习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的重要保证,只有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认识,才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体育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耐心引导他们使他们懂得,学习体育,参加体育锻炼,不仅是国家的要求,社会的需要,更是他们自身的需要,提高他们的求知欲,启发学生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课的内容要多样、教法要新
满足学生的需要,是有效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关键,而追求乐趣是中小学生参与体育教学的主要需要,体育活动的魅力之一就是其具有内容和方法的多样性,变换性,游戏性、竞赛性,挑战性和趣味性。

变换教学方法可以满足学生的新鲜感和刺激感,迎合他们的好奇心,使他们对体育学习和锻炼产生兴趣和好感,进而使他们乐于对与学习与练习。

①准备活动形式多样
根据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准备活动采用自编多种徒手操,行进间操,慢跑也做了翻新,采用侧身跑,交叉跑,变速跑各种图样跑……或运动量较小的游戏,这样既达到了准备活动的目的,又使学生产生愉快的心情。

②循序渐进,教师目标设置要恰当
首先使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概念,然后循序渐进地掌握动作,对教学中技能掌握的要求提出要恰到好处。

要求太低,学生很容易就达到目标,从而失去学习兴趣,要求太高学生无法完成教学,信心也会大减。

恰当的目标设置可引导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注意和行为,激发学生的进取精神,提高行为的努力程度和坚持性,促使学生达到目标,从而学习积极性就越高。

③多用游戏和竞赛练习来迎合学生的好奇心。

少年儿童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对新奇的事物充满的好奇,并常常想亲自体验。

因此,教师要创编出新奇的游戏方法。

并逐渐增加难度来引导他们保持对游戏的兴趣。

如“渔翁捕鱼”“推小车”“看谁投得准”“障碍赛跑”等,教他们在这些活动中学习,并学会自己克服困难和解决矛盾的方法。

竞争是体育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特点,在游戏中加入竞赛的因素,促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意志努力,如“火车赛跑”“滚球接力赛”“十字接力”等等。

参与者受到竞争气氛的影响,使争强好胜的欲望和平时被压抑的情绪得到积极、健康的发泄,逐渐学会用体育活动来调节和放松学习的紧张和疲劳,还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④愉快地结束课
学生经过一节课的紧张练习,后来部分不仅应做一些放松练习,还要加一些简单的舞蹈和小游戏等等。

在教师小结中,教师要及时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情况,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和练习的结果,这样能明显地激发体育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

因为知道体育学习和练习结果后,学生既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看到自己努力的成果,进而体验成功和满足。

使学生在笑声中结束课,余兴未尽,更盼下节课的到来。

相关主题